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伊明 《特区经济》2009,(9):127-128
一直以来,由于不同学者受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学科背景的影响,所以至今为止,对于公司治理的概念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本文作者对前人文献中公司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梳理,并且对于几个容易造成混淆的概念如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绩效与公司治理指数等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2.
杨宏芹  吴海郎 《特区经济》2011,(10):245-248
公司诉讼代表人冲突问题是我国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的弊端在诉讼法上的体现。在对国外立法理念和两大法系立法的比较研究下,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公司诉讼代表人冲突问题需要改革我国公司代表人制度,依据私法自治,赋予公司对代表人模式的选择权,而且立法需要同时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以保持程序法和实体法的同步,以避免法律体系内部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清算中的公司是指公司出现解散事由后至公司法人资格消灭闻因完成清算事务而存续的公司.这一特殊阶段的公司法律地位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因其关系清算中的公司法律责任的承担,以及清算中的公司法人资格的存在或消亡.公司清算程序中几乎所有的清算事务都围绕着清算中公司的财产展开,从公司解散事由出现开始,首先要查清公司的财产状况,确定适用何种清算程序,对财产的了解非常必要和关键,然后才有可能进行债务清偿和剩余财产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何丽 《魅力中国》2010,(33):31-3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对一人公司的规制至关重要,本文在简要论述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和一人公司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对一人公司的规制进行研究,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经验完善此项制度,以促进一人公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6.
21世纪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主流——公司公民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世纪交替之际,公司公民取代以往的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种种概念,而成为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的主流。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学者有关公司公民的研究文献,从公司公民概念的提出、与传统公司社会责任概念的关系、公司公民的本质、公司公民的全球化以及公司公民行为的衡量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公司公民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本文最后对公司公民概念的贡献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问题是国企公司制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公司治理的复杂性以及国有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安排更多地体现了建构论理性主义立法观,而非国有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则更多地契合进化论理性主义立法观。无论如何,中国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和建构,只能成为中国式的公司治理模式,其生命力也只能寓于生动丰富的中国公司治理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系列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并且基于这些评价系统构建了公司治理指数以检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而国内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尚待丰富。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发展情况,其次梳理了基于公司治理指数的相关实证研究,继而探讨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和公司治理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国内研究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前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推动了公司治理评价研究。国外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发了一系列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并且基于这些评价系统构建了公司治理指数以检验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而国内相关研究比较缺乏,尚待丰富。鉴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外公司治理评价研究的相关文献,首先介绍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的发展情况,其次梳理了基于公司治理指数的相关实证研究,继而探讨了公司治理评价系统和公司治理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推动国内研究深入展开。  相似文献   

10.
杨华江 《科学决策》2021,(7):124-135
本文对公司战略理论和战略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进行研究,以运用最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发展战略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将战略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和规避融入到战略管理的过程.战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伴随着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特别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等革命性和颠覆性技术,对各行各业战略风险的管理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王丽明  赖建清 《特区经济》2006,213(10):51-52
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强调了权力制衡,目标是为了强化对公司内部人的控制和监督,而治理型公司模式则认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不在干监督内部人而在于改善决策,目标是降低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和加快纠正错误的速度。管理型公司反映了人性和组织行为的弱点,公司内部人的错误除非演变为灾难,否则不会得到纠正。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治理型公司的优势和前景非常明显,因此,它对我国公司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被家电业界反复咀嚼、毁誉参半的格林柯尔系掌门人顾雏军以12亿元的注册资金做起了汽车梦。这又增加了顾雏军在媒体前的曝光率。  相似文献   

13.
王燚 《新西部(上)》2007,(5X):117-119
日本于十九世纪引进西方的法律思想和制度,制订了近代司法发展标志的民商法典。日本在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制订法典过程中,经历了新旧制度的冲突和制度本土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最终制订了奠定日本近现代法律体系的民法典和商法典。我国要发展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民商事法律。为此,我国已制订和颁布一系列的民商事法律、法规。立法中不无参考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制度和经验,但是也有强搬硬套的问题。笔者通过对日本商法典制定过程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立法提供些许可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15.
公司社区治理机制与转轨中的日本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泽清 《世界经济研究》2003,(3):81-84,F003
日本公司的董事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公司社区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公司社区治理机制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必须实行终身雇佣制。在经济衰退阶段,终身雇佣体制面临解体的威胁,削弱了公司社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为此,日本近来在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一些变化,重新修改公司法,重构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但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向仍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与管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怀旺 《特区经济》2008,(3):124-125
在回顾公司治理产生的历史和动因的基础上,本文评述了公司治理的内涵,并重点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公司治理与管理作了较为全面、细致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一人公司的概念和划分,论述了一人公司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分析了我国一人公司立法的有关规定,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一人公司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集团是界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把市场协调和组织协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市场与企业的同时失败。本文通过比较美日两种较为典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并通过理清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来分析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认为企业集团治理的本质特征在于对子公司的治理,并得出以下结论:企业集团管理正在向治理转化,该转化提高了集团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9.
公司治理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治理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绩效评价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公司治理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目前国有公司治理框架对绩效评价的要求及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国有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人公司制度在我国建立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当前,一人公司制度尚有若干不足,其完善对策是:构建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严格完善的公司财会制度;建立严格的公示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