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台铭生于1951年,15岁时进了台北市的“海专”。他家境清寒,求学期间的学费都是靠打工挣来的。毕业后受过两年军训,1973年退伍届,他当丁一名航运职员。1974年,郭台钻用他的全部积蓄10万元台币与几个朋发台资成立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生产制造塑料成品。  相似文献   

2.
面孔     
《市场周刊》2009,(9):6-6
郭台铭 据香港英文媒体《中翻邮报》报道,台湾富豪郭台铭彼人指称涉嫌在美国逃税.逃税金额高达499亿新台币。随后靴台铭旗下的鸿海集闭发布正式声明称这是“一派胡占”,在声明巾他们将这种行为描述为“某些特定人士自导自演”借机陷害,并呼吁肖地行政主管机关严厉打击这种“散播不实讯息意图影响股价”的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三联竞争力》2003,(3):68-70
郭台铭单单靠鸿海一家公司的2450亿元年营收,只比“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台塑三宝——南亚、台塑、台化三家公司加总营收少7112亿元。郭台铭徒手创业28年成为台湾奇迹  相似文献   

4.
虽然郭台铭也算得是我比较关注的台湾老板,但是只有在看娱乐新闻里他的鸿海企业砸出8亿新台币举办的“尾牙”活动报道时,才真正仔细的去“看”这个人。顺着他放在林志玲腿上的手看上去,郭台铭笑得无牵无挂。2月26日,台湾娱记和高盛证券亚洲区高层共同欣赏了这场郭台铭的个人秀。郭在舞台上与参加活动的侯佩岑亲密牵手,  相似文献   

5.
“当一项产品价格下跌到大家都无利可图时,就是鸿海开始赚钱的时候了。”这是外界对鸿海盈利能力的评价。只是,在代工利润日益稀薄的今天,郭台铭真的能轻松消解涨薪而增加的50亿成本吗?  相似文献   

6.
富士康隐忧     
《浙商》2008,(9):62-63
4月1日,愚人节。郭台铭似乎正在履行自己1年前的承诺,把他的鸿海帝国权力下放给8个事业群的12位总经理,并宣布了分三步退休的计划。  相似文献   

7.
包装与品位     
学生从台资企业鸿海集团回来,带给我一张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在办公室的工作照。鸿海资产市值3000亿新台币,郭台铭入围美国《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名榜,身价高达23亿美元。然而,这样一个征战全球的科技霸王、超级富豪,其办公室却简陋得令人难以置信:办公桌像一张普通的乒乓球桌,上面堆满了文书;座椅是铁制的折叠硬椅;给客人享受的“沙发是花1500块钱从长沙街上买来的”;公文包有两个拎手,像火车站打工仔背的那种……惟感气派的是他背后墙上那张世界地图和一张生产经营网络图。学生介绍,郭台铭有个三不习惯:不穿名服,不开名车,不重打扮;…  相似文献   

8.
《三联竞争力》2009,(2):24-24
2009年1月,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台湾鸿海传出消息,将旗下工厂布局进行调整。据内部规划,深圳大势在胸.时机在手.郭台铭聪明!  相似文献   

9.
郭守正     
对郭台铭独子郭守正而言,一生下来其实就被盖上了终身的徽章,迟早要接过鸿海帝国的权杖。  相似文献   

10.
张殿文  李丰池 《商界》2006,(3):12-18
他是当今最能掌握时代变动机会的人,也是最能克服困难的企业家, 他知道如何打造出最有效率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能用最少资源,做最大创新的企业家 他不但有钱,而且江山延绵…… 从台北板桥地区一个小作坊开始。以30年时间苦心经营,令产业横跨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领域; 台湾媒体称他是华人电子业的“成吉思汗”,美国《商业周刊》更直呼其为全球“代工之王”。 台湾首富郭台铭,注定将成为未来30年亚洲制造业最重要的一颗明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怡闻 《浙商》2008,(9):58-59
台湾科技界都称他为“枭雄”,并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来形容他。郭台铭给人的印象也是霸气十足,但他说:“其实我这个人很好相处,我只不过是一个很理性的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
张钦 《商界》2009,(11):29-29
“两年时间,万家门店”,对于中国现有的3C与家电大佬们而言,都是一个难以触碰的梦想。而在内地并无太深厚流通基础的鸿海,提出这项计划到底基于什么样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最后一天,2012年第一天,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在海南度过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面对媒体不停地恭维海南,“它是一个即将腾飞的明日之星、光明之岛以及是经济发展的希望之地。”  相似文献   

14.
官司缠身的黄光裕除了应对警方的聆讯之外,恐怕要关注一下这个“敌人”:它既非国美的老对手苏宁,也不是让国美陷入收购困局的三联集团,而是来自台湾的鸿海。就在九月初,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高调宣布,计划未来两至三年内,在中国内地投资百亿元新台币,打造1万家以上的3C(电脑、通讯、消费电子产品)及家电连锁店。  相似文献   

15.
娄向鹏 《商界》2009,(10):105-105
正当台湾首富郭台铭深陷美国“偷税门”之际,由他投资1亿元人民币拍摄的电影《白银帝国》在内地公映了。郭台铭常常以晋商自荣,拍一部反映晋商的片子,拍一部反映中国人商德的作品,更直白地说,是为郭台铭找一座精神门,塑一件精神袈裟。这是他的内心所需。  相似文献   

16.
宋志平 《中国商人》2020,(5):98-100
提起富士康,人们自然会想到两点:一是它的创办人郭台铭是位叱咤风云的商业领袖,二是它有全球知名智能手机厂商最大的代工工厂。上世纪八十年代,富士康先是在深圳扎根,后来由于人工成本的原因,又到人口密集的河南和四川设厂,当时工厂需要大量工人,这为当地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但也曾被诟病为"血汗工厂"。而我要谈的却是富士康近年来的变化。2015年,郭台铭的鸿海精密将旗下顺应未来工业互联网需求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  相似文献   

17.
在台湾,郭台铭奠定起了自己耀眼的首富地位;在中国,郭台铭托起了内陆最大的出口企业;在全球,郭台铭打造出了世界最大的代工巨头。然而,面对着一幕幕员工从高楼跳下的惨剧,征战商场近40年的郭台铭也曾陷入深深的迷茫与窘迫之中。郭台铭在背负着沉重道德十字架的同时,还须驾驭着庞大的富士康实现艰难的转型与突破,至少他希望在未来10年中能够看到一个全新的产业帝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销售与管理》2009,(11):70-71
鸿海集团董事长老郭总是语出惊人,近日他放出话来,预计两至三年内在中国大陆投资百亿台币,打造一万家以上的3C及家电渠道连锁店。如果这个目标实现,鸿海无疑将取代国美和苏宁,成为大陆3C行业的“通路之王”。  相似文献   

19.
正这位台湾IT界教父实在太低调了,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是节能环保、遥望星空,以及种种花草。台湾科技界的教父级人物郑崇华,虽然已经退出公司的日常管理,但不改"技术控"本色。这位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只要谈及新产品和新技术,眼睛里就充满着兴奋的神采,滔滔不绝。与鸿海郭台铭、宏碁施振荣、台积电张忠谋等台湾IT界大佬相比,郑崇华实在太低调了。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是节能环  相似文献   

20.
《三联竞争力》2009,91(10):17-17
台湾首富郭台铭正从知名企业家变成“雷人”专家。在放弃与王传福的纠缠之后,郭台铭又冒出雷人的新目标:做3C渠道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