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97年后香港经济的繁荣稳定及深圳的经济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未来在深圳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以适应香港回归后的深港经济关系的变化,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香港一深圳“两制一体”的自由贸易区模式,将对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对深圳的经济发展及强化香港对大陆经济的辐射作用,进而加强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后,深圳与香港之间的关系从国际关系转变为一国内区域之间的关系,两地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将会有更加明显的提高。在现实中,香港和深圳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利于深圳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香港的长期稳定发展,在深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香港所得到的最重要的经济利益在于扩大了香港经济的生存空间。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亚洲太平洋地区作为世界三个主要发展的经济区之一,在90年代和下一世纪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地区,在亚太经济合作区的若干次级组合中,号称“中国三角”的大陆华南地区及港台地区持续的高速增长,将使之成为下一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中心之  相似文献   

2.
<正> “九五”期间,随着香港回归,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将进一步向更高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推进。深圳作为内地连接香港的前沿和我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在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搞好深港两地主要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加快深港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对加速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联系,促进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以及保持香港回归后的繁荣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深港工业衔接方面,要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工业和加工工业衔接。 一、深港高新技术产业的衔接 1、深港两地高新技术衔接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自80年代初,香港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香港工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演进,香港作为世界和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贸易中心,设有跨国公司总部100多家,具有科技市  相似文献   

3.
<正>一、三大区与各自依托的中心 1、香港在深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香港与深圳有着历史的和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香港对深圳的影响表现为;第一,香港是深圳的主要投资者。第二,香港是深圳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三,深港经济呈一体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它标志着英国在香港150多年殖民管治历史的结束,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唇齿相依的深港两地也将构成新的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研究“九七”香港回归对深圳的影响,对于帮助我们总搅全局,把握未来,推进深港衔接,保证香港的平稳过渡,以及把深圳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证“九七”之后香港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实现深圳二次创业,搞好深港衔接,促进深港经济的全面合作,是深圳市“九七”前后的首要任务;而香港迈向金融新纪元的基本目标是保持和增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两个目标是否能合二为一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深港经济一体化已是势在必行,而由于金融一体化是国际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6.
一、深港经济正在迅速和广泛地融合,深港经济逐渐一体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深港都市圈正在浮出水面在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里,香港和深圳都曾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现在人们又开始把眼光聚焦在这两个特区城市在经济领域各方面迅速和广泛的融合上来。到2001年底,港资企业占深圳外资企业总数的78.4%,港商投资占外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深港两地在社会、经济方面将实现全面衔接。而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衔接则是所有衔接与合作的基础,必须先行。那么,建立一个科学、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深港交通运输网络,把深港两地的交通联为一体的重任就摆在我们面前了。 一、深港交通运输网络的现状 (一)海运交通。深圳对外开放的口岸有蛇口、赤湾、东角头、盐田和机场码头,其中蛇口和机场码头为客运口岸,其余均为货运口岸。目前深港水路交通来往主要是客运,蛇口码头每月出入境旅客1300人次,最高峰时2000人次。与陆路相比,水运优势远未能发挥。 经过16年的建设,深圳港口的货运已形成规模,建成泊位100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   

