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水文模型被广泛用于流域水文分布式模拟,为此,文章引入分布式水文模型VIC模型,以大洋河沙里寨水文站以上集水区域作为研究流域,定量模拟了大洋河流域2000~2010年水量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VIC模型在大洋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模拟的径流深相对误差小于4.9%,确定性系数达到0.81以上,大洋河流域径流深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南大北小趋势,和流域降雨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研究成果对于大洋河流域径流深空间分布模拟以及流域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量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Budyko-Fu模型、水文模拟和气候弹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预比处理期滦河流域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径流量均减小,根据SWAT和SIMHYD模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滦河流域径流下降都有重要影响,人类活动比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凌河冬季融雪径流的特点,运用SRM模型模拟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分析该模型在大凌河流域融雪径流模拟的适用性。此外,设定2种气温变化情景模式(气温升高2℃和降低2℃),定量分析不同气温变化对流域融雪径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RM模型在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模拟精度较高,模拟的径流深相对误差小于10%,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气温升高2℃,大凌河融雪径流增加17.7%,气温降低2℃,大凌河融雪径流相应减少12.1%。研究成果对大凌河流域的融雪径流模拟及气候变化下对流域融雪径流影响定量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将水量水质模型进行动态耦合,对传统水质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以解决传统模型在流域面源污染模拟时未考虑水量对水质影响的局限,并以栅格为计算单元,将改进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全过程模拟中。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水质模型,改进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在流域总氮和总磷模拟的相对误差减少,相关系数有所提高。研究成果对于区域非点源污染可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辽宁省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排涝模数影响进行更加准确的模拟研究,以浑河流域排涝区为研究对象,利用SCS-MIKE11耦合模型分别对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排涝模数进行模拟分析,并揭示了排涝模数随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规律,然后通过设定不同地面硬化率、水旱比和水面率等参数分别对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的排涝措施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土地利用变化条件下浑河流域制定排涝减灾技术措施并确定排涝模数提供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结合太子河流域1986—2015年径流、蒸发和降雨数据资料,对径流和降雨变化趋势、蒸发能力利用距平序列变化情况和Mann-Kendall检验法进行分析和探讨;然后对径流序列的突变程度和年份采用Hurst系数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研究分析;通过将研究期间划分为变化期和基准期利用弹性系数法对气候变量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并概述了其原因。研究表明:在研究期间太子河流域径流和降雨量表现出递减趋势,而蒸散发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太子河流域径流突变程度为中度变异并发生在1992年;太子河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径流变化率分别为32%和68%,由此表明引起该流域径流变化的主导因素为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7.
利用于桥水库流域长系列降雨和径流资料,对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流域降雨和径流年内、年际间变化较大,多年平均径流量明显呈衰减趋势,尤其是自2000年以来径流量衰减更为严重。从流域降雨量、用水量、下垫面变化等方面分析了导致径流量减少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针对响水河水库,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分析其固定时间区域中降水量,将其干旱级别分成丰年、平年和枯年等典型年系列;采用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构建多站径流随机生成模型确定相应典型年系列年径流量,利用递推算法求解模型参数,降低模型参数运算量;考虑响水河水库生态资源调度,以响水河水库泵站提水流量约束、水量平衡以及库容等常规约束与生态流量约束作为随机径流模型约束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模拟响水河水库的年径流序列,模拟误差低于2%。  相似文献   

9.
