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关于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它是由我国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适合这种生产力性质的生产关系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从我国当前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有待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看,不发展商品经济是不可能迅速而有效地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又由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之上,因而反映这种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两宋时期,福建经济迅速发展,开始赶上全国先进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令人注目。研究宋代福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对研究宋代社会经济史和评价福建省地理条件均有一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历史的一个必经阶段 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就是要寻求和探索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有计划”是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而商品经济则是至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过程。 在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末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就开始出现商品的生产与交换,这是商品经济的萌芽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奴隶社会、封建  相似文献   

4.
慈斌 《经济师》2010,(8):38-3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发展商品经济一直是政治经济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核心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认识,也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与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发展进程,对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规律,深化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消除人们的思想障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经典作家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商品经济理论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我党怎样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时期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性是由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兼容性、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质的规定性在于:以公有制为基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生产是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在劳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平等竞争,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文章提出:当前我国发展商品经济的对策是深化改革,加强经济法规体系的建设,认真搞好社会各方面监督,开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意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者和体现者,是以社会分工为前提、以协作  相似文献   

7.
发达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式学说从人的发展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指明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大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结合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发达的商品经济就是发达的市场经济。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商品经济不发展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里诞生的,革命胜利后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达市场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共同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商品、价值、货币、市场等这些基本范畴外,资本和剩余价值也是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8.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并进一步阐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新经济体制的运行模式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至此,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了明确的目标,这就是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根据我的理解,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也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从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旧体制,转变为商品货币化的新体制;从采用行政化的指令性计划调节生产与流通,对社会资源实  相似文献   

9.
<正> 我想从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某些争论出发,就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换中的市场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1.一定的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前提条件,也是以此为背景的经济体制改革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七五”期间提出的三大改革任务来看,良好的市场环境既是搞活企业的必要外部条件,也是建立从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的新的宏观经济管理制度的客观基础;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利益关系、利益结构进行正确调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支配和决定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尖锐和突出的历史时期。落后的社会生产是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反映了现阶段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生产力很低这个根本特征。它的根本表现:一是没有工业化;二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时期,是生态经济基本矛盾迅速发展并显得尖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地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既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属性有了认识上的突破,那末,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联系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也必须重新认识,必须在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基础上来探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工具,其认识的范围随着客观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统计认识社会的范围的每次扩展或转变,都伴随着统计方法论的丰富与发展,促使统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统计学理论体系的重新构造。这正是一条为统计发展史所表明了的重要规律。社会经济的变化对社会主义统计理论体系的要求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三位一体的经济,即政府——市场——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本体是商品经济机制。从层次上讲,可  相似文献   

13.
<正> (一)理论基础不同。旧型合作经济,是在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理论指导下,完全套用苏联的模式,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按产品经济的要求并为强化这种扭曲了的性质,来搞脱离客观实际的集体化,其目的主要是改变所有制的形式。新型合作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指导下,为适应商品经济的社会化协作,专业化生产,愈来愈细的社会分工和不断扩大的、纵横交错的内外经济联系网络的需要,而全面展开的,其目的主要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正> 030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含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以有计划发展为特点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体。 (2)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无政府状态的商品经济,计划性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特征;②  相似文献   

15.
吴俊清 《生产力研究》2002,(6):22-23,30
从社会———经济形态来说 ,商品 (市场 )经济在中国的发展 ,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明末以前的小商品经济和明末以来的二元商品经济 (指近代小商品经济与近代畸形的资本主义经济 )统称为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出现 ,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 ,但其间商品经济的性质和遭遇的特殊性使其构成一个较为独立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无疑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一、金融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必须结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新格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是商品货币关系。金融既是国家调控和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又是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金融管理和金融业务活动中贯彻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构造金融计划调节与金融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金融机制,既是当前治理整顿的客观需要,也是金融改革深化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是沿着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的历史顺序向前发展的。商品经济是为交换而生产、其价值通过市场实现的一种经济形式。它产生于原和始社会末期,存在于奴隶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能够自觉地把计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关系。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能否正确认识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处理这种关系,对于发展商品经济无不关系重大。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是同志式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实现了从产品经济或计划经济向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转变。党的十三大又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快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要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要求政企分开,要求所有权与经营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没有改娈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性,它的实质仍然是市场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内涵由于透视点的不同,众说纷纭。无论认为是指生产资料交换关系,还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环境;无不承认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市场的基本内涵是生产资料让渡。因此,探讨和把握生产资料让渡优化谁也不会迥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