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0年将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寻求世界经济合作新模式、顺利完成退市最优战略,从而真正走出“危机”的关键一年。但是,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应对办法:一是全球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发展的严重失衡,客观上给美国金融机构带来了“金融创新”滥用的外部环境,在目前没有出现可以与美国市场抗衡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前提下,世界该如何监管美国在管理财富上恶意利用自己的“垄断”力量?二是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不断推进的国际分工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严重失衡”的问题,是通过贸易保护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强烈干预来缩小失衡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赵晓 《商界》2010,(8):36-38
2010年注定将成为世界经济历史上最复杂的年份之一。 世界经济形势目前尚不明朗,未来风险犹存,中国经济正徘徊于十字路口,而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制造”也面临着三十年未遇之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总体经济信心表现如何?各国民众如何评价本国的经济形势?谁是“赢家”?谁又是“输家”?益普索在全球24个国家进行的《益普索(Ipsos)全球经济信心系列调查》为你揭示2013年的全球经济脉搏。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  相似文献   

5.
刘笑瑜 《北方经贸》2011,(10):16-17
近年来,全球经济失衡已经成为一个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不断蔓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失衡中面临重大挑战?全球经济失衡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自有史以来最伟大且影响深远的发展态势,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质”的飞跃恰巧又发生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历史时期,而这一“质”的飞跃和相应“量”的扩张规模也是空前的。世界贸易额从1947年的450亿美元猛增至1998年的5.2万亿美元,半个世纪增长了115倍,世界服务贸易达1.3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2002,(1):86-89
在全球经济整体笼罩着衰退阴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呈现出的强劲增长势头被认为是2002年世界经济唯一的一个亮点。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甚至认为中国将在2002年期间替代美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一支独秀”的中国经济在2002年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因为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中国将很难避免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各种影响,这其中机会与风险交织并存,中国能否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8.
《财经界(学术)》2009,(5):47-50
2009年全球经济都将面临考验.虽然各国出台不同的救市方案,但是金融风暴带来的实体经济下滑,还将在一定程度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2009年中国经济整体基调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必将带动经济的转变,对于PCs市场而言,2009年充满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厂商也在寻觅过冬的良方,能否寻找新的增长点作为市场的强心剂,是影响2009年表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全球经济影响远远没有消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在这次危机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重创。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达到了70%,可见,我国经济在这次危机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本文从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相应问题,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0年,拉美经济在巴西经济引领下,实现了强劲复苏,但区域内各国经济增长形势仍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应对当前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全球热钱流窜、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将是2011年拉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以后,取消关税成为主旋律,全球关税水平和约束力在不断下降,贸易自由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各国经济联系在相互增强的同时,维护各自的经济和贸易利益,减少全球化给本国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成为迫切需要,正所谓‘保护是永恒的,手段是变化的”,保护的手段因国际经济形势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调与规范而悄然改变,非关税壁垒在理论中的体现也越来越明显和频繁。这已被中国“入世”6年多的贸易经历充分证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第二季度经济答题开始,各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成绩单也将逐步下发。“老班长”美国对经济增长的信心十足,3月美联储决定继续缩减购债规模即是例证。欧洲一季度比上季度快了0.5个百分点,增长速度也有望继续保持。新兴市场体和发达国家共患金融危机之难.却难共享经济复苏之福,不少国家面临出口下降和经济动荡的风险。下了“猛药”的日本一季度拿了高分,而二季度药的副作用可能使其黯然失色。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结构面临巨大变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深化停滞不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举步维艰,主权债务危机仍将继续,欧美再工业化趋势将加剧贸易摩擦,这些都使世界经济增长增加了不确定性;而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均面临结构性调整和发展战略转型,各国未来发展模式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以及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为助力墨西哥坎昆峰会,为世界经济的全面绿色发展启动智库的杠杆力量,为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等相关能源环境方面的合作提供对策和建议,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将于2010年11月19日在中国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球绿色智库峰会暨全球绿色财富影响力100强揭晓盛典”。峰会以“撬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智库杠杆、影响世界未来经济的财富洗礼”为主题目标。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造成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各国逐渐认识到,金融与风险永远共存.随着当前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正面临全新机遇和挑战.因此,探索一条全新经济发展之路,对世界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光斗 《成功营销》2008,(12):93-93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界经济的发展似乎又一次验证了这一谶语。“睁开眼睛就开始购物.直到闭上眼睛。”——美国疯狂的消费观恶化了全球经济结构.特别是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因为处在产业链的末端,让他们成为最终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情势的关键词。今年来自全球经济资讯几乎都是负面的.全球化的通胀让各国央行进退失据,次贷危机拖累美国银行接连倒闭并可能引发世界经济衰退…… 尤其让人忧虑的是,类似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并不是第一次出现,经济发展总是遵循“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规律循环往复,而且经济现象一次比一次复杂,解决起来一次比一次困难,换句话说,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一次比一次增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能源安全与全球环境变化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低碳”发展模式受到社会各界的推崇。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包装产业必须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走绿色包装之路。依据低碳经济理论,本文在概述“低碳”时代我国塑料包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出了我国塑料包装产业升级转型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韩笑  蔡寿松 《现代商业》2014,(17):75-76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短短的三十几年里经济总额已赶超俄、意、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的第三大经济体。特别是在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受重创,然而中国的经济却逆风而上,仍然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如此大的成就引起了全球各国包括中国的经济学家对其成功原因的探究,其探究的结果可谓百家争鸣,呈一时之盏。然而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学者都只在一定的程度上研究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我认为中国在短短三十年里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对社会与经济的集权控制。  相似文献   

20.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