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锡年 《改革与战略》2010,26(7):122-124,152
河北省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赣州打造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为出发点,先是对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进行阐述和现状分析,接着对赣州发展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策扶持、产业集群规划、结构优化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五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赣州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连市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通过对大连县域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大连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要实现临港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培育具有临港特色和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通过对辽宁省临港经济及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临港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临港特色产业集群以推进辽宁临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和东部发达省份相比,云南产业集群数量较少,具有外向型特征的特色产业集群更少。积极利用FDI,不仅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加速形成,而且有利于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特色外向型产业集群。通过对FDI与云南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作用分析,本文指出了云南在利用FDI发展特色外向型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构建甘肃特色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顺玉  邱云慧 《发展》2008,(5):102-103
本文从集群动力机制的角度研究甘肃特色产业集群。首先从五个主要正反馈回路分析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揭示限制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发展甘肃特色产业集群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臧兴东 《特区经济》2010,(10):259-261
地理标志制度有两项重要的功能:一是通过产地名称授权许可保护特色产品品牌;二是通过强制性质量技术要求保护特色产品品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其作为一种地域性、独特性及制度赋予的特定权利,对特色产业具有聚集效应,可以引导和开发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集群,同时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又将会保障、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信誉与品牌。本文从产地名称保护与产业品牌导向发展、标准化体系与产品品质保护、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规模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特色产业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8.
集群战略日益成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中产业集群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的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在区域经济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火炬特色基地中产业集群集聚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取决于特色产业扩张的快慢,许多地方的经验都证明,培育产业集群是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最有效途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色产业,大都是靠民营企业一步步“滚雪球”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本力量有限,再加上思想观念、眼界思路、发展机制等局限,产业发展显得活力不足,有些甚至还成了长不大、死不了的“小老树”,  相似文献   

10.
历经20年的建设与发展,桂林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两个特色产业集群,即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三个产业集群已形成了配套完整的产业链,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德州市牢固树立非均衡发展和区域经济市场化竞争理念,采取政府推动、龙头带动、产业互动等多种手段,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特色明显、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构筑特色支柱产业板块,以太阳能、中央空调、功能糖和汽车零部件为重点的四大产业集群已具雏形,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促就业、稳增长、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也是支撑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县县有集群、一产一特色”的发展格局。比如,河北省安平县的丝网产业、河间市的工艺玻璃制造产业、肃宁县的裘皮产业……这一批批各有优势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在奔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据河北省工信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北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达333个,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8%。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在国内的发展有诸多模式。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借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经验,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可采用垂直型、水平型、生态型三种模式,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应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制度创新力度,加快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培育促进产业集群的区域文化,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衡水区域经济发展已经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创造基本条件。发展产业集群对于衡水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衡水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群内企业规模偏小,企业间协作不够,集群产业链较短且发展不完善等等。因此,必须从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专业工业园区、提高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纪事     
《浙江经济》2023,(7):5-5
6月20日,第二批6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正式公布,杭州市滨江区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等15个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杭州市萧山区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产业集群(数字安防、网络通信)等26个集群为协同区。  相似文献   

16.
特色产业集群是基于各地区独特的要素禀赋或"地方品质",同时加以创造性开发或改造提升而深深篆刻上地区"烙印"的产业要素集聚。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相互作用促进了区域知识转移和交换,使区域内静态知识联系转向动态集体学习,进一步推动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和对外联系度的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特色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柔性化集聚使集群内企业交易成本降低而效率提高,进而形成显著的集群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此基础上,区域整体创造力和竞争优势更加凸显,使该区域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强势产业根基的竞争性区域。通过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培养,将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向创新型方向发展;通过对传统产业集群内传统产业生产环节的现代化改造,将增强集群的持续竞争力,带动集群所在地区快速成长为产业成功转型的竞争性区域。  相似文献   

17.
孙科峰 《发展》2016,(7):37-38
产业是一个城市发展繁荣的基础和根本,特色产业集群是一个区域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从自然条件、产业链条、制度历史等方面,对以丝绸之路上甘肃贫困地区节点城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各重要县域节点城市特色产业发展区域对策与方向,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依托初具集群形态的产业聚集区,通过政府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布局资源和要素,推动关联企业、专业供货商、专业服务商等相关企业和机构,围绕产品价值链开展创新活动,塑造核心竞争力,建立联盟合作关系,形成以技术驱动型企业为引擎,对区域和行业具有引导、带动作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自1995年全国第一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在江苏省海门市诞生以来,全国经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的特色产业基地已达230多家.15年的发展经验表明,特色产业基地主要依靠市场导向自发形成,基地内各类企业围绕产业链自然集聚,已初步形成网络化的产业集群,在政策上更加灵活,充满创新的动力与活力.15年来,200多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千帆竞发,在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江国梁 《宁波经济》2011,(12):16-17
后危机时代,宁波应以转型升级为经济工作重心,重点培育新兴战略产业、海洋经济产业、生产性服务产业和传统特色产业为集群式大产业,依据产业集群特色、发展阶段、行业属性,探索培育集群大产业的原则、多样性发展路径和产业布局、产业能力提升和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质量可持续为导向引领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突出集群的特色优势,以主导龙头产业为中心聚焦配套上下游产业链,最大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形成集群的协同创新。针对现有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质量效益不明显,发展环境不完善、配套支持机制不健全,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协同创新度不高,地区分布差异大、区域协同联动力度不足等短板,一要精准定位集群主导产业,放眼全局因地制宜,掌握相对优势;二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完善配套机制;三要针对性地固链强链,完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四要注重解放思想和畅通就业市场,扩大发展潜力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