为得出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文章基于SWAT模型,并假设降水量的变化标准为±5%、±10%、±15%和不变的情况,温度的变化标准为±1℃、±2℃和不变的情况,模拟不同变化条件下水文径流过程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量和温度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呈反相关关系,即当气温降低、降雨增加时,径流呈现增加的趋势,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减小而变化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流域年径流量随降水量增加而变化的上升幅度,同时,径流变化在双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大凌河流域展开水环境承载能力计算与分析,通过选定水环境承载能力模型和综合衰减系数,计算不同保证率下流域月设计水量情况、COD承载能力和氨氮承载能力,通过计算结果分析了大凌河流域承载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计算结果能够为大凌河流域水污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同时也能为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分析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资源紧缺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有限的水资源合理地进行分配以产生最大的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针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紧缺,选用BP神经网络对叶尔羌河流域径流进行预测,并利用遗传算法(GA)进行优化,构建了GA-BP径流预测模型,以基流、温度和降雨作为输入条件,进行了月径流模拟和预测。同时构建了基于二次规划方法的叶尔羌河灌区水资源最优规划模型,根据径流预测推算得到保尔水库月出库径流量并将其作为水量约束,选用灌区的春小麦、春玉米、胡麻作为典型研究作物,根据水分生产函数,计算理想条件下典型作物的月水资源分配方案以达到灌区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辽宁省600km~2以下小流域洪水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小流域洪水涨落历时变化规律和中等流域一致,涨落历时从中部-东部-西部呈现递减的趋势。辽宁东部和中部80%的洪量分布在最大72h内,而西部区域90%的水量分布在最大48h内。  相似文献   

13.
以大伙房水库流域为例,筛选了3种不同气候模式,然后预估了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并评价了气候模式对流域降水和气温的模拟效果。结果显示:虽然A2、B1排放情景的降水表现出增大的变化特征,然而因温度的提升导致蒸散发量的增大,径流量在整体呈现出降低趋势,降水的补给作用低于蒸散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SRM融雪径流模型在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RM融雪径流模型来模拟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地区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融雪径流过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基本能够反映出流域的融雪径流过程,采用两个拟合优度指标值来评价模型拟合程度,Nash-Sutcliffe系数和径流体积差分别为:2001年R^2=0.937和Dv=0.44%;2002年R^2=0.906和D。=-3.73%,与SRM模型在25个国家的近80个流域的模拟结果的平均精度(R^2):0.84和(Dv)=3.8%进行比较,其结果达到比较好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水土流失试验小区水土流失调查数据,运用MULSE模型模拟该试验小区水土流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MULSE模型可综合考虑水文气象因子以及流域下垫面情况,对区域水土流失的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模拟的年尺度和月尺度水土流失量和实测水土流失之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5%,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51 2和0.614 2,符合水土流失模拟规范;模拟的月尺度水土流失量和实测月水土流失变化过程吻合度较高。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土流失模拟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变动态存储系数法动态计算不同河段洪水传播时间,从而对传统河道洪水传播方法进行改进,并以辽中地区汤河(西支)流域为例,选取15场洪水,分析改进的河道洪水传播法对流域洪水模拟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方法,改进的河道洪水传播法更适合于汤河(西支)的洪水模拟,并在径流深相对误差、峰现时间误差及次洪过程模拟吻合度上均有改善和提高。研究成果对于汤河(西支)流域及辽宁其他区域洪水模拟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前后流域总用水量及其趋势的对比分析,得出流域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后成效显著。研究了灌溉用水量与净灌溉水量二者比例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从塔里木河流域灌溉用水量来看,流域统一管理的成效明显,为今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得出最优城市内涝水文模型,文章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SWMM模型,对城市径流进行了模拟,并指出了不同LID措施下的径流削减效果,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SWMM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可作为城市内涝水文模型使用;基于该模型对不同LID措施的治理效果进行模拟,指出组合LID措施在径流削减和水质污染削减下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辽宁省为例分别从供水、水量、水质方面提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2个指标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详细分析了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计算过程和理论后,对模糊综合评价理论进行详细分析构建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辽宁省农村供水、水量以及水质安全状况分别处于基本安全、较安全和较不安全水平;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辽宁省农村饮水安全状况,所构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并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天然状态下辽河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运用SWAT模型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蓝水绿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评估和研究。结果显示:辽河流域具有较为丰富的绿水,并且绿水资源量以绿水流为主;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辽河流域蓝水绿水体系的形成,在时间变化上流域内绿水资源、绿水流、蓝水资源在近年来均未出现明显的降低或增加趋势;在空间分布上降雨格局是影响蓝水资源分布的主要因素,而绿水资源不仅与人类活动以及下垫面自然属性等因素相关,而且受气候条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