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9,(19):259-262
针对小区域构建三维模型,现有的建模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难以实现模型数据的快速获取、存储和在线浏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消费级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实景三维模型的方法,介绍了通过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生产三维模型的流程和修复三维模型的方法,验证了通过消费级无人机进行倾斜摄影测量生成三维模型的几何精度,实现了实景三维模型入库、分析、标注属性、在线浏览和单体化的功能,最终实现了小区域快速生成实景模型和实景模行可视化,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维实景模型是实现数字景区、智慧文化遗址的基础,运用三维激光扫描新技术可以快速且精确地获取三维空间的点云数据,建立错综复杂、不规则场景的三维模型.文章以落笔洞文化遗址为例,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复杂场景进行建模的工作流程、成果类型及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3.
李璐 《大众标准化》2024,(1):143-145
文章主要探讨实景三维模型的建设技术与应用研究。实景三维模型是一种通过对实体进行3D数据采集、建模、纹理映射、数据库建设等步骤来构建的三维模型。文章从3D数据采集、三维模型制作、纹理映射、模型数据库建设、三维模型分析、应用场景拓展和模型轻量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实景三维模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利用车载三维测量技术获取实景道路信息,开发系统对该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及应用。本文阐述了车载三维测量系统组成及数据获取原理,结合实际需求情况和管理特点,对三维实景道路系统进行了总体框架及功能设计,由此以ArcGIS Engine为平台可进行三维实景道路系统开发,实现实景漫游、数据查询、地图定位、最短路径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为数字城市建设及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9,(32):217-219
通过对倾斜摄影技术的学习,论证使用多旋翼单镜头无人机结合Pix4Dmapper软件在施工现场进行三维实景建模的可行性,并提出一套适用施工现场利用消费级无人机进行视觉数据收集的流程方案,以紫帽山项目为目标区域,选择特征地块进行无人机航拍收集视觉资产,通过Pix4Dmappe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该方案对于实现施工现场的三维实景重建的可行性,并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价值工程》2019,(34):241-24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古建筑测绘手段,本文以玉溪市老城区改造为契机,通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文星阁点云数据,可对古建筑进行精密测绘,利用SU软件创建文星阁三维实景模型,绘制二维平面图、立面图等,满足古建筑数字化存档需求。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测绘手段,像控点的布设方式是影响测区实景三维模型精确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为研究区域,设置不同数量及分布的像控点布设对比方案,以大疆无人机航拍获取的校园影像作为数据源,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设计周边布设、中心布设、均匀布设及无布设4种像控点布设方案,试验方案的变量为像控点的分布情况,通过实景建模软件Context Capture处理外业采集的数据,比较模型空三加密点精度、检查点精度、几何精度,分析无人机地面像控点的不同布设方式对实景三维模型建模精度的影响,探讨满足规范精度要求的像控点优化布设方式。  相似文献   

8.
章瑞  管旺 《价值工程》2024,(4):150-152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测绘领域前沿技术,有必要系统性研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相关应用。本文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整理基本概念,结合具体项目,从摄影测量流程与准备、处理航摄数据、外业调查与成果交付等三个维度,详细分析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实景三维模型中的应用,旨在为更多测绘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实景中国工作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
于亚东 《价值工程》2022,41(1):165-167
通过在建的台州市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海塘提升工程对BIM+Unity3D技术在水利海塘工程三维仿真场景构建中的实现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此技术可提升人机交互自由,拓宽BIM模型维度,解决建设过程中大体量BIM模型高质可视化展示与深度使用技术难题,为模型深化、多源数据在建设管理集成化应用提供了支撑,为同类型长距离复杂线性工程探索了一条高效可行的技术线路。  相似文献   

