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佩玉 《新经济》1995,(5):23-23
我作为一名香港研究工作者早已盼望有一本好的工具书,作为研究的向导。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又多么希望我从事香港问题学习和研究的研究生们有一本好辞书,引导他们入门。现在,由于《香港大辞典》(经济卷)的出版,我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用“爱不释手”来形容我当时手捧着常务副主编刘泽生送来的这本大辞典时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这部大辞典之所以令人赞赏,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2.
到2014年1月,《环境经济》已经创刊十年了,我有幸在这本期刊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和她的编辑也成为神交已久的朋友;在她十周岁之际,有些感言不由流诸笔端,恰似送给一位好友的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3.
“搞人力资源的都是人精。”一位朋友这样跟我说。长期跟人力资源经理打交道的我也非常承认这一点。但我同时也必须承认另一点:人力资源经理通常在企业内是最孤单、最缺少朋友的人;除了有时借助公司制度或公司领导来狐假虎威外,个人影响力往往也相当的小。而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得不到其他部门的认可和有效支持。最精明的人却得不到大家的欢迎,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很小一部分是由于类似于“企业内的法官”的职位职能外,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力资源经理们本身不具备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了。我昨天逛公司附近的书店时,意外地看到了这本流传率仅次于《论语》和《圣经》的书——《人性的弱点》(英文名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我忽然想,站在人力资源经理的角度解读这本书,不是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方式吗?  相似文献   

4.
郑英隆 《经济学家》2005,(2):118-119
案头这本《储贷机构(银行)失败处理的评估与政策选择》(陈志英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以下简称《选择》),使我不自觉地回到几年前的世纪之交,面对世界经济衰退导致大量企业破产的现象,我写了一篇短论,题目叫作“经营‘失败’”(发表在《光明日报》2000年9月19日)。写此短文,目的在于唤起一度陷入失败的泥潭中的那些人们,让“失败”的损失通过发现、参与“失败市场”来减少,  相似文献   

5.
程大为 《时代经贸》2005,(12):44-50
继1999年西雅图会议,2001年多哈会议、2003年坎昆会议和刚刚结束的香港会议.我已经四次参与多边贸易体系的盛会了。时间过得真快.从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新一轮谈判的设想至今,转眼7年了。人生又能有几个7年!去香港前.我对我的学生说.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怕是要贡献给DDA(多哈发展回合)了。  相似文献   

6.
封小云 《新经济》1995,(5):24-24
由曹淳亮任主编、刘泽生任常务副主编,广州出版社出版的《香港大辞典》(经济卷),在离1997年那历史性时刻只有900多天之时,与广大的读者见面了。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内地与香港学术界有关香港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这本大辞典的编撰历经3年,汇聚了内地与香港近百位最有造诣的香港问题研究专家与精英的大量心血。个中甘苦,自不待言。尤其是常务副主编刘泽生为此病倒在床,仍坚持工作的情景,至今仍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银团贷款若干问题探讨张中行,钟建朋银团贷款是7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流行的一种融资方式,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被用来作为筹措资金、开发项目及发展经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发展规模不断地扩大。以香港为例,从70年代中期,香港开始参与国际间银团贷款,或在...  相似文献   

8.
应该说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无穷,而听一首好歌也有益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但《生态经济》月刊所带给我的兴致和乐趣、知识与触动,却是我无法用言语表述清楚的。其实,很多时候,我都习惯用良师益友来形容一些让我受益匪浅的教科书或者别的人与事,而《生态经济》这本以宣传生态经济、环保知识为主题的“绿色杂志”,因其有着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真情无限》栏目所相似的主旨,我个人更对其喜爱有加。初结识《生态经济》是在2001年一个春寒料峭的雪夜,春城来的朋友给我带来了新版的还散发着阵阵墨香的《生态经济》杂志,并再三叮嘱…  相似文献   

9.
郑立捷 《经济月刊》2009,(12):64-65
“过去朋友问我在哪儿上班,我总要用离无锡多远、距苏州多远来解释。如今我只需说在‘欧洲小镇’上班,朋友就都清楚了。”在江苏江阴市新桥镇一家企业工作的苏女士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说。  相似文献   

10.
冯渤 《时代经贸》2006,(11S):47-48
首先感谢论坛组委会对香港贸发展的邀请。 中小企业为什么要参与国际市场?刚才好几位已经提到,中国进入WTO时代,竞争比较激烈,我们不能单单停留在搞好国内的市场就行了,要为长远打算,要进入国际市场,这才是中小企业存活的关键因素。我要讲的是在参与国际市场的道路中,  相似文献   

