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建立我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主体制度,将奠定充分弥补油污损害的基础。与国际公约和美国立法比较,我国现有立法将船舶所有人设定为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主体存在着不足。为此建议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专门立法借鉴国际公约和美国立法的规定,将民事责任主体设定为:船舶所有人、船舶经营人、光船承和人和船舶管理人。  相似文献   

2.
由于股东违反出资义务之责任形成原因复杂多样,责任主体具有多元性,责任形式又有综合性,而我国相应的法律调整却极为薄弱,导致关于违反出资义务的民事责任规则存有较大缺陷.应尽快采取措施,改变不合理的立法体例.  相似文献   

3.
田甜 《中国经贸》2011,(6):120-120
关于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学理上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学说。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应是一元论,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姚欢  张俊 《特区经济》2006,(1):296-297
近年来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问题引起法律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侵权性质,分析了损害赔偿责任主体、损害赔偿类型与范围、赔偿金额的计算与赔偿责任分担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人侵权责任的认定是法人侵权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法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法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以及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了我国法人侵权责任的表现形式,对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与法人侵权的替代责任进行了研讨,对我国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张福德 《特区经济》2009,(9):255-256
生产者延伸责任是环境法中的重要制度,其有利于促进废弃产品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我国现有生产者环境延伸责任虽有立法规定,但存在一些问题。生产者延伸责任立法应在既定价值取向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试论环境保护民主原则及其贯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法发展到“可持续发展”阶段,公民环境权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基于公民环境权理论,环境保护的民主原则也已成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立法建制是保障环境保护民主原则实现的关键,由此也必将推动我国环境法制的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8.
中日环境法制建设比较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日两国环境立法背景不同,所以在环境立法机制和立法原则方面也都存在较大差异,形成了各自的特点;这些差异和特点导致两国的环境法体系有较大的不同:日本环境法体系中专门颁布了一些涉及纠纷处理、损害补偿、事业费开支等程序性法律规定,并对各种环境问题及处理方法都做出了单项法律规定,比中国具体和完备;日本环境法体系中不像中国那样需要用大量的行政规章做补充;日本地方环境立法的作用比中国更大。在环境法实施机制方面,中日之间的差异是行政指导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不同、地方环境自治团体管理者的法律授权大小不同、环境司法的作用不同、公众的推动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产物——网上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使现有的法律对其调整出现了许多空白。本文从分析网上银行的主要法律关系出发,分别阐述了民事责任主体的变化和网上银行民事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分析了网上银行业务对经济法、刑事法律以及国际私法等相关法律的冲击,并针对所涉及的各个法律部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立法建议和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法视角来看,世界范围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一个由过失责任原则、担保责任原则到严格责任的发展历程。我国《产品质量法》按责任主体不同,对生产者适用严格责任,对销售者适用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相结合的综合归责原则。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归责原则,应该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统一适用严格责任原则、以市场份额补充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1.
刘会春 《特区经济》2022,(1):125-129
自动驾驶汽车在给人类驾驶带来安全的同时,也存在被黑客攻击的危险.黑客攻击一旦发生,事故的民事责任将转移给自动驾驶汽车的利益主体,对事故责任认定是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严格责任、过错责任、共同责任、违反担保和虚假陈述等是责任认定的相关指导原则.此外,现有法律的适用,新的法律规则的制定,黑匣子技术的引进,以及免责条款滥用的限...  相似文献   

12.
气候公平包括结果公平和程序公平,其中结果公平包括平等主义原则、差别原则、历史责任原则、成本效率原则、尊重现状原则、无悔原则等;程序公平包括政治共识原则、主权协商原则、平等参与原则、全体参与原则等。由于国际社会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不同理解和阐释,形成了气候公平理论的两大主流论点(平等人权论和历史责任论),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各种关于国际气候制度的设计方案。当前国际气候制度建设面临重重困难,为了实现气候公平目标,须从两方面改进和完善现有国际气候制度:一是从实现结果公平、达成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设计出发,国际减排机制应当优先考虑各国的减排责任、能力和成本效率三个要素,适应机制则应当基于责任、能力及需求的考量;二是从实现程序公平、促进2012年后的国际气候制度立法的目的出发,国际气候制度设计应当确保全体参与原则和平等协商原则。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实指自然人的过错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是指自然人因不具备过错能力而不能产生过错,根据过错责任原则将免除责任的制度;它与过错责任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是民事责任能力制度适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王艺 《特区经济》2008,(3):90-91
当今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大坝案,通过对该案的分析与总结基础上,认为:一方面,应将可持续发展原则、风险预防原则等特殊的环境法原则提升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范畴。在国家责任方面不能仅以对环境造成损害后果来作为追究责任的前提,也应该考虑对防止损害费用的补偿;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冀更好地推动我国水资源的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韩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与救济法》中规定的环境污染损害救济金制度,体现了韩国环境法的"保护优先"理念和韩国宪法中公民环境权的内容。本文对中韩两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应出台环境损害赔偿专门法,政府在行政责任之下应附带损害赔偿民事责任,积极完善我国政府环境质量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6.
宁波港正在着力打造"国际强港",港口生产快速发展,抵港船舶数量及引航艘次逐年增多,引航强度日益增大,同时也增加了引航安全风险,引航安全事故和险情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溢油、化学品泄漏等引航安全事故严重地污染了环境。为此,应进一步分析宁波港域引航安全的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能有效遏制宁波港域引航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异议申请人异议侵权的场合下,是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予以归责的.所谓过错责任原则,又称过失责任原则,是指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充分必要条件,即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方可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属授权立法 ,但其授权依据不明 ,对一些重要问题规定也不够明确、适当。文章提出 ,学校对学生应负安全关照义务 ,学校民事责任应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应建立以学校责任保险制度为主导的学生伤害赔偿制度 ,以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赔偿责任负担过重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国际法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才能满足国际社会的法律要求。国家责任贯穿国际法的方方面面,不但涉及领土、运输、空间、外交等各类国际立法方面,还涉及到国际经济法的相关领域。然而,国家责任制度一直未能全面立法,《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也仅仅处于研究阶段。大量的理论和事实存在法律争议,很难达成一致。文章摘取国家责任中的几个争议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立法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主要从国家责任的概念问题,归责原则合理性问题展开论述。将国家责任的落脚点放在损害事实上,避免了区分合法损害、非法损害以及道德损害的种种麻烦。并论证了客观责任主义的合理性。分别分析国家责任制度有待完善的部分,为立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东阳 《魅力中国》2014,(13):312-313
论文主要探讨了知识产权的归责原则,先对国际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了阐释,说明了一些主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路和趋势,并以我国的法律为依据,剖析出我国现行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并对比介绍了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我国适用的局限。在对照国际国外立法体系后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未来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归责原则的发展提出了应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扩大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谨慎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