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联储退出QE后,美国债券市场将进入一段较长时间的熊市,这只会让长期资金流出美国而不是流入。伯南克后期的QE以及伯南克之后的QE会怎样,中国的财经官员、经济学家与部分市场人士普遍持有的逻辑是:美联储实行QE时,大量投放货币,资金流出美国,进入新兴市场;一旦美联储退出QE,收回货币,资金将从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2.
孙晓兵 《新财经》2013,(12):32-33
美国的超宽松政策还会玩多久?这或许是一个着眼大局投资者眼下最应该关注的事。从最新动向看,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好转,美国QE似乎到了该退出的时候。2013年10月,美联储货币会议纪要提升了缩减QE的预期。儿月20日公布的美联储10月29~30日会议纪要暗示,会议纪要主要围绕两点讨论了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前景。一是关于QE缩减的时机、规则和构成的讨论,这表明在近期宏观数据转好的背景下,美联储已将QE缩减计划提上日程;二是关于如何加强前瞻指引的讨论,这凸显了未来美联储政策将更注重沟通策略,以期通过与市场的清晰沟通,让市场相信单纯的QE缩减并不意味着会很快加息。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QE政策的缓慢退出,只会减缓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不会扭转进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月下旬,美国宣布计划第二次缩减QE,并开启2014年首次讨论加息的条件。外界曾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在今年年底停止购债,最早在2015年年中加息,这早于此前市场曾预期的时限。新兴国家货币市场受到这一消息重创。大规模资产抛售在阿根廷、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实行了4轮超宽松的货币政策(QE1~QE4),但随着金融市场功能的逐步恢复,经济复苏迹象显现,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着逐步退出的选择。美联储这种非正常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的实施及其发展,对世界产生了难以预期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实施及其发展趋势,得出这种政策其实间接的影响了我国农业的生产及进出口,即这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并且根据这种传递性探讨在今后的农产品贸易发展中我国尤其是辽宁这样的地方,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林珏 《世界经济研究》2013,(1):67-73,89
2012年9月美联储公布QE3经济刺激措施,期望以此鼓励人们贷款和开支,减少失业率,促使经济走出低迷增长困局。与以往有限期的计划不同,本次计划不设时间,采取行动直到经济改善。美国已经债务累累,大量债券的购买是否会进一步推动通胀?美国经济状况究竟如何?再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背景是什么?QE3可能会给他国尤其是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量化宽松Ⅱ冲击和中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阐明了美联储提出量化宽松Ⅱ(QE2)的现实背景和政策思想渊源,分析了QE2的经济后果以及中国面临的政策挑战。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增加主要在美国国内被消化,那么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有可能使美国重演2002-2007年的泡沫生成和破裂周期;如果QE2引起的流动性大量流向新兴市场经济体,那么后者有可能再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金融动荡。而无论何种可能性发生,QE2都将导致美元贬值。面对QE2冲击,中国应该实施的政策安排包括:加快人民币名义升值、实施稳健甚至从紧的货币政策、加强资本管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美国     
《上海经济》2012,(7):70
美联储延续扭转操作未推QE3由于世界经济面临强劲逆风,美国经济复苏也受到很大影响,加上欧元区债务危机再度告急,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放缓,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备受关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推出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即QE3来救市。最终,美联储的声明没有提及QE3,但是宣布把原定于6月底到期的卖出短期国债、买  相似文献   

8.
正应对美联储退市,个人和企业可以降低杠杆、理顺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分散投资风险。美联储终于迈出了结束量化宽松(QE)政策的第一步,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将月度资产购买规模从850亿美元缩减至750亿美元。这是很小的一步,却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自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已推出了三轮QE,在金融机构惜贷的情况下维系了美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对美国经济和就业形成了有力的支撑。现在缩减QE规模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复苏的迹象已经相当显著。  相似文献   

9.
美联储将于何时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在过去一个月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给出多种说法,仿佛在跟全球投资者“捉迷藏”。6月19日,伯南克告诉市场,虽然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将维持一段时间,但可能今年稍晚开始放缓QE,明年年中可能结束QE。这是美联储第一次透露出清晰的时间表,全球市场随之巨幅震荡。7月11日,伯南克在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发表讲话中转了口风,以“可预见的未来都需要高度宽松的政策”的表述安抚市场。  相似文献   

