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同志今年5月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这是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和谐文化建设问题。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基础。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基础。从国际国内形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出发,在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以下若干关系。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科学、全面地阐释。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全面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内涵,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外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坚持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的先进性是企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按照这一总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有先进的企业和谐文化作支撑。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要素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这六大要素都与法治密切相联。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否,其决定性因素是资源与利益分配机制是否公平正义、惠及各方。社会利益从具体内容而言,一般分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和其它社会利益。在法治社会,这些利益是通过一定形式的分配机制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这些利益分配机制最后是通过法制形式与法治机制的制定或认可,概括、抽象、升华为法制分配机制,使利益分配获得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合法性。利益分配是否公正与合理,其主要支撑点是法治,其基本标准也是法治。  相似文献   

5.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根本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尹凤英 《生产力研究》2014,(11):140-14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综合的、全面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法律保驾护航,法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调节社会矛盾的重要依据。要想实现和谐社会良好运行,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法治建设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就不能实现依法治国,就无法促进社会公平发展,也无法实现国家民主,也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文章就试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二者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对保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完成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由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为根本的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制度相当完备的情况下,政治文化体系的建设就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的政治文化是与和谐的经济政治制度紧密相连的,如果没有政治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创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北极生态文化属于黑龙江流域最北端的大兴安岭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吸收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中的和谐思想,并在两次创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富有大兴安岭特色的一种新的文化。在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立足大兴安岭地域和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富有大兴安岭特色的北极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10.
沈红英 《经济师》2008,(2):35-37
民主法治是当代历史发展的潮流,民主法治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追求民主法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同理念和进步人类的基本共识。把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民主法治的地位和作用,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确宣传思想战线在建设和谐文化中肩负的历史使命,找准工作切入点,打造工作新亮点,扎实推进各项宣传思想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文化,推动和谐宜人新无锡的建设。着眼于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在加快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曾强调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措施与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必然要求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和加大法制宣…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企业的构建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在建设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作用,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环节.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建设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其和谐理论的思想主旨是着力建设一个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和谐的社会.毛泽东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牛忠瑞 《经济师》2011,(11):33-33,35
文章认为和谐道德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和谐道德文化的思想来源,分析了和谐道德文化与社会创造活力的激发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关于和谐道德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企业,和谐企业离不开和谐社会,作为基础产业的煤炭企业,在实现政府公共政策目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赵辉 《大陆桥视野》2012,(10):104-105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企业是社会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创造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作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8.
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所包括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教育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就以道德建设而言,不知荣辱,何以谈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八荣八耻"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时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理念,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充满活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充满活力,就是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可见,和谐社会将"充满活力"作为一个重要特征,就充分说明,它是充满创造精神的.我们在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一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与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更好地结合起来,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最科学的文化,它正是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做好审计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传尧 《发展研究》2005,(10):87-8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执政思想、执政理念的重大转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就是“四位一体”.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容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审计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加深理解,贯彻落实在审计工作实际中.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与实践的飞跃。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体现社会主义木质的、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相互协调的状态。和谐社会构建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它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物质支持。if_确i.LiY,影响和谐社会构建的经济因素,寻求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各种因素的良性互动,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