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泰州从1996年成立为地级市以来,在农村社会保障方面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积极推进本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仍有许多不足和困难.本文就泰州市在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资源在各地区间的配置是否均等取决于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均等化程度.通过泰尔指数法,以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支出的均等化水平,发现区域内的不均等已成为农村社会保障支出非均等的主要矛盾,因此站在公共财政的角度,提出了财政支出政策应着重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内的不均等问题,加大对中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尽快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财政支出随农民的转移而转移.  相似文献   

3.
周晓燕 《全国商情》2009,(12):93-94
本文拟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及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失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功能缺位、低效运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体现社会公平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为此应重点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构建有效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看农村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道梅 《全国商情》2010,(7):64-65,7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和历史,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的原因,并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提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包含内容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可谓屡经波折。文章介绍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萌芽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异常发展阶段、改革阶段与全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阶段,分析了60年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虽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到目前为止并未真正形成。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形成了重城市、轻农村的格局。保障项目十分有限,覆盖面窄,社会保障水平不高且缺乏稳定性,社会保障资金匮乏,社会保障管理分散。我国农村人口达8亿多,人力资源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与当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到现阶段,为农村人力资源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条件已基本成熟。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设想,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清照 《全国商情》2009,(13):123-124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严重缺失,集中表现在: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残缺不全;已有的制度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非农产业农民群体成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盲点.这种状况使得农村居民加大了预防性储蓄的力度,减少了收入中用于即期消费的比例,从而直接影响到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因此,现阶段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于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优势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府高度重视、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等,劣势有存在制度性障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较低、老龄化趋势明显等。江苏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在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和筹资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政策演变特征与前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以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文件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社会保障政策从被动到积极、从单一到全面的演化规律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表现的高度的经济适应性、针对性、阶段性、连续性等特征。认识这些演变特征对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文章还对老龄化、失业与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调整与评价、对弱势群体的保障等社会保障政策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探讨了实行农村社会保障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新的保障模式,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作为一项重大惠民政策,新农保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碍和难题。为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实现新农保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持续进行政策创新,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信息化建设、法制化建设、基金建设和社会保障网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农转非人员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有城市低保、储蓄式养老、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转非人员的部分社会保障问题.但农转非人员吃低保比城市人口困难,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储蓄式养老保险和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也都存在缺陷。不但应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政策、征地补偿政策以及城市郊区征地管理制度,还要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融合,发挥集体经济对农转非人员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财政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生(存)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财政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在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就其农村社保体系建设情况及财政发挥的支持作用试作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政策和制度障碍是导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原因。重庆市被批准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仍然没有完全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还需要加大政策调整力度。要统筹配置城乡土地资源,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服务体制,并加快城乡统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大力提高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还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相关措施还相当滞后,因而需要更新观念,实现向公民意识的转变;统筹兼顾,加大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利益整合,做好新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政策反哺,实现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农村人口结构的逐步老化,农村传统的土地保障、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农村人口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制度,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通过明确主体、筹资机制、管理机构和监督体制,并辅之以家庭保障,从无到有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将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以及保持农村的稳定,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机制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结合国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社会,以政府为主导,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土地制度、土地数量、土地收益的限制,这一功能正逐渐弱化,土地流转政策顺应生产力发展形势提上日程,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保障如何延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是当前破解此困境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