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新前程>:作为一名职业领域的研究者,在你看来职场人的"职业通胀"究竟是怎样出现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和背景?  相似文献   

2.
《新前程》2009,(11):49-49
职场人如何看待“职业通胀”,他们对“职业通胀”的认识究竟如何,“职业通胀”对职业生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本刊随机采访了一部分职场人,并将部分看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
梁胜 《人力资源》2005,(11):52-55
■中国职场已改变过去"管理者"和"劳动者"的"二元化"结构,正按照知识层次、职业特点、职务高低、职场地位及薪酬厚薄进行划分,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中国职场人员的生存状态迥异,生活方式不同,工作各有特点,经济收入悬殊,形成了职场"五领"阶层.  相似文献   

4.
职场榜样对个人职业发展的作用无须多言.学榜样对于职场人,也是通往职业生涯更高阶段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却为找不到自己的榜样,或是找到了榜样却"越学习越糟糕"而感到困惑.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只不过是当事人没有找到适合的办法而已.  相似文献   

5.
"保鲜"是驰骋职场的基础 现在的职场新人辈出,职场中人必须时刻保持一种竞争的理念和态势,以适应变幻的职场.千万勿认为,打拼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老本",就能平步青云,要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职场里是没有"老本"可吃的.  相似文献   

6.
大街上那些"好色"的家伙都是坏人吗?相比之下,色彩搭配师其实更好"色"呢! 现代职场,形象也是生产力.而每个职业人所关心的"第一印象",有67%是由你的外观色彩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职场上,人人渴望从新兵变精兵,没人愿意从精兵变老兵——工作新鲜感渐失,职位停滞不前,惶惶然不知何时沦为下一轮裁员对象.职业停滞,每个职场人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有些人在迷茫中得过且过,成为企业里的“肠梗阻”;有些人不待扬鞭自奋蹄,充电优化提升职业续航能力,老兵逆袭成精兵.  相似文献   

8.
许锋 《人力资源》2017,(5):42-43
职场"35岁现象" 今年2月份以来,传言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据说从整个经营业绩来看,华为2016年的销售收入虽对比于2015年增长了不少,但是利润却不明显.而任正非在很多内部的讲话里也多次表达出:"你不干活儿或者说你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公司就不养你"的想法.一时间,类似"华为无情"这样的批评开始满天飞,大家也对此事各抒己见,从职场的职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将其归结为"35岁现象".  相似文献   

9.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职场人自身健康的退化,到了35岁的职场人已经迈入了职场"更年期",潜意识里这些35岁的"职场老人"存在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如何应对呢?以下的一些方法或许对处于职场"更年期"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职场之"虚"     
虚,在职场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也无所顾忌. 如今的职场,可以说是实力充斥的天下."实力派"最受欢迎,凭借业绩平步青云,或是得势呼风唤雨;"软实力"引来众多讨论,寻找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内影响力;"实战学"不乏人研究,深入渠道了解,转为目标指引.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不少职场人来说,在工作了三五年之后,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都会想到要补充新知识——“充电”。曾经有一项调查显示,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超过七成半的职员缺少职业安全感,并希望通过“充电”来充实自己,释放压力,寻找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职场"豪门"?500强.除却那些在若干国际著名杂志上硬性标准和骄人数字之外,很简单,这就是职场的"豪门",让众多新鲜人为能跻身其中而费尽心力,算尽机关.  相似文献   

13.
"非常高薪"是指那些明显超出职场中该职位平均年薪水平的高薪.职场中,谁不想拿高薪?尤其是高级经理人,不仅梦求高薪,而且把高薪作为炫耀自己的资本.然而,福兮祸所依,大大超过自己能力的"非常高薪"往往给管理者今后的职业生涯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4.
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吗?生于"85后",打扮"卡哇伊",说话娃娃腔;没事就玩"人间蒸发",下班就去抱团诉苦;不懂事的一副理所当然,爱逞能的一脸学术高深……如果你的同事里有符合以上几条者,很不幸通知阁下,你已经遭遇了时下职场最"生猛",且有高传染性的职场"公主病"!  相似文献   

15.
《新前程》2009,(11):46-48
不管你是否承认,你的职业价值都会在不经意间慢慢贬值!有人会说只要职场人时刻保持充电状态,职业贬值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而我们想告诉你的是,这种说法不正确。在这个各方面都快速增长的时代,个人职业价值并不再是绝对性的——即使你能够保持现有的职业能力水平,“原地不动”,身后时代与行业发展的浪潮同样能够将你已有的能力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相似文献   

16.
最近,很多人发现自己身边的共享充电宝悄悄涨价了."充了50分钟,要了我6块钱,以前一小时才2~3块."这背后,有店铺和商家的租金因素,也是共享充电宝公司抓住了人们"手机没电寸步难行"的痛点. 经过了5年的发展,"共享充电"行业如今为何突然"闷声涨价"?  相似文献   

17.
迟玉霰 《人力资源》2005,(19):50-51
荧光灯有一个关键部件--启辉器.它体积虽小,却能让一根根看似平常的灯管,进发出神奇莫测的夺目光芒.有人形象地把职业指导师比作职场上的"启辉器",让各种各样的求职者在岗位上"闪光".而他们的"秘诀",正是通过帮助求职者用自身的"闪光点"激发职场能量,从而迎合需求"电流",实现和谐的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1990年1月至2007年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门限模型考察我国是否存在"费雪效应".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模型具有显著的门限效应,且门限数目为2.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不同的通胀水平下,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并不一致.温和通胀状态下,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将提高0.43%;高通胀状态下,也存在部分"费雪效应",通胀率上升1%,名义利率仅提高0.23%;而在通货紧缩状态下,"费雪效应"完全不存在,此时名义利率与通胀之间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解读:影响程度决定排名--评定职场恶习的标准 "逃避责任""没有时间观念""搬弄是非"能够分别高居职场恶习调查排行榜的第一、二、三位并不是偶然.这三者之间百分比相差并不大,很明显地反映出了当今职场中人评价职场恶习的标准--对自身工作影响程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在"500强"里,为了一些结果,为了一出好戏,只能制造问题,只能制造冲突. 职场中总有一些标杆,让普罗大众抑或高山仰止,抑或望眼欲穿.而"财富500强"就是其巾规模最大、关注最多的一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