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边域     
《西藏旅游》2013,(10):28-35
“寺门追画凹凸花,为张僧舔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造,远望眼晕如凹凸,近视即平,世或异之。”唐《建康实录》中所载“天竺遗法”之绘画技巧,尤为重视光影和透视,轮廓以细线勾勒,沿衣纹、五官及肌肤轮廓线条的边缘,由浓渐淡加以晕染,增加肌理的质感和量感,以追求远望凹凸层次分明、近看方知一面平纹的立体视觉效果。“天竺遗法”起源于天竺即今之印度,由西域入东土,随佛而东渐。佛域丙藏以边邻故,得真传,有东嘎皮央等洞穴壁画流传于世,以异域笔法绘边境交往之事。西藏边境众县邻印度、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盂加拉5国,千余年间各取其所长补己之短,故各县边镇亦有截然不同之处。今有幸赴其地一窥究竟,建筑、服饰、流行乃至日常生活,各地皆自有“天竺遗法”融入其中,进而特色鲜明。唯街道上物资交换喧杂,人群熙攘,行走有男女衣着如外人之式,与古画中毫无二致。  相似文献   

2.
旅游传真     
西藏调整旅游景点门票价格 为进一步加强西藏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旅游业健康发展,结合西藏国家级文物景点的实际情况,自今年5月起,西藏27处(29个点)国家级文物景点门票开始执行新价格,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决定,8月15日之前,到西藏各个旅游景点参观的游客将享受半价门票的优惠。  相似文献   

3.
关于藏文起源,藏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往的学者大都认定由吞米·桑布扎在1300年前创建。近年来,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发现,藏族最早的文字应是玛尔文。玛尔文是古象雄文的一种,是西藏原始宗教“苯”教所使用的文字。吐蕃时期佛教传入西藏,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西部旅游文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00西藏旅游摄影采风活动”将于2000年8月底在西藏拉萨正式拉开帷幕。这一活动的启动,标志着我国西藏旅游事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5.
搜狐网于2003年推出了一个以中国34省市喜爱度为主题的大型竞比调查活动,在活动中,搜狐网与中国西藏新闻网合作推出“我爱西藏”100个喜爱理由调查,评出了网友喜爱西藏的十个关键词,同时从在线留言中选出了网友喜爱西藏的100个理由。经搜狐网与《西藏旅游》杂志协商,搜狐网授权将本次调查活动中与西藏相关的内容交由《西藏旅游》杂志编辑、刊发。  相似文献   

6.
茶马古道是一条绵延在中国西南的商贸古道,横跨了云贵和青藏两大高原,穿越了众多的高山大河,向南的路径经丙藏腹地到达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南亚诸国,在中国西藏边境,形成了许多传统商贸最镇。地处西藏南部的日喀则地区亚东县,就曾经是这条古道的终点之一,也是最为著名的集市。现在的亚东县不再仅仅是曾经著名的集市,它独特的旅游嚣点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游人向往之地。主要有“一泉两寺、一湖一山,一草一林”,即康布温泉、嘎居寺、东嘎寺,多庆湖、卓木拉日雪山,帕里草原、下垭东原始森林。行游砸东,穿山过海,如在两中。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西藏旅游》:你好!这是我第一次提笔写信给你。我的心情分外激动。我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爱上西藏的。曾经有一部电影《到中国西部的西部》深深打动了我,那是一个关于建设羊湖电站的故事。有时候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西藏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仅是一种感动,一次流泪吗?或仅仅是一种心灵的寄托,精神的家园?——西藏是一方圣土,一方净土。她带来的其实并不仅仅是这些!  相似文献   

8.
黄英 《西藏旅游》2007,(3):110-113
11月底,在上海举办的西部人文风情摄影展中,四川摄影家葛加林的"关注西藏"的系列作品,再一次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激起如潮美誉.  相似文献   

9.
西藏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的丰富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性.有关专家认为,西藏极具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地的潜质,大力发展旅游业可推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早实现,并将在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中形成独具魅力的旅游经济板块,带动西部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处“高地”。但由于西藏旅游业起步晚、基础条件差等诸多原因制约,这一“黄金产业”远未发出其应有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藏彝走廊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川、滇、藏三省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在我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藏东部和四川、云南西部一带,存在着一个非常独特的山脉、河流均呈南-北走向的地理单元,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横断山高山峡谷地  相似文献   

