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洋农业亟待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海洋农业正浮出水面 海洋农业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兴基础产业,作为源自于海洋渔业的新范畴,它是指以海洋为生产载体,利用海洋生物等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自然生长,获取食品、工业原料和其他有价值的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与传统的海洋渔业渐趋萎缩形成鲜明对照,海洋农业已开始初具规模,并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独立产业的基本条件。 1.海洋农业的产业特征正逐步  相似文献   

2.
宋京 《东北之窗》2011,(22):105-111
日本北海道的渔民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渔民,他们依靠“海洋牧场”致富。北海道的海底,是人工礁石、海藻、经济价值极高的扇贝和珍稀鱼类,它们像草原上的牛羊一样在牧场里自由成长。北海道的海珍品因而畅销世界。  相似文献   

3.
日常宁波     
正渔山列岛海洋牧场成功投放最后一船人工鱼礁:2月7日,渔山列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人工鱼礁项目投下最后一船人工鱼礁礁体,至此,该海域1968个礁体共3.82万空方全部投放完毕。相关部门将对海洋牧场内的资源、环境进行评价,并及时更新鱼礁集鱼效果和附着效果信息,以便安排后期增殖放流等工作。同时,将建立人工鱼礁大数据管理系统,对渔山列岛人工鱼礁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实施可视、可测、可控的跟踪监测。世纪大道快速路一期全线开通:经过最后230米的  相似文献   

4.
碳市有风险     
“碳汇”这一几年前还是陌生的词语,如今正风靡世界,人人拿来赚吆喝。 “海洋碳汇,我们每个人都能参与。”浙江东海区渔政局的官员为海洋碳汇试点大作广告。“个人认购碳汇的最低标准为200元,企业碳汇最低标准5000元。”虽然目前海洋牧场正在报批,但前来问询海洋碳汇购买的人已经络绎不绝。在渔政局看来,“碳汇”可以吸引热衷减排的企业和个人,将资金用于海洋牧场的建设和维护。  相似文献   

5.
"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基础雄厚的天津海洋科技力量,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搞好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推进天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做大做强海洋工程产业,培育海洋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把天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海洋科技研发与产业化中心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3,(21):20-20
象山县围绕“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和“两岸经贸合作石浦试验区”建设,依托“海洋牧场”、宁波市种业(渔业)园区等产业平台和创新平台,以“一县一品”为载体,  相似文献   

7.
王士俊 《东北之窗》2012,(12):74-74
海之韵公园十八盘景观处又添新景观——“海底峡谷”,吸引了众多游人参观。近年来,大连市风景园林处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共建设11处裸岩玻璃钢海洋生物雕塑,以便能够更直观地展现海洋的魅力并让市民和游客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近日,新建成的4处钢海洋生物雕塑与先前已建好的雕塑,形成了近2000米“海底峡谷”景观带,堪称“海底总动员”。  相似文献   

8.
海君 《港口经济》2011,(3):17-17
海南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滨海旅游资源。近年来,海南省依托“依海兴琼”战略,通过科学规划,不断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十一五”期间,海南省逐步形成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等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全省海洋产业生产总值达467.7亿元,  相似文献   

9.
肖立志 《东北之窗》2014,(20):24-25
正大连是"辽参"的主产地,大连人爱吃海参,更吃出了一个名气远播的海参产业,名牌海参应运而生,由孙刚一手打造的"壮元海",就是其中的代表。长海县大长山岛镇杨家村,素有"东北第一渔村"的美誉。这里远离大陆,生态环境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尤其盛产优质刺参,是辽参源产地核心区。天然海洋牧场孕育的高品质长海海参  相似文献   

10.
够小 才够大     
李佳睿 《东北之窗》2011,(22):147-149
有一种旅游叫休闲,休闲就得找个世外桃源,大连就有个世外桃源,那就是长海县。特别是近年,长海县又提出了打造国际旅游避暑胜地和现代海洋牧场的目标,它的战略眼光我们且不评价,单说“度假胜地”和“天然海洋牧场”这两个词汇,听起来就让人惬意,其中涵盖了无限的闲适和浪漫。  相似文献   

11.
2002~2013期间,江苏海州湾海洋牧场(连云港)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进行人工鱼礁、海上增殖放流、贝藻场等项目的建设。通过10多年的发展,连云港海州湾海洋牧场在充分利用海水空间、净化水质、提升食物链效率、恢复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资金短缺,管理条例欠缺、科技投入缺乏的困境。海洋牧场今后的发展可在开拓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建立可操作的管理条例以及科学管理、科技投入等方面寻找对策,这是今后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利用生态“杠杆”撬动了产业崛起、经济振兴,让群众换一种方式“靠海吃海”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生态保护问题作过多次重要指示,“保护海洋环境是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理修复海洋环境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海洋资源有序开发利用”……作为拥有全国最长海岸线、最多海岛数量的海洋大省,浙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  相似文献   

13.
《港口经济》2011,(5):45-45
上海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包括主要海洋产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三个层次,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积极推进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服务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实现海陆产业互动和海陆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即墨作为地处山东半岛的沿海开放城市,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广阔的海洋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以来,即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树立“大海洋”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的海洋天然产物研究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已研究的海洋生物物种约有500多种,申请获得的发明专利约50余件,并有多种海洋药物获得新药证书或进入临床研究。海洋天然产物、海洋多糖、海洋微生物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成为我国海洋药物研究的四大特点。现已在全国逐步形成了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的较系统的海洋活性物质发展体系。海洋生物资源的研究事业方兴未艾,这使得这类研究在我国的药学研究和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占有越来越显著的地位。广东海  相似文献   

16.
《宁波经济》2010,(8):35-35
研究报告指出:宁波到2015年,要力争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国家或国际级重要海洋高技术产业五大基地,即海水增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海洋装备制造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基地、海洋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和海洋高技术产业综合改革实验基地,成为“海上宁波”的重要支柱和亚太国际门户城市的重要支撑,全市实现海洋高技术产业总产值2000亿元,海洋高技术产业规模约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五分之一。到2020年,建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善、竞争力强、国际影响大的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7.
李强  张云霞 《北方经济》2021,(10):54-57
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海水综合利用业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制定产业专项规划、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投融资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12日,大丰市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海洋报社正式签约,双方将共同成立江苏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合作联盟,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生物产业技术进步。江苏盐城海洋生物产业合作联盟,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法人联盟组织,汇聚了各类海洋生物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该联盟的成立,对于发挥海洋产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联合地区间海洋生物科技力量,推动江苏乃至全国海洋生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更好地为海洋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蓝色经济产业梯度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省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山东的发展确立了战略定位。青岛作为山东经济总量最大、发展较快的城市,在建设蓝色经济区中承担了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海洋是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中的生命现象比陆地上的生命现象要古老得多。同时,海洋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宝库,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1%,占据了生物圈的90%。然而,浩翰的海洋迄今仍是一个几乎未曾开发的领域,人类已知的海洋生物品种仅占其总量的10%,而加以研究的只有1%。因此,现在科学家几乎每天都能发现一些新的海洋微生物和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