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子芬 《商业时代》2012,(21):124-125
我国商品房市场目前面临众多困境,商品房交易存在市场机制不健全,投资渠道狭窄,房贷风险积聚等问题。发展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战略选择是要建立双轨住房制度并设立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满足房地产的消费需求和投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2.
芦丹 《商场现代化》2012,(20):228-229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构造简单的回归模型,分析保障性住房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得出保障性住房的修建将分流整体住房需求,从而降低商品房价格。  相似文献   

3.
杨迅 《商》2013,(12):264-264
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商品房市场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保障性住房建设明显偏弱,导致大量的住房需求只能从商品房市场寻找出路,这种需求一方面抬高了房价,另一方面形成了非理性预期,使房地产市场秩序受到干扰。现阶段,我国正在以加强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为手段之一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来一对,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理性的看到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给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住房需求逐步回归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遵循房地产经济学观点并采用相关分析法,选取城镇总人口数、商品房销售价格、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三项作为需求影响因素,以四川省年度商品房销售总面积作为需求的特征指标,基于逐步回归法建立住房需求模型。  相似文献   

5.
在住房体制改革的讨论中,住宅商品房的销售价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着低工资与高房价的矛盾,即使推出金融配套体制,也难以弥补有效需求的不足,能否从降低住房价格方面作突破性改革,以适应普遍居民的支付能力,从而扩大住宅商品房的有效需求,进而推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笔者认为,确实存在着可以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去库存"成为了房地产市场的主要任务,由于商品房与保障性住房之间的挤占效应,去库存势必会影响到保障性住房的发展。而面对房地产市场结构的失衡,仅从需求侧方面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应从供给侧与需求侧两方面着手。本文通过logistic模型对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趋势做出了长期预测,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对短期内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与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住房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 盘活存量。消化空置与增量,加强管理与服务,促进房地产二、三级市场联动,刺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纪之交规范活跃房地产市场的主旋律。1998年初,中央政府为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行房改新政策,使得房地产开发投资迅速增长。1999年1—9月。全国共投资222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8. 5%,投资猛增,但销售却不尽如人意。1—9月份商品房竣工面积的增速是同期销售增速的两倍半,导致到1999年9月末,全国房地产开发空置面积高达7141万平方米,其中仅商品房就…  相似文献   

8.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后,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目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城镇商品房价格过高,商品房价格有限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导致不正当竞争,同时抑制了居民的购房消费;加上房地产盲目投资、住房布局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商品房大量空置。另外,在商品房开发的管理过程中,“婆婆”多,环节多,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于房地产品价值量大和需求者心理预期,导致城镇居民家庭对房价的变动不敏感,缺乏弹性.收入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城镇居民家庭住房消费的一个直接且重要因素.就当前看,小幅度地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对于增加居民住房消费需求并没有太大的效果.要有效地启动低收入阶层住房消费市场,必须大幅度地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或采取其应与宏观经济和房地产开发状况及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结合的措施刺激居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力求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发展方向,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以解决居民住房困难,促进住房需求收入弹性上升,保证域镇中低收入家庭顺利进入住房市场进行消费.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般均衡市场理论,通过对保障性住房市场进行细分和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商品房市场产生影响的决定因素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以及保障性住房需求人群在商品房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在"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十二五"后期,在现行保障边界不扩大的前提下,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会对北京市商品房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陶美珍 《消费经济》2001,17(6):55-57
由于1992~1993年的房地产开发过热,与当时的房改政策、居民住房消费的观念、能力严重脱节,全国出现了大批空置商品房,且逐年上升.1995年末为5046万平方米,1996年6600万平方米,1997年7038万平方米,2000年达到9000万平方米左右,从而出现了一方面住房困难户大量存在,一方面空置房大量增加的尴尬局面.因此,扩大住房消费,不仅是消化空置商品房最有力的措施之一,还是拉动内需、防范金融风险、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杨继瑞 《消费经济》2007,23(1):60-63
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居住消费需求,不应该只考虑购房消费,忽视租房消费,不能“重买轻租”。从本质上来说,租房和买房是房地产市场的两大需求。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和住房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应该在鼓励居民购买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消费的同时,鼓励居民租房消费。对此,我们应该采取卓有成效的对策与举措,大力促进住房的租赁消费。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房地产业诟痛甚多,房价居高不下是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房价快速大幅上涨和日渐高涨的买房难呼声显示住房市场正处于失衡状态.房价主要受制于供求关系变动,即使其它因素的影响力非常大,也一定会通过影响供求关系而发挥作用.当住房供给相对稳定时,住房需求便成为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住房需求就其性质而言,可以分为刚性居住性需求、投资需求和富有弹性的投机需求等三个类型.促进房地产市场均衡发展应以满足居住性需求为主,引导投资需求在投资住房建设或投资购买住房之间进行转换,并提高投机成本以抑制过度投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自然结构呈现出的新特征愈发明显,住房需求也在逐渐发生改变。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住房需求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需求的作用机制,实证分析发现:老龄化对住房需求在短期内有正向影响,而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影响将变为负向;少年人口增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受房价控制,房价的攀升将削弱少年人口比对住房需求的正向影响。当房价过高时少年人口比对住房需求将产生负向影响。基于此,应完善老年福利体系,建设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的住宅和与居住环境适配的基础设施;降低多孩家庭经济负担,完善多孩家庭住房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5.
郭艺帆 《中国市场》2015,(12):128-131
经过探索和实践,上海初步构建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即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即动迁商品房)"四位一体"、租售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尽管保障房建设成为保民生的重点,我国保障房建设体系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建模的方式运用,用以说明住房支付能力的剩余收入模型和以住房过滤模型为基础,分析货币补贴这种住房保障方式,结合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近年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保障房建设工作的实证分析,并为了完善、合理化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焦点     
《品牌》2008,(4):8-8
<正> 我国高档商品房严重供大于求中国房地产住宅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元端日前在沈阳的一次房地产会议上说,目前我国住房供应结构与住房消费结构还很不对应  相似文献   

17.
向阳 《致富时代》2010,(1):74-74
从商品房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可以浅析出投资性买房和实用性买房的最佳时间。该文从以下主要因素分析市场怎样影响商品房的供给与需求:人口老龄化、住房空置率、央行收紧二套房贷款,以及出台的经济适用房政策。  相似文献   

18.
王芳宜 《光彩》2016,(6):12-13
5月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措施.随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透露,我国将出台六条措施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商品房保有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此举目的在于破解房地产开发企业去库存的难题,同时满足群众的住房需求.  相似文献   

19.
陈洪艳 《商场现代化》2008,(10):289-291
从2003年下半年至今天津市商品房价格一直处于飙升状态,且在2004年价格上涨幅度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本文在天津市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对天津市城镇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进行计算和分析,以为天津市政府购建和谐住房保障体系提供参考,并为房地产开发商制定适销对路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大城市商品房价格与成交量纷纷下跌的背景下,调研发现2009年济南市商品房市场依然"稳中有升",其中缘由:一是济南市商品房市场理性而有效的需求是维持房价的主要因素,二是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滞后和住房租赁体系的不完善加大了商品房需求,三是奥运会及全运会对济南市房价起到带动作用,四是房地产成本限制了商品房价格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