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构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体系,选用2012年至2014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数据,采用AHP方法计算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并以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作为公司业绩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我国现阶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后发现: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后的经营业绩较好,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后的经营业绩较差,这说明防范内部控制缺陷和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以200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以及财务状况是否异常的显影响,即经营业绩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存在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则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5,(7):74-78
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经营目标达成、良好绩效表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我国沪深两市部分上市公司2011年-2013年的财务绩效面板数据样本,考察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与其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托宾Q值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带来会计基础的财务绩效,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上市公司市场基础的财务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程圆 《湖北审计》2011,(8):37-38
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等公司的特征,内部控制质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等公司的质量,公司重组并购、再融资等公司的行为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2008年-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利用多种回归方法实证检验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因素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高管持股比例则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合一状况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最后提出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鼓励一定程度的股权集中、降低高管的持股比例及提高独立董事对公司的治理和信息披露的监督作用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深交所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该研究结论的政策性含义是,我国应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完善基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治理,从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07年至201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公司研发投入(R&D)对托宾Q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R&D投入对当年托宾Q值具有影响,对R&D投入后几年的托宾Q值具有滞后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8年深交所的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该研究结论的政策性含义是,我国应加快《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建设和落实工作,完善基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公司治理,从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8年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控制缺陷和内控部门定期提交监督报告作为内部控制效率的替代变量,验证了内部控制效率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营业绩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显著正相关;与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与内控部门是否定期提交监督报告之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显著影响经营业绩,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已充分认识到一家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拥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披露的信息取决于公司是否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及信息披露的责任。本文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后企业捐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并分别从公司自身性质(产权性质、行业性质)、内部特征(内部控制质量、信息披露质量)、外部环境(产品市场竞争、所在地区疫情严重程度)三个维度研究捐赠发挥的作用效果是否会因企业异质性而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显示,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企业捐赠对股票价格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此关系会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具体而言,国有企业、受疫情负面影响严重行业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低的企业、疫情严重地区所在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度高的企业,捐赠对股价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绩效越好,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好。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是管理层权力影响企业绩效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3.
在强制规则下,披露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公司数量在增加,但这些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有待检验。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以2011—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项研究方法实证考察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披露内控审计报告之后的市场反应,同时实证回归不同类型非标准内控审计意见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被出具非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之后的短期窗口之内具有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但是无保留带强调项与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的市场反应区别不大。这表明内部控制审计意见具有价值相关性,有利于督促管理层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但是内部控制审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投资者而言,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更是其实现价值投资的重要保证。利用2010—2020年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这一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并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优化内部控制质量和提高财务稳定性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分析发现,多元化经营、融资约束会削弱数字化转型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效应,而行业集中度提高则会强化这一积极影响,并且相较于非高新技术公司和中西部地区公司,数字化转型对高新技术公司和东部地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竞争性市场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形成了显著约束,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较小,市场竞争能够对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形成约束,在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情况下,市场竞争会进一步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机制作用的积极发挥依赖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良好建立.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员工股权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显著正相关;整体来看,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作用同时体现在对内部控制要素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影响上。具体而言,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要素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员工股权激励还有助于促进内部控制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员工股权激励对内部控制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更低、行业竞争程度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说明,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条件不利于企业实现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目标时,激励对象可能会致力于改善公司的内部环境,通过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来为业绩目标的实现提供内部环境保障和内源动力。  相似文献   

17.
以沪市A股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为基础,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披露情况存在阶梯状差异:东部地区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最高,依次是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上市公司自评报告的披露比例。中国各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法律环境差异以及上市公司股东的性质差异为此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8.
Using a composite disclosure quality measure,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disclosure quality on price delay and the effect of price delay determined by disclosure quality on expected returns in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We find that higher disclosure quality can reduce stock price delay through more investor attention and higher stock liquidity after we control for accounting quality variables and consider the endogeneity issue. Furthermore, we show that disclosure quality reduces expected stock returns through the price efficiency channel associated with both investor attention and stock liquidity.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ing a firm’s standardized information rating by one standard deviation can reduce its expected stock return by 0.63% annually. Taken together, our evidence suggests that regulatory activities enforced to improve public firms’ disclosure quality in the Taiwan stock market can make the stock market more efficient and therefore lower investors’ required return for stocks.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岩 《价值工程》2006,25(1):109-111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关系。会计信息的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机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披露制约作用,对公司治理意义重大。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障,指出公司治理问题是会计信息虚假披露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公司治理的途径,以使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What is the current state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reporting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ESG reporting and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ompanies? This study analyses corporate ESG disclosure in China between 2005 and 2012 by analysing the members of the main indexes of the biggest Chinese stock exchanges. After discussing theories that explain the ESG performance of firms such as institutional theory, accountability and stakeholder theory we present uni‐ and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ESG reporting and its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wnership status and membership of certain stock exchanges influence the frequency of ESG disclosure. In turn, ESG reporting influences both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We conclude that the main driver for ESG disclosure is accountability and that Chinese corporations are catching up with respect to the frequency of ESG reporting as well as with respect to the quality.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and ERP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