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现状出发,剖析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矛盾的根源,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企业的因素,指出应正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中的弊端所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对接机制,以促进社会需求和就业良性互动,提升人才素质,形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企业人才需求良好对接。  相似文献   

2.
出台就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积极出台包括促进就业补助等一系列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该区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伴随高校扩招的步伐,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已成为困扰地方及企业的现实压力之一,而学历在其影响因素中是不可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学历差异的分析提出了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向的多种途径,以期能够为地方、高校和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组织开展就业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采集职业信息为前提和基础,职业信息采集一方面能够拓宽高校就业途径和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另一方面对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存在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在高校就业工作中,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及时有效获取职业信息,进一步帮助毕业生降低选择职业的盲目性,以及就业的随意性和跳槽的频繁性,更重要的是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文章通过 XX 职业学院近年来毕业生职业信息获取的渠道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供大家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数字扫描     
《人力资源》2011,(4):66
24%去年全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增幅约为24%。3700去年我国新增37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容纳了70多万人就业。其中有近50万人是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6.
八面来风     
《中国就业》2015,(2):60-63
葫芦岛市龙港区多项举措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第一步,掌握辖区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际情况,为其就业做好充分准备。建立辖区内高校毕业生登记台账,结合应往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档案,整理应届和以往在劳动保障工作站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信息。第二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和信息宣传。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空岗信息搜集,向辖区内企业宣传大学生就业见习工作的详细内容和补贴政策。鼓励辖区内大中型企业吸纳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层单位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就业大众化"时代还没有结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就业区间的结构性失调所导致的。在此背景之下,高校通过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不仅能够有效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途径,同时还能够促进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满足青年人建功立业的内在要求,是当前城乡结合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现状,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引导作用,为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建立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极大程度上解决就业难问题,才能够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才能够满足青年建功立业的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8.
各地动态     
陕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全面展开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从今年起,陕西省将连续三年全面实施高校毕业生个十百就业见习计划,每年组织安排3万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岗位由省内各类所有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  相似文献   

9.
<正>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其个人、家庭、社会息息相关,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要想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培养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2014,(1):15-15
正近日,阳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扶持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提出18条措施,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迈出坚实步伐。《意见》提出,要积极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落实社保补贴、培训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其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面向基层从高校毕业生中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力度。《意见》提出,调整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1.
王玲 《价值工程》2012,31(16):253
现在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明显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热门话题。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就业期望及其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已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因为,这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李运兰 《价值工程》2010,29(23):205-207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走向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只停留于毕业环节的就业指导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而对大学生的出路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内涵及意义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工作存在的指导对象、内容、形式、功能和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并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对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的思路、具体做法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何淑霞  梁碧云 《价值工程》2013,(33):202-203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的队伍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的开展组织生活成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问题。网络具有覆盖面广和交互性强的特点,是高校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可利用的一大优势资源和交流平台。本文分析了目前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暂缓就业学生党员网络组织生活的创新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价值工程》2011,30(22):194-195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基本思路,是从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的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四个行为主体入手,分析各个主体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以市场化的就业机制协调各参与主体活动,探索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丁登先 《价值工程》2014,(16):268-269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做出合理界定,寻找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和应对办法,达到提高本校毕业生就业率和提升就业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王燕林  林智 《价值工程》2011,30(24):252-253
各类就业困难群体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人数众多,解决好他们的就业是解决高校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就是在对高校各类就业困难群体简述的基础上,从高校、就业困难学生自身这两个角度去分析原因,并给予各类就业困难毕业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常卫华 《价值工程》2013,(36):161-162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实施,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作为见习单位,医院安排医学院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见习活动不只是完成了政府交给的任务,同时也丰富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认真分析,深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解决毕业生就业见习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完善,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罗艳妮  梁媛 《价值工程》2014,(28):266-26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办高校毕业生因其固有的原因,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因此,为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从学校、学生自身、家庭、社会和政府五个层面推动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系统工程的实施,切实提高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王利娥 《价值工程》2011,30(11):292-293
当前,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而大学生就业更是关系到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事。党员大学生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其就业工作对高校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发挥毕业生党员优势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党员的优势;如何发挥毕业生党员的优势,提高就业竞争力,推动高校整体就业等几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顾姗姗 《价值工程》2011,30(33):281-28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趋突出。而高校贫困毕业生作为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让这个群体在大学期间能享受到与其他学生同等的待遇,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导致学习上面临种种的困难,是我们现在工作的重点之一,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高校贫困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目前高校应着手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