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发展低碳产业则是践行低碳经济,实现碳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各发达国家纷纷将其作为催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低碳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简要地分析介绍,同时提出中国低碳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低碳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由于国情所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文章从低碳经济的内涵、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时策等三方面分析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产业升级背景下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它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广东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十分重要。本文采用SWOT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珠海建设低碳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宏观政策支持等优势,但是在思想认识、经济规划、保障体系方面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SWOT方法对珠海建设低碳城市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珠海城市未来发展和规划,针对低碳产业发展、交通碳排放、建筑碳排放、新能源开发利用、公众参与和增加碳汇等几个重要领域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合理化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文从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学术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和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了江西省高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构建低碳产业体系、推进节能减排措施和落实、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等发展低碳城市的基本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出发,相应地找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寻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程明雄 《特区经济》2011,(12):287-28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产业"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做法,针对海南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低碳产业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基础和现状,并进行了SWOT分析,提出了海南低碳产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和保障措施,从而为海南低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30多年的扶贫路上,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是我国扶贫路上最常犯的错误.我国有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低碳经济的兴起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自然保护区经济与环境良性循环和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区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自身特点,提出了低碳经济进行扶贫的发展模式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已经被看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否定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即在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双重约束下实现经济健康的发展,实现代价最小的经济增长。本文从财税政策调整和配套机制建设支持低碳经济发展入手,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对低碳经济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并从理论基础上分析财税政策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对国外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和配套机制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低碳经济己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对我国传统外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一,关键是我们能够认清现状、恰当应对.本文从对低碳经济及我国外贸的正确认识出发,探索了我国外经贸面对低碳经济时代到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增长双赢的重大创新。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立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许多国家都出台了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法,为我国立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虽然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有相关立法,但是却缺乏一部低碳经济基本法的统领。我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法应定位于低碳经济基本法,其立法包括立法宗旨、立法原则、低碳经济管理体制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制度体系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北极冰川还在不断融化,气候异变让人类认识到温室效应的可怕,也认识到高碳经济的可怕.因此,低碳经济不得不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各大高碳行业都在面临着转型.作为高碳经济代表的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下如何发展很值得探讨.低碳意味着对石油企业传统业务的颠覆,要求石油企业高碳行业向低碳行业转型,这对于石油企业来说是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文章在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并就当前经济形势下,对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做出了SWOT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涛 《天津经济》2014,(11):17-21
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本文依据北京和天津两市省区2013年的最新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低碳环境、低碳产业、低碳效率和低碳创新四个层面对北京和天津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对比,并对两地之间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碳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低碳旅游是对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响应.低碳旅游作为新生的概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旅游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而且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我国旅游业带来了高CO2排放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文章对低碳旅游的概念和起源问题进行了资料搜集,并就低碳旅游的特点方面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作了比较.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发展低碳旅游的途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发展低碳经济,逐步减少对高碳能源的依赖,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化解我国刻不容缓的现实压力和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健全法规,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为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将是未来各国竞争的焦点。对于我国,自主研究技术争取实现低碳能源的技术领先优势将具有战略价值。本文从三方面论证在我国实现低碳能源期权价值的必要性,最后得出结论:在新一轮的竞赛中,低碳技术是核心,要想实现其强国梦想,必须发展低碳能源热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山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转方式、调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能源、产业结构、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发展低碳产业、研究低碳技术以及倡导低碳生活等四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低碳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得到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文章分析了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意义,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对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低碳经济的发展特点为前提,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高安建筑陶瓷产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只有以建设示范性低碳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为目标,转变发展模式,塑造具有低碳特色的品牌形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