10.
美国SSCI     
《上海经济》2012,(7):70-72
美联储延续扭转操作未推QE3 由于世界经济面临强劲逆风,美国经济复苏也受到很大影响,加上欧元区债务危机再度告急,新兴经济体发展速度放缓,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备受关注,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推出第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即QE3来救市。最终,美联储的声明没有提及QE3,但是宣布把原定于6月底到期的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的“扭转操作”延期至今年年底,以期通过压低长期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章于芳 《上海国资》2012,(10):44-45
9月13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美联储宣布将进行新一轮资产购买计划,QE3终于落地。鉴于美国经济前景的复杂性以及量化宽松政策成本与收益的不确定性,推出QE3显然迫不得已。  相似文献   

12.
赵佳宇 《魅力中国》2013,(31):297-297
2012年9月,美联储为刺激美国经济复苏,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中国作为世界上持有美元外汇和美元国债最多的国家,量化宽松政策无疑会时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面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国内商品物价上涨这一趋势,中国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来防止输入性通货膨胀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要注意的是,全球化世界经济格局下的危机有传递效应美联储在结束两天会议之后,宣布开始量化宽松(QE)的退出,虽然力度很小,但是悬在全世界头上的达摩利斯剑终于落下,恐慌心理暂时得到了平静。但这是否意味着另一枚达摩利斯剑又悬在了全世界的头上,QE衍生的问题是否会更凶猛?QE退出会爆发全球性危机吗?经济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出现突发性"黑天鹅"事件,造成热钱短时间内大规模恐慌性快速流出,对经济和市场产生突发冲击性影响时,热钱的流出才会成为危机爆发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退出QE会对其自身的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国际传导机制势必也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动态影响。根据FAVAR模型的模拟分析可知,美国退出QE之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会受到抑制,但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和美元的升值都将提高其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吸引力。对于中国而言,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但长期负面影响将趋于消失;房地产市场会在初期受到抑制,但不会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会上升且外汇储备会出现小幅减少,但人民币中长期贬值空间有限且双边波动加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则不显著。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应该密切关注QE退出的影响,灵活地进行货币政策调节并加强流动性管理,在长期内中国则应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尤其是房地产税改革,加快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及外汇市场监管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货币政策的国际沟通与协调。  相似文献   

15.
美国退出QE会对其自身的金融市场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国际传导机制势必也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动态影响。根据FAVAR模型的模拟分析可知,美国退出QE之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短期内会受到抑制,但债券收益率的大幅上涨和美元的升值都将提高其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吸引力。对于中国而言,股票市场在短期内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冲击,但长期负面影响将趋于消失;房地产市场会在初期受到抑制,但不会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会上升且外汇储备会出现小幅减少,但人民币中长期贬值空间有限且双边波动加剧;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受到的冲击则不显著。因此,在短期内中国应该密切关注QE退出的影响,灵活地进行货币政策调节并加强流动性管理,在长期内中国则应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尤其是房地产税改革,加快推进汇率制度改革及外汇市场监管并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货币政策的国际沟通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3月份美联储的FOMC会议引起市场很大的震动,不仅确定在今年10月份彻底结束QE政策,而且首次提出可能在明年夏季开启加息。美元走势立即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货币政策收紧会导致美元走强,这是一个外汇市场的基本逻辑。那么,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会导致美元中长期大幅走强吗?美元的涨跌究竟如何影响美国的整体利益?由于美元走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重要性变量”,所以理清上述问题,是理解当前全球经济金融大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欧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在此种政策的作用下,西方各国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但同时也造成全球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目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到了退出的时候,然而该项政策的退出是一个具有复杂性、依存性和外部性的系统工程,退出时机、退出策略和退出工具的选择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大国货币政策在转变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即各国货币政策具有内在的相互依赖性和政策一体化效应。文章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中央银行(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实体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如何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并就我国应对美国退出量化货币宽松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自我修复能力较强。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日前发表讲话称,美国或将于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提前退出量化宽松政策(QE:Quartitative Easing)。一石激起干层浪。在欧洲、日本和新兴经济体都持续疲软之时,美国即将退出QE的信号触发了国际市场的担忧,各国股市、债市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开始回调。  相似文献   

19.
张茉楠 《中国报道》2012,(11):44-45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的复苏比“二战”后任何一次复苏都要缓慢得多。时隔两年之后,为刺激经济,美联储第三次踏上了量化宽松之路(QE3)。短期内,QE3会对美国经济以及全球市场产生良好预期和提振作用,但中长期看,随着美国将所面临的压力转移给世界,其对全球及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20.
警惕隐性QE3     
安狄 《首都经济》2011,(8):22-23
在低通胀、高失业率、高赤字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推出了饱受国际社会批评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虽然在争议声中QE2终于落下了帷幕,美联储会不会将“无耻”进行到底,继续上演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政策?或者美联储会反思QE2的效果,逐步转向适度紧缩呢?QE2之后美联储的动向,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