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程瑞芳 《中国广告》2002,(12):55-59
感谢中国曾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大赛,因为中国的广告曾经很落后。十几年来,中国的广告人走出国门去参加戛纳、克里奥、ONESHOW 等国际大赛,怀抱的是崇敬感,使命感,希望有所斩获。而我们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国际大赛。感谢中央电视台创办了 CCTV AD 盛典国际电视广告大赛,让广告人终于可以直立于大众传媒的面前用创意为自己发出声音。正如获得特别进步奖的北京前线广告公司的代表致辞中说的,感谢央视给了我们一个客观地展现自己工作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广告人耗费广告主的大量金钱,倾注自已的巨大精力,所要谋求的不外是可观的传播效果。但是,不要忘记,对于效果的迷信切不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受众是否接受才是决定效果大小的关键因素。换言之,研究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应该更多地着力从受众的角度来考虑。此外,必须首先加以澄清的是,电视广告传播所追求的效果到底是什么?电视广告对受众"起某种作用"指的到底是什么作用?在我看来,电视广告传播的效果有两个层次,较低  相似文献   

3.
透视传统广告模式的没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如你什么都不懂,你去干广告吧! 假如你什么都懂,你去干广告吧! 广告,一个拥有全国几百万从业人员的行业,就这样被人所界定,就这样被人所"传诵"! 这是一个令广告人悲哀的界定,更是令新一代广告人激愤的界定! 其实,回过头看看,到底是谁亵渎了广告? 还是看看目前广州、北京、上海三地广告公司的业务及现状吧。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年秋熟蟹黄的金色时节,又是一度与全国好友共享事业成就之机。10月2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广告中心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年会在金碧辉煌的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本次的年会主题为"广告人.中国.2004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广告年会暨广告人中国广告论坛"。本次年会,邀请了全国各省级卫视  相似文献   

5.
<正>同样是视频形式的广告.网络视频广告可以说是电视广告的"近亲".很多广告人认为将电视广告直接搬到网络媒体就万事大吉了。然而.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如果不能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将被受众手中的鼠标扼杀。所以设计网络视频广告时。绝不能用网络媒体的"新瓶"直接装电视视频的"旧酒".必须按照网络媒体的特性和规则重新规划。想要网络视频广告流行.必须要找到了几种杀伤力极强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周围每天都有许多广告让观众的遥控器捏死,以至许多企业认为是自己的广告创意不够好,有的便又重新设计广告来试图吸引人,不然,高收视率的节目怎么会没有广告效果呢?甚至有的企业经过半年的广告密集轰炸,外界反应还是平平,不但观众不太有印象,连诚征经销商也因为电视广告不够普及而无法达到落实。在电视广告泛滥的今天,发觉光靠在电视剧前或一些精彩的节目前投放广告,已经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其原因是在遥控器的按键下,广告费不知不觉地流失。究竟有没有办法不让遥控器捏死广告?  相似文献   

7.
曾锦程 《中国广告》2001,(10):52-57
创意是什么?"大创意"又怎么讲?怎么又冒出个小创意?不就是在"创意"前面加"大""小"两个字么,有什么好谈的?已有无数成功广告人现身说法举出无数广告案例谈如何做出大创意的秘诀,曾让人有如获至宝之感,有关"大创意"的论道在无数广告专著中一提再提,几乎所有广告人都曾梦想过能在广告生涯中玩出几个引以为豪的大创意。"小创意"能行得通吗?看一看此文,答案自然揭晓。  相似文献   

8.
也许这是一个创造英雄的时代。一夜之间我们中国大地出现"十大策划人"及各式"策划大师"的时候,我深深地为我们广告人而感到骄傲,我常常向别人解释:我就是搞策划的!时间长了,我发现其实我们广告人远无法如此脱俗与潇洒。因为我们追求的广告效果并不仅仅是"轰动"、"畅销"这么简单。什么是最佳的广告效果?是最大限度的打开了产品的  相似文献   

9.
不舍!不得!     
"不舍不得"可以有两种"重音"诠释: 第一种读法是:"不-舍不得!"意思是要做好形象电视广告,要真正对得起客户,广告创意人必须有自己对于整条片子的主心骨的深刻理解,由此他将有勇气面对什么都想要的客户说"好的电视广告永远只有一个灵魂,偏离这个灵魂的表现元素或者产品内容我都舍得扔!" 第二种读法是:"不舍!不得!"那就有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味道了。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广告人面对的压力和必须付出的勇气就比前者大得多了。  相似文献   