10.
核电工程设计是多学科、多团队分工协作的系统性工作。当前,核电工程布置设计广泛采用PDMS软件,各专业的协同逻辑和工作流程均内化在PDMS中。要实现各专业高效协同,必须确保各专业设计的深度匹配、进度协调、状态对等,即对三维设计模型实施技术状态控制。文章分析研究了基于PDMS的核电工程三维布置设计数据技术状态控制方法,论述了如何利用模型数据状态进行三维布置设计的过程控制与数据管理,归纳了技术状态管理在核电工程布置设计中典型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资源机构调整的背景下,通过研究无人机倾斜三维测量技术,生产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库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资源,以推动自然资源一体化建设进度。本研究以保定市高铁片区为例,大疆M300无人机平台进行外业采集,并利用Context Capture软件生产了三维模型、DEM、DSM、DOM及数字线划地形图等数据,实现了自然资源一体化建设中多源异构数据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3,(4):184-185
本文以实际的三维建模数据生产工作来说明3ds Max软件建立城市三维模型的流程。主要对外业数据采集要求,数据的导入、格式转换、场景组织及漫游实现等所遇到的具体技术要点进行阐述。最后,对3ds Max软件与其他建模软件进行了分析比较。实践证明,基于3ds Max的城市三维建模技术为基础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网信息化建设加快,大运行和调控一体化深入建设,新建变电站数量与日俱增。变电站无人值守逐步实现,设备监控人员对变电站现场情况越来越陌生,同时在对监控运行数据的处理和信息软件应用学习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通过对变电站进行三维测绘建模以及实景扫描拍摄,实现变电站场景的数字化还原,并进一步根据变电站内设备接线图进行模型关联,在变电站的精细化管理上展开深化应用,改变传统设计模式下的工作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志涛  李朋  陆艳铭 《价值工程》2023,(28):141-143
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信息化水平与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发展水平不统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融入“互联网+高速公路”,基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空间地理信息技术、三维实景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以及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专家远程诊断等数据挖掘工具,构建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的BIM+GIS高速公路三维数字可视化平台,实现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建设、管理以及养护的一体化无缝隙整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示立式石油储罐的真实三维模型,通过对测量数据与计算数据的分析,开发了基于AutoCAD平台下的立式石油储罐三维建模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对石油储罐的三维展示以及对检定数据校核起到辅助分析作用,提高数据校核分析效率,极  相似文献   

16.
文章叙述了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建设背景和意义,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多源海量数据存储和管理、基于工况的三维间隙校验、虚拟现实与数字化方针应用为难点的三维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开发了网络环境下的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实现了在电磁环境展示、三维杆塔模型自动创建和交互式高低腿配置功能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一、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信息化行动(一)研究数据融合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数据的采集、处理能力研究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在数据采集方面,实现国土规划以及各行业数据的高效感知与快速获取。如:在基础地理信息采集方面,通过全息全空间基础地理信息采集与数据更新技术,实施地上地下能采尽采、不同实体不同精度、多种技术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全空间三维探测测量,实现“全息实体,需求导向,快速动态”的新型基础测绘与数据采集体系;在数据处理方面,研究海量国土规划空间数据和多源异构社会经济数据的再组织与管理技术,利用数据资源规划(DRP),融合数据集成(ETL)、数据仓库(DW)、内容管理(ECM)等技术,规整规划、国土、测绘等数据池,夯实数据畅通使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张延 《价值工程》2011,30(1):188-189
本文详细论述了应用QTVR技术来建立三维数字模型来对案例地区的行人对街道景观设计的喜好分析的方法,并通过QTVR全景技术来探讨三维虚拟实景如何表现特定环境空间的特性,并依照空间秩序与居民及游客的需求来构建空间结构。本文通过建立案例地区的虚拟模型与实际环境信息的比较反馈来进行系统可行性论证。结论表明该系统建立的三维数位城市模型与互动式视觉模拟系统来虚拟街道模型可以表现城市意像,并可较真实地依据环境心理学表现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各项需求,同时这种模式可以大大缩短和降低研究调查各项成本。通过验证表明该系统可以帮助景观规划师和研究者利用电脑的运作作出与传统不同的评估方式,并可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9.
GIS技术中矢量数据空间叠置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中数据网格化是地图绘制、科学计算和空间分析实现的基础工作。文章利用一种动态网格系统,通过空间数据赋值的技术,实现多源数据赋值给网格系统,完成空间数据的互操作。赋值后的网格系统具有多种属性,通过GIS和外部程序设计能够实现叠置分析等复杂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动态网格系统的优点:一个完全的矢量格式,数据量小;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实现海量多源数据的空间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及实景复现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企业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并没有关于其成熟的作业流程及管理制度,这无疑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论文分析了研究该技术的全流程实现路径,搭建了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实景复现技术全流程作业模型,对企业的相关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