11.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建成后, 将填补我国西部铁路网的空白,形成北京兰州拉萨的运输大通道。这对促进西藏、青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西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西藏人民勤劳、朴实、勇敢、智慧,创造了极富特色的灿烂文化,为祖国文化遗产的宝库增添了光辉。 西藏旅游资源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地上地下的文物资源丰富,国内外游客十分向往。为了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耆来藏观光旅游,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总体部署,继’92中国友好观光年、’93中国西藏民族风情节活动成功之后,又推出’94西藏文成公主进藏  相似文献   

13.
《西藏旅游》2013,(3):8-8
“中国幸福指数地图”西藏调查数据出炉,在内地幸福地图中,西藏幸福感最强,综合幸福指数排名第一。其中,空气领域成为西藏自治区最幸福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西藏旅游》2012,(10):94-105
旅游是人们体验文化、增长见闻、获得精神享受的重要渠道,旅游活动的本质决定了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决定了旅游是承载文化、展示文化、传播文化、发展文化、体现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山南,史称雅砻,又名“洛卡”,位于藏南谷地,是西藏文明的发迹之地。它拥有众多的西藏第一,如西藏第一位藏王聂赤赞布、第一块农田萨日索当、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第一座佛堂昌珠寺、第一个村庄索卡、第一座寺庙桑耶寺、第一座陵墓藏王墓、第一部经书《西拜忏悔经》、第一部藏戏《琼结宾顿》等。截至2011年,山南地区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自治区级文物23处、县级文物93处。  相似文献   

15.
优化路网结构,提高等级标准,继续加大国省干线改造力度,与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相互衔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东中部地区力争实现所有国道达到二级以上标准,西部地区(除西藏外)国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基本消灭国道网中的断头路:力争实现中部地区县级、西部地区(除西藏外)地州盟市通二级以上公路,西藏自治区基本实现80%的县通沥青路。  相似文献   

16.
神秘的西藏大地吸引着全世界的艺术家,几乎全世界的艺术家都对这块圣土都心怀景仰,本刊特邀著名旅德油画家,四川大学教授程丛林,著名学者、艺术理论家、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牟群作客本刊,神侃艺术家与西藏,名家心路,勾划出西藏荡魂摄魄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7.
旅游传真     
2001年西藏日喀则首届珠峰文化节欢迎您日喀则地处西藏西南部,幅员辽阔,山川秀美,风景奇特,璀璨绚丽,珠穆朗玛峰雄奇神秘,扎什伦布寺辉煌壮美,庙宇林立、文物浩瀚。这里民间舞蹈风格独特,民族变化底蕴深厚,是一块令国内外游客十分向往的旅游圣地。8月的日喀则,风光绮丽,有一场集艺术表演,物资交流,商品展销,旅游观光,经贺洽谈活动为一体的盛大节日,将展示珠  相似文献   

18.
朱华玉 《西藏旅游》2014,(7):116-121
西藏是佛教的净土,具有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人文风俗。自中世纪以来,西藏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西方人涉足,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这一百年是西方人探索西藏特殊的一百年。这一百年中,西藏对西方人来讲,由遥远的神秘的未知禁地变为脚下真实可触可感的土地。这一百年中,西方人对西藏的认识经历了由想象到旅行再到考察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阿尔寨石窟在我国石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曾经是蒙古地区历史上藏传佛教各大教派汇集弘传的中心和密宗修炼圣地,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被誉为草原敦煌。石窟中藏传佛教萨迦派、宁玛派、噶举派、格鲁派,以至包括藏民族最早信仰的苯教的壁画内容,构成了在蒙古地区流传的历史画卷,也是今天研究蒙古、西夏、和明清藏传佛教各主要派别的宗教仪轨和信仰内容的重要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藏旅游业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此,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根据“新世纪、新面貌、新机遇、新发展”思路,提出“新世纪游新西藏”的2000年工作主题。包括建立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大产业发展机制,组建旅游集团,加大行业管理;用好国家专项贷款,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