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强家中十分贫困,高中未毕业就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为了给弟妹们赚取更多的学费,他到外地一家私人矿场打工.不料做工时被矿石砸伤了脚,结果造成右脚粉碎性骨折,从此成了一个跛子.  相似文献   

2.
彩票人生     
社会福利募捐对湘西自治州来说,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土地。湘西贫困山乡的父老乡亲需要社会福利事业去支助他们脱贫。年届五十的田茂旭肩上挑起了开拓社会福利这副重担。  相似文献   

3.
丫头 《新智慧》2009,(1):I0026
她是小镇镇长的漂亮女儿,喜欢她的男孩子很多,但她偏偏爱他。他学习很好,家里却很穷,高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十八岁,不顾父母的反对,她和他偷偷逃出了小镇。  相似文献   

4.
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在贫困中探索,在艰辛中自强,在信念中壮大,延展爱心,信守承诺。贫困磨不坏、灾难打不倒,使命和他的生命一起成长。他是生活的强者,他用自己的信念、执著与爱心画出了最美的人生轨迹。“感动天狮”十大杰出人物的颁奖仪式上,  相似文献   

5.
曹海波 《大众商务》2005,(8S):41-41
王柏学出生在吉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里穷,王柏学15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不得不在家里帮忙做农活。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庭的生活重担。那时村里开始流行一股打工潮,王柏学看到他这个年纪的同乡出去打工都赚了不少钱,就决心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相似文献   

6.
《大众商务》2006,(10S):33-33
我是一个农村姑娘,今年28岁。由于家境困难,小学没毕业我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2001年6月,我离开家人独自来到了郑州打工。在一位老乡的帮助下,做了一名剪花工。  相似文献   

7.
陈冰  多多 《新智慧》2006,(1):39-40
1982年4月,胡慧出生在安徽省太湖县大山乡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她初中毕业后便因家境贫困而辍学。  相似文献   

8.
王柏学出生在吉林省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里穷,王柏学15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不得不在家里帮忙做农活。小小的年纪就承担了家庭的生活重担。那时村里开始流行一股打工潮,王柏学看到他这个年纪的同乡出去打工都赚了不少钱,就决心出去看一看,闯一闯。  相似文献   

9.
袁晓玉1981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郊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她读高三那年,她的父亲因患肝癌去世了,她只好辍学打工,肩负起支撑家庭生活的重担。  相似文献   

10.
1940年,李宪章出生于德州禹城市二十里堡李庄村。幼年的生活对于他来说充满了辛酸苦涩,当时家里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妹妹,四口人种着三亩地,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十多岁时,因为交不起一年10斤麦子的学费,李宪章离开呆了5年的小学校园,辍学回家种地。  相似文献   

11.
靓婕之死     
王利民高考以10分之差名落孙山,回到了家中。他的老师、同学都劝他补习一年再考。可他看到年迈的父母和贫困的家庭,便打消了补习的念头。王利民在家里闷了大半年后,只好跟着镇上的一些青年人来到浙江瑞安打工。  相似文献   

12.
鲁渝华 《新智慧》2005,(6):49-50
“长大后要成为孙树华” 淮阳人看孙树华,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政府,他是一位“听话,并且会来事”的老板;在民间,他是一位“没有架子,心肠好。只会做事”的厚道人。12岁那年,孙树华一家由县城迁到了乡村,家中兄弟姐妹七个,孙树华是老三。为求生计,孙树华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他炸油条,卖烧饼,做过小买卖。19岁那年,孙树华开始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收破烂。做起了“最没有前途的职业”。不过.在起早摸黑的苦心经营下,孙树华的“破烂塑料”一度销到了山东、上海等地,本人也在几年的“破烂生涯”中赚了些小钱。  相似文献   

13.
两度被骗商海苦淘金王义出生在山东曲阜这个享誉中外的东方文化圣地。1990年初中毕业时,顺利地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的艺术专业,可是仅仅两个月就不得不辍学回家,因为父母凑不齐他的学费。回家后,王义一直琢磨着干点什么,正巧姐姐家里有一辆三轮车转让,王义马上接过手来,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王义蹬着三轮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每天差不多都有10块8块的收入。王义有个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摆脱贫困,再用五年的时间发家致富,最后成为一名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湖南邵东上旗岭煤矿是一家小型集体企业。1996年度,企业亏损80余万元,1997年又亏损20余万元。220多名职工靠贷款发工资。1998年2月,原界岭乡企业办主任甘石桥“受命于危难之间”,挑起了上旗岭煤矿矿长的重担。走马上任之前,甘的许多亲朋好友都劝他别“傻冒”,放弃乡企业办这样炙手可热的机关不坐,去收拾一家连年亏损的煤矿的“烂摊”。但他不愿“上辱使命,  相似文献   

15.
《新智慧》2008,(5):89
经验一:充足的爱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礼物就是“爱”。 我们应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父母都要对孩子怀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一些不好的话语,在批评孩子时最好不要说,例如:“你滚开,我再也不愿见到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因为说这些话只会将孩子与父母间的情感联系隔断,使我们失去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全世界最会理财的人是犹太人,他们对孩子的理财教育有一套特别的方法。 幼儿期:犹太人从孩子3岁教花钱 孩子3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孩子辨认硬币和纸币;孩子5岁时,父母让他们知道,钱可以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钱是怎么赚来的;孩子7岁时,他们得看懂商品价格;孩子8岁时,父母教他们通过劳动换取报酬,并教孩子把钱存进银行里,让孩子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我国民营企业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创业,然而民营企业是否能挑起入世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担仍需进一步的思考。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都一致认为:学习型组织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本文针对当前民营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以及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学习型民营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使民营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儿子上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寒假作业:读《水浒传》。说实话,作为父母,我们很高兴,又有些担心。因为让孩子读名著,不仅可以较早接触中国古典优秀作品、扩大知识面,而且可以拓展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但是,这之前,在他热衷于看电视剧《西游记》的同时,我们也曾专门给他借来儿童版《西游记》,他却读不进去,只是随便翻翻就扔在一边了。《水浒传》他能感兴趣吗?果然,书借来好久了,他每次都皱着眉头拿起来翻一翻就放在一边,总也看不进去。  相似文献   

19.
伍天 《大众商务》2004,(8):34-34
1976年5月,郑黎洪出生于江苏溧阳的一个普通农家。象无数农民的子女一样的,他期望通过认真读书跳出农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能给终年辛劳的父母一个好的回报。然而由于家境窘迫,他不幸患上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而无钱医治,抱着无限的遗憾,他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了。郑黎洪不愿意自己像废人一样在家  相似文献   

20.
秋萍 《大众商务》2007,(2):65-65
一位辍学的孩子,到城里寻活儿干,找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活儿却很辛苦,高峰期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