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交 《港口经济》2009,(12):33-34
一、挺进上海“一小时经济圈” 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2010年世博会的即将到来,更为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历史性的巨大机遇。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及战略位置的吕四港,今年10月开建10万~30万吨级深水码头,  相似文献   

2.
历经多次巨变的上海电气又一次踏上新征程。这一次意义非同寻常。2011年1月11日,上海电气召开2011年第一个工作会议。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是宣布成立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这是2010年下半年提出“再次创业”以来,上海电气最重要的一次举措。目的是推进上海电气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外高桥保税区邻港经济带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高桥保税区政策功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功能相结合,发展保税区邻港经济1.外高桥港区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的核心地位1994年,由李鹏总理倡导的与十四大确立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发展设想相呼应的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设想,逐步进入规划阶段。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规划目标中,外高桥港区将起核心作用。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论述,关于外高桥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可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从空间构成上认识。外高桥港口处于长江口与东海交…  相似文献   

4.
龙夫 《上海国资》2010,(8):56-57
本刊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董事长席时平谈上海纺织时尚建设的访谈刊发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如果说上海纺织过去十年时尚产业之路是一种“自发”的突围,那当今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已经走向了“自觉”的新征程:作为上海时尚中心建设的引领者和时尚产业要素的集大成者,2009年底,上海纺织控股集团旗下时尚产业版块的主要承载体——上海纺织时尚产业发展公司闪亮登场,时过半年,时尚产业版块四大平台已悉数亮相,上海纺织时尚产业“联合舰队”正式出海扬帆。  相似文献   

5.
章旌 《沪港经济》2008,(1):28-32
坐落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经封顶,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远未实现,甚至在现实困难面前有些人曾一度犹豫,并将“金融中心”置于“四大中心”的非核心地位。现在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雄心再起,目标依然是:2010-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次不可阻挡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6.
施德容 《上海国资》2010,(10):48-49
上海国盛集团正式运营才2年,是一个年轻的新国企。受上海市国资委委托,我们集团承担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的建设和运营任务。感谢大家的信任,把这一特殊而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上海国盛集团。  相似文献   

7.
一、构建“超越航空、超越上海”的航空枢纽港2002年,国家民航总局提出“民航强国”战略,重点建设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新白云三大国际航空枢纽港,参与国际竞争。2003年,国家民航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联合上海机场集团、基地航空公司等启动了上海航空枢纽港建设。  相似文献   

8.
钟贤宾 《上海改革》1994,(1):26-27,21
现在,上海已迎来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时期,要发挥上海在中国战略总格局中的“龙头”地位,到2010年把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这是1300万上海人民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摆在每一个上海人面前的一份人深思的考卷。  相似文献   

9.
上海的社会诚信体系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开创出一条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新道路,被国内其它省市称为“上海模式”。本文主要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对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上海深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方向,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莉 《沪港经济》2008,(10):67-68
深圳江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已经近10年,主要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建设,公司在深圳颇具实力和规模。自2006年起,江远公司把眼光投向上海的房地产市场,欲在上海开疆辟土。2007年3月,江远公司得到一个消息:上海一家国有控股的房地产公司在上海中心城区欲合作开发一处商业地产,江远公司董事长亲赴上海,委托律师行帮助落实项目合作。  相似文献   

11.
肖林 《上海改革》1995,(12):5-7
“八五”期间,特别是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对上海提出“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理要指示为标志,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转向战略性调整,城市建设大规模推进,体制改革由前十年侧重于突破传统计划体制束缚和放权让利,转向以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在八十年代三次周期性的经济波动中.上海经济增长峰值低于全国,收缩期快于全国,而回升期慢于全国,这已成为萦绕于上海人心头的阴影。过去的一年,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全面奋进,经济转入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出席“2001《财富》全球论坛香港年会”上再次重申,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中国将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的政策,继续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利用外资。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在改善投资环境方面最突出的举措之一,就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上海以及浦东新区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旧城区改造的步伐,使上海旧区改造步伐提前整整一百年。一、概况和形式1986年8月5日,国务院颁发第94号文件,原则同意上海采取计划单列…  相似文献   

14.
《港口经济》2009,(6):61-61
2009年5月20日上海虹口区政府、上海海事局、上海航运交易所签订“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合作框架协议”,三方以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为依托,坚持优势互补,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携手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上海轨道交通正进入建设高峰,根据有关的建设目标,到2010年世博会召开前上海计划建成400公里运营网络。届时上海城市公共交通将形成空中、地面和地下立体格局,上海人出行难可望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6.
金志刚 《港口经济》2012,(12):25-26
上海航空枢纽建设是中国民航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上海航空枢纽战略规划》明确提出上海航空枢纽的核心功能是“中国门户枢纽”,突出功能是“国际货运枢纽”。以浦东机场为主建机场,率先建成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是上海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即将于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界博览会再度掀起了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热潮。目前上海已成为中国石材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最大的生产基地,此次申办世博会的成功为上海乃至中国石材业带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它将成为中国上海石材业走向世界,加强国际合作,服务全国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8.
自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上海各区县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进入了全面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阶段,到党的十五大,尤其是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布以后,上海各区县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旨在总结上海各区县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一过程,探索其规律性及其继续深化改革的方向,促进上海各区县经济发展,增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邓志赟 《上海经济》2010,(11):52-53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上海人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大规模城市改造和路网交通建设、大量外来游客抵沪观光和从事商务活动以及郊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大推动了上海购物中心的兴起和发展。早在1995年上海迪美购物中心就已经显现了购物中心的雏形,1997年上海梅龙镇开张营业,标志着上海购物中心的真正起步。  相似文献   

20.
1994年是上海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实现“一年变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决定性一年。《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苦干问题的决定》,为上海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