10.
<正> 怎样评估广告效应的好坏?这个问题不仅在中国,甚至在广告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也不是没有分歧意见的。因为这个问题步及到很多因素,且各方面看问题的角度又有不同以致看法不一,使不少人感到莫衷一是。对此,下面谈几点个人看法。第一,对于广告效应的评估,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广告人应有的立场从广告主的角度来说,可能认为“广告只要能帮助销出产品就是有效的广告”这个看法比较普遍,甚至有些广告代理、广告专业工作者也持这种看法,好像既然广告主出了钱,就得帮助他解决问题。至于这项广告带给消费者什么。那只是理论上讲讲而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告》2001,(6):81-83
纯净水行业的"屠农之盟"尚未平息,高博特与昂立的"盐水瓶"之争又硝烟四起,森林王地板同时遭遇多家同行的集体诉讼,最近,脑白金电视广告在上海受到行政执法部门干预……一时间,比较广告麻烦缠身,引起的官司一桩接着一桩。面对针对比较广告的种种争议,我们不禁要问:比较广告是否合法?比较广告与不正当竞争有什么联系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告》2003,(12):111-112
又是一年秋熟蟹黄的金色时节,又是一度与全国好友共享事业成就之机。10月2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电视广告中心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年会在金碧辉煌的希尔顿酒店隆重召开,本次的年会主题为“广告人,中国,2004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广告年会暨广告人中国广告论坛”。  相似文献   

13.
刘东明 《成功营销》2008,(11):20-20
怎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杀伤力的网络视频广告? 同样是视频形式的广告,很多广告人认为将电视广告直接搬到网络媒体就万事大吉了。然而.媒体是传统传播模式中的帝王,而受众是网络传播模式中的新君。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受众决定着信息的生杀大权,不能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将被受众手中的鼠标扼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7,(5):108-111
算命的瞎子摸着我的手说,你的爱情运怎么这么差?难道是做广告的?!是的。很少有机会,广告人加班是为了爱情,而不是为了广告;更少有机会,广告人能做一个广告,只是为了爱情。  相似文献   

15.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资讯发达的年代,广告人若想开阔视野,阅读广告专业期刊是最佳的途径。在中国,广告人有自己的《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现代广告》等,《中国广告》以专业理论为导向,年纪也最长:15年历史;《国际广告》、《现代广告》也各有特点,但中文广告专业期刊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报导海外广告信息稍慢,不能完全满足从事进出口广告企业的需要。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最新的技术发展,最好也能参阅海外出版的专业期刊。大部份海外专业广告期刊均用英语,笔者以下就介绍  相似文献   

16.
论广告风格     
藏婧 《中国广告》2014,(7):141-145
广告风格是一个品牌独特的特征和标志,是广告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一个长期被业界、学术界忽视的课题。什么是广告风格?它怎样分类?如何确立广告风格?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广告风格?广告风格对于广告的意义体现在哪里?本文将在对国内外经典广告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以上问题,并对当今存在的广告风格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商业科技》2014,(1):73-73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是大卫·奥格威一生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关于一个世界级品牌的广告公司所有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经验总结。从“如何经营广告公司”、“如何争取客户”、“如何维系客户”、“怎样当一个好客户”、“怎样创作高水平的广告”到“怎样写有效力的广告”等等,这些经验其实同样适合于传媒、公关公司的大多数岗位。  相似文献   

18.
杨宁 《广告导报》2004,(10):89-90
在不同的洲际和国家巡礼了78年之后,世界广告大会终于在所有中国广告人的期盼中来到中国。没有人会怀疑这是一次高规格的广告聚会李奥贝纳环球广告公司CEO、澳大利亚实力媒体有限公司CEO、苏雄、唐锐涛、吴晓波…全球各地顶尖的广告人于2004年9月8日-9月10日齐聚北京,他们的名字着实让每位参会者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期待。这一切都意味着,更多的中国广告人有幸在自己的家门口,亲临中国广告与世界广告的直面碰撞。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电视时代,数字电视广告具有的即时互动性,使得数字电视广告的主要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传统广告传播信息有时滞的单向流动为即时双向沟通,放弃传统电视广告沟通"推"的模式而采取"推"、"拉"结合的方式,从而最终导致了数字电视广告的变革,其实质就是一种电视广告的传播载体革新后电视广告传播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孙珊珊 《中国广告》2010,(12):116-117
三网时代怎样充分发挥广告市场营销的最大化?广告媒体如何在混乱中创建自己的品牌?这是对广告人提出的最具现实性的挑战,更是对传统广告公司经营模式的一次时代的考验。"破旧立新,三媒结网"的广告媒介整合时代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