8.
魏达志 《开放导报》2003,(10):21-22,48
香港将继续保持国际中心的城市定位而深圳必然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这是由香港、深圳这两个唇齿相依的城市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独特优势所决定的.深港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深圳城市的国际化并共同形成深港都市圈是本文的一个结论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 一、如何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 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深圳、香港证券市场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各具特色的证券市场,它们在经济背景、发展阶段、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深港证券市场衔接”这个概念: 第一,深港证券市场衔接是两个独立证券市场之间的衔接。“九七”以后,深圳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仍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证券市场,不能把深港证券市场衔接理解为深港证券市场的合并或香港证券市场兼并深圳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0.
深化深港金融合作的大方向有:联手进行中国金融开放的试验;让深圳成为香港金融业拓展内地市场的桥头堡和后勤服务中心;以生活便利化促进深港金融一体化。香港方面可以进一步推动深港金融基建对接、融合和使用,配合国家人民币改革与深圳一起拓展人民币正常业务。改善两地电子货币的互联和使用,深化两地货币和保险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皇岗口岸24小时通关的实施,关于深港经济合作的话题又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香港经济陷入困境。香港要实现经济复苏需要提升深港经济合作;深圳经济的发展,香港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加强与香港的合作。因此,两地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把深港经济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共同市场"要素流通的一体化特征及其在"共同市场"格局下深港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为实现"共同市场"层次"深港一体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特首曾荫权于2007年2月1日在其参选行政长官的竞选纲领中明确提出"与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世界级都会",揭示了深港双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力求阐明深港国际大都会的形成基础、主导路径与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
钟毅恒 《特区经济》2006,211(8):61-62
香港是深圳的连体城市,拥有完整的并具有国际辐射能力的金融市场体系,CEPA的签署给深圳金融业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金融信息一体化是深港金融一体化的有力保证。从“龙头”(香港)到“龙身”(深圳),再到“腾飞”(一体化),这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也是深港金融一体化的过程。深港金融一体化的切入点在于建立共同的金融专业市场,其中主要包括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但一个科学、合理的途径,需要树立共赢或多赢的理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两岸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和深化,深港两地经济合作取得良好势头。现代物流业作为深圳和香港两地支柱产业之一,合作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本文在回顾香港和深圳两地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深港物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一直认为,深圳要建设国际化城市,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太可能单独建成一个国际一流城市,于是就决定了深圳城市的成长路径必须和香港共同打造、共同建设深港国际大都会,也就是通过深港一体化共同形成的深港城市的国际化,才是深圳未来建设国际化城市必然的路径选择。值得欣慰的是,深圳市政府最近首次对外公布了《深圳市推  相似文献   

16.
建立深港基金的构想陈应春[摘要]建立深港基金既是深港金融合作的切入点,又是共创深港繁荣的生长点。本文通过阐述建立深港基金的意义,提出建立深港基金的初步构想。[关键词]深圳香港经济合作深港基金1.建立深港基金的意义1.1建立深港基金有利于推进深港经济合...  相似文献   

17.
肖亚红  国世平 《特区经济》2007,221(6):18-21
深港两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金融合作关系。自1981年第一家外资银行——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至今,深港金融产业合作已经历了“前场后店”以及“以科技创新和资源优化配置为核心的分工合作”这两个阶段。尽管深港两地之间存在一定竞争及局部利益摩擦,两地经济已是一个共同经济利益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新形势下,深港金融产业合作有需要进入“区域一体化”阶段,通过优势互补,互相渗透,互相支持构建一个区域金融中心。除此之外,2003年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更是在政府放宽政策,降低门槛的外因上极大地促进了深港两地金融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深港将实现金融产业的共通融合,构建一个能使资金自由“双向流通”的金融市场,并尽可能在深圳效仿香港实现汇率的一定范围内的浮动。与此同时,以深圳作为突破口,在泛珠三角地区构建一个以香港为主,深圳为辅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18.
何涛 《特区经济》2004,(1):55-56
一、发展现状深圳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拥有全国最大的陆路通关口岸,全国禽畜活口出口的80%是经深圳转口香港运往世界各地。加上国务院在1962年开通的“三趟快车”,使得深圳也成为供港鲜活的重要集散地。按照运输过程中3%的正常损耗,滞留在深圳的死禽畜数量也是惊人的。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7月1日,香港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进入历史的新纪元。香港回归、迎接21世纪挑战的进程中,如何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继续保持国际经贸中心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香港面临的重大考验和重大转折。深圳与香港山水相连,休戚与共,如何与香港加强合作,共创经济繁荣,不能不说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思考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抉择。1995年底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深圳时就指出:深圳要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形势下赋予深圳特区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坚决按照党中央的决策,大力促进深港经济合作,共创经济辉煌。下面着重谈几点看法。 一、深港经济合作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正>一、深港经济关系对接的内容 深港经济关系对接,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深圳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因为香港回归以后仍然保留独立的关税区自由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等特点,推行“一国两制”,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50年不变,赋予香港“特别行政区”地位,除国防外交以外香港得以高度自治,那么深圳应该做一些什么工作,使香港稳定繁荣,实现深港经济一体化呢? (一)制度政策方面,深圳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一,争取中央的优惠政策,以利于香港平稳过渡。有人主张取消特区,把国内地区经济差距归咎于特区,这是不公正的。其实办特区已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发展经济的一种普遍办法,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各类经济特区已突破800个,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0%以上。因此,全方位开放后,中央仍然要给特区特殊政策以保证顺利与香港接轨。第二,加大产权改革的力度,推动产权交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当前的重点一是大力进行企业兼并、产权转让和依法强制性破产,通过产权市场消灭国有企业亏损;二是划清在股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