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跨国并购是拓展海外业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以往更多采用海外新建形式从事跨国经营的中资银行,开始开展并购业务,以拓展国际市场、延伸发展空间。但是,中资银行的并购实践并不都是成功的案例,仅仅基于银行拥有过剩的资金或西方银行的汇率贬值而进行的并购,无疑具有太多的投机成分。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霾已逐步散去,全球范围内经济整体呈现出良好的缓慢复苏态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后危机时代.整体上来讲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更加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形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同时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许多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和矛盾,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转变,经济经济结构的调整压力大增,等问题都进一步挑战着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在面临更加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在更为复杂化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化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契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经验看出,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更离不开我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支持.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大背景环境下我国必须更加全面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掌握住经济工作的主动权,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宏观调控的基调和尺度,提高宏观政策选择质量和水平.具体来讲,在宏观政策选择过程中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放眼国际与立足国内、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等几对关系,提高各项具体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5.
摘要:民间融资的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民间融资在不同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分别从民间融资的覆盖范围、规模、利率和正负效应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民间融资的特点.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志惠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6):82-85
2009年福建外贸在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福建外贸必须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新趋势,立足于福建外贸发展的现实基础,大力推动出口结构调整,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外贸战略转型,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发挥区位优势,创新的招商模式,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大力扶植民营外贸企业发展,迎接后危机时期福建外贸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莉萍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1):30-3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银行风险管理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着冲击与挑战。农业银行应该从风险管理理念、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退出速度、风险抵御能力等方面着手,适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后危机时代福建外贸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调控下,福建外贸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进入后危机时期,福建外贸必须正确把握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趋势,立足福建外贸发展的现实基础,加快外贸战略转型,以推动福建省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以后,迅速席卷全球,演变成为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范围市场出现了萧条的情况,进而影响到了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自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的过渡调整期结束后,我国房地产逐渐走出了低谷期,并逐渐的恢复发展趋势.2010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的GDP,实现了同比增长的11.9%,国家已经不存在增长的压力,房地产帮助我国经济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当前已经入后危机时代. 相似文献
11.
我国保险业在后危机时代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危机延伸到保险业导致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由政府接管,金融危机使得人们更深层次地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金融业的重大意义。保险作为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策略,并结合我国构建风险管理体系的经验与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构建我国保...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中国加入WT0后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范围和深度都逐渐加大.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及其对中资银行的影响,认为:一方面,中资银行应对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现状及其动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其市场进入战略、客户与业务拓展战略、地域拓展战略以及竞争与合作战略采取积极的对策;另一方面,从中国金融体系的高度出发,外资银行的中国战略顺利实施及其在中国的进一步扩张,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有利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合作竞争:中外银行新型伙伴关系的形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互惠互利是中外资银行合作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外银行需要从排他性竞争走向合作竞争,建立全新的合作竞争的伙伴关系。文中引入合作竞争的理论,运用资源依赖性、博弈论和交易成本学的观点分析中外银行进行竞争合作的动因,提出通过竞争合作建立中外银行新型伙伴关系的具体策略,并对在伙伴关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This article uses a sample of matched firms-banks data in China over the period 1999–2012 to determine the drivers of firms switching behavior from one bank relationship to ano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ncipal driver of a switching action is the credit needs of the firm. The binding for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in state-owned banks and enterprises would suggest that switching should be a rare phenomenon in Chinese commercial relations. But switching occurs. The findings support the extant literature that transparent firms are able to switch more readily than opaque firm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banks that develop their fee income services are more effective in locking-in their borrowers and that firms tend to switch from state-owned banks to smaller non-state owned banks. However, in other areas switching does not conform with the mainstream explanations. 相似文献
15.
Kang H. Park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inancial Studies》2013,42(1):56-75
This paper examines market concent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South Korean an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markets for the period of 1992–2008. This study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whether changes in bank concentration have affected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Korean and Chinese commercial banking industries by estimating the H statistic of the Panzar‐Rosse model. We also used the Boone Indicator model to confirm the results from the Panzar‐Rosse model. The Korean banking industry has been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for the entire sample period while the Wald test of the H statistic shows competition in the Korean banking actually increased to the level of perfect competition during the crisis period temporarily. Compared to the banking industry of 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Chinese banking industry is still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its level of competition is closer to oligopoly.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资产证券化对美国信用卡危机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美国相比,我国信用卡产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并未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市场拓展速度不断加快,风险控制要求更高,外包经营需求显现。但由于多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产业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各银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信用卡业务发展中,要平衡市场拓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转型中谋发展,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注重产品与业务创新,密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从各个环节实施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借助后台业务外包加速产业价值链整合,促进国内信用卡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王家辉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1):5-8
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本文对在沪15家中外资银行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中资银行,中资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规模、网点等总量方面竞争优势明显,外资银行则在风险控制、成本控制、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在中资银行内部,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力全面优于地方性银行。在外资银行内部,来自亚洲新兴市场的外资银行竞争力整体强于来自欧美市场的外资银行。中外资银行竞争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水平。根据实证结果,总结了中外资银行竞争力优势和不足形成的原因,并就中资银行竞争力培育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申燕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3):53-59
2008年金融危机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了新机遇。税收既是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工具,又是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所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危与机入手,分析后危机时代对中国对外投资税收的新要求,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对外投资税收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Hasan Burak Arslan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6,52(1):188-203
We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merger announcement dates provided in a popula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 database, SDC, serve as accurate event dates for estimating the wealth effects of mergers on target firms located in Turkey. We find that 74 percent of SDC’s merger announcement dates are preceded by merger-related events such as merger rumors, target firms’ search for potential acquirers, and early-stage merger negotiation announcements. Target cumulative abnormal return (CAR) estimates around these early dates are almost twice as large as the CAR estimates around SDC’s merger announcement dates. We argue that our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recently flourishing cross-border M&A literatur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