11.
朋友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老板。朋友很能干,企业效益很好,员工福利也很不错。知道我是研究企业问题的,闲来喜欢和我聊聊他的企业,聊聊他遇到的问题。于是,零零散散地就有了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12.
陈可焜 《新经济》1995,(5):28-29
4月12日,我应邀去深圳参加一个有关香港经济研究信息座谈会。说实话,我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即要向刘泽生兄索取一本刚刚面世的《香港大辞典》(经济卷)。比起过去已出版的几本同类辞书来,这部大辞典当然做到了后来居上,它借助近百位专家、学者的集体力量,高质高效地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3.
三个月前,一位做国际贸易的朋友把我接到他的办公室,拿出厚厚一本”可行性分析报告”。问我,“现在做网络公司行不行?”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行!我不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更不是哪个网络公司的CEO。甚至连网都没有上过。为什么那个朋友向我征求意见。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以肯定?一句话:盲目!人都有从众的心理r而我们中国人为最。这两年。会说话的都在谈网络,似乎世界以后的发展全着网络业景气不景气了全中国十几亿人恨不得全体改行去搞网络.在这样的氛围里,我和我的朋友怎能“出淤泥而不染”?目前,我国已有90000多个网站,据…  相似文献   

14.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香港作为与中国内地企业联系最紧密的离岸NDF市场,其NDF业务更加受到关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香港NDF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内地企业参与香港人民币NDF组合业务的避险和套利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内地企业参与香港NDF组合业务的动机,主要以套利及规避汇率波动风险为主,同时针对政府与企业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新平是怎样一个人?初识他是从一个朋友尹成颖先生那里得到一本《股路不归》书,这里要特别提到尹成颖先生,他是王新平先生来哈尔滨举办高风险投资高级培训班中的班长,他现在是《股市风暴》软件哈尔滨地区销售总代理、《股市风暴》软件客户俱乐部负责人和《股市风暴》软件高级分析师.也是哈尔滨小有名气的私募经理,通过他的讲述和看了这本《股路不归》的书,我逐渐认识王新平先生.了解了他不显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夏天,我在香港参加了一个“迎奥运”的大型活动,着实对香港的社会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或非营利组织)有了深刻印象。当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前,屏幕上打出了所有主办、协办以及对这次活动有贡献的社会组织的名单。从名称上看,这些组织承担着多样化的社会功能。我当然无法准确地记住这些组织的总数,  相似文献   

17.
李军 《新经济》2013,(1):28-29
很高兴能和众多广东的朋友一起探讨实施海洋战略,蓝色崛起。这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使我和广东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汕头打造新的滨海城市,我参与了总体规划。2012年,我又受到清华大学的委托,参与海洋科技产业园总体规划。希望在深圳创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洋研究中心和海洋开发基地。因为这三个项目,使我一次一次和我们广东省的各界朋友进行交流探讨,感觉到海洋大  相似文献   

18.
隋源 《江南论坛》2008,(11):61-61
在人们渐渐淡忘去年夏初太湖供水危机发生的那段艰辛日子的时候,杨卫泽同志撰写的《警钟与行动》一书正式出版了。我捧读这本二十余万字的新著,耳畔仿佛又响起了去年夏初回荡在太湖流域大地上的声声警钟,响起了无锡和太湖流域城市干部群众向污染宣战的阵阵号角,忽而觉得这本新著的面世是不是作者在刻意地警醒我们,当危机渐行渐远时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呢?  相似文献   

19.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吴仪,最近会见来访的香港新闻界朋友。这位被海内外誉为中国女强人和国际谈判高手的女部长,依然是那样丰姿绰约、衣著典雅、一身帅气,爽快地同客人们谈了近3个小时,介绍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利用外资的新情况、外经贸体制的改革、中美贸易关系、内地与香港的贸易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20.
痛悼鲁金     
陈可焜 《新经济》1995,(3):32-35
2月9日清晨读报,看到一篇《悼念梁涛(鲁金)先生》的文章,我惊讶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文章说,“上星期六著名香港历史风俗学者梁涛先生(笔名鲁金、鲁言)不幸逝世”。上星期六,那是2月4日,正月初五,我出门不在香港。但我2月5日返港,循例立即补看不在香港时间的港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