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孙亚君 《活力》2010,(20):110-110
人的自主自由问题历来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之一。不同时代的研究者,对自由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这种理解的差异,源于他们对“人是什么”的不同理解。古希腊哲学将人视为社会动物、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就曾持“人是政治动物”的观点,基于这样的理解,西方古典哲学中所讲的人的自由多指社会政治自由。到了近代,人则主要被视为理性动物,因此近代哲学所讲的自由除政治自由外,着重强调人的理性自由、意志自由。马克思哲学扬弃了对人的抽象片面的理解.赋予自由以丰富的内涵。他认为人正是在实践创造活动中确证着自己为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自由说到底就是实践的自由。  相似文献   

2.
任真 《企业文明》2006,(7):20-22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他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荣辱观属于道德法则。要使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斯宾诺莎的本体论,也就是他的实体学说,是在批判地继承笛卡尔的实体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元论的世界观斯宾诺莎的"实体"概念是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有力地推动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对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三大批判的任务就是通过人类理性活动的全部过程去确定这些批判,从他们与被他们所决定的理性关系中理解他们的合法性和界限。人的认识能力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自在之物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为理性认识提供了对象,人类根据对自在之物的刺激形成对物自体的表象,这样的表象经过积累形成经验或知识就是康德所说的知性的范畴。人类的认识来源于自在之物,却无法完全认识自在之物,人类只能通过表象形成对自在之物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月份出生的名人康德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德国哥厄斯堡城。康德的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判断力批判》《逻辑学》等。哈维英国医生,实验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1578年4月1日出生在福克斯顿的一个普通农民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通过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清算,在历史观方面形成了辩证的、唯物的、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思想,把人从单纯的理性思维中带入到现实的实践生活中,完成了一项具有跨越式的历史跳跃,本文浅析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思想形成和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国家思想来源于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的国家思想呈现新旧观点冲突的情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借助于历史学的大量材料,全面清算了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思想,从而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国家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把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立场奠基于"社会现实生活",成熟的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观。  相似文献   

8.
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夫琳》和鲁迅的《伤逝》都是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二度对话。两位女主人公的命运悲剧证实了存在主义的观点:世界充满了荒谬,人类特别是妇女无可选择。这两篇小说都从哲学层面探讨了妇女面临的矛盾:存在与自由、选择与无从选择、选择和责任等等,批判了市民文化中的愚昧、落后、保守方面。而两作家对婚姻和爱情的选择也是一个存在主义的回答。  相似文献   

9.
《宣言》的发表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产物,是欧洲社会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及显示人类生活的困难,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因素;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斗争的需要,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动力源泉;正义者同盟的斗争和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19世纪以来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10.
1847年《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贫困的哲学》而写成的一部论战性著作。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在分析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过程中,解读出了马克思主要针对蒲鲁东颠倒地理解经济范畴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形而上学地理解辩证法的实质、唯心主义地理解社会发展动力三个方面的批判。从马克思对蒲鲁东这三个方面的批判过程中,进而可以看到《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哲学理论与政治经济理论分界点。  相似文献   

11.
新书推介     
《动物精神》(美)乔治·阿克洛夫罗伯特·希勒著,黄志强徐卫宇金岚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版定价:58元何为"动物精神"?简言之,就是人类经济决策的非理性。人类的经济决策并非古典经济学理论假设的那样理性和简单,其复杂的心理因素才是整体经济动荡不安的根源。该书作者中,一位是2001年诺贝尔  相似文献   

12.
翟晓琰 《企业导报》2013,(9):260-260
先验感性论作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一部分,回答了作为先天综合判断的纯粹数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而作为感性直观纯形式之一的空间,正是因为它先天性的存在才使得几何学原理具有了普遍性与必然性。所以,在这里对于空间先天性的分析论证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3.
绝对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地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的理论精华之一,它是马克思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基础上逐步产生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条件和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用他宏大的哲学体系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完美优越的梦幻之地,极尽所能地探讨了有关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描述了一个非常诱人的画面。尽管遭受了各种批判,但是却展示了人类对幸福永不停歇的理性追求和狂热渴望。  相似文献   

15.
作为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篇重要历史文献,体现了马克思思想向唯物主义和实现哲学变革方面的重要转变。在哲学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实践论》写于1937年7月,当时在党内存在着使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度遭受重大损失的两种错误思想,它们分别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思想的实质均是在认识过程中没能正确地对待实践问题.《实践论》正是毛泽东为了批判两种错误倾向,阐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而完成的著作.  相似文献   

17.
从古希腊哲学的寻求本体论的主体思想到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分思想的思维模式中,美作为哲学的一部分也开始走向了主客二分的道路。世界近代哲学的奠基人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中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让世界分成了思维的灵魂的世界,和物质的现实存在着的世界,这也为康德的自由的彼岸世界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哲学态度的转变,美学开始出现了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和客观社会派,其中,主观派认为美主要是由审美主体决定的,而客观派则认为事物美不美主要是因为客观世界美不美决定的,主客观派则认为美主要是见之于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客观社会派则认为美是由主观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实践决定的。19世纪由马克思主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实践,从而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实践美学在这里应运而生了。本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我国的以李泽厚为主的哲学家对美学的观点和看法主要阐释了马克思的实践美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本文还通过对西方近代以来由笛卡尔开创的主客二元对立的美学从而发展出实践美学。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创立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经历了从抽象表述到科学制定再到系统完善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萌发产生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劳动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科学地制定和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观;最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资本论》中,以劳动价值论为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了人的全面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实践是人的自觉自由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真正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秘密的诞生地,实践在马克思整个哲学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的哲学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不再只是一种本体论、 认识论、 逻辑学的"理论".而是一种"实践的"价值论和伦理学,甚至是一种美学.正是,人有意识的加入人的生命活动才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而且也与动物的本能活动相区别.对人来说实践更是内在本质的对象化,同时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扬弃异化,回到人的真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正>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哲学起源古希腊哲学诞生伊始,作为哲学范畴的实践,普遍认为与人相关。继而,卡尔·马克思系统批判、选择继承,集西方思想家于实践观点之大成。其又以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为最。以此昭示,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其实践观点乃西方哲学发展之产物。在马克思的理论话语下,实践的观点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至于实践——这一哲学具体范畴之滥觞,当上溯先贤苏格拉底。由此,方打开光怪陆离的哲学之门。"苏格拉底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