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的问题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十分敏感的政治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既定框架下,国有企业究竟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国有企业到底应该居于何种地位?这个问题,是我们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是必须回答也必须下功夫解决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我们认为,必须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寻找答案。按照市场经济地位国家的要求,企业就是企业,不能因为所有制在其国度的重要程度而确定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它们的地位只能由其在市场中的所作所为来决定,而不能由人或由人所组成的集团来决定,因为市场运行是有自己的规律的,这个规律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后世界贸易组织时代,国有企业的地位如何,应当由下列约束条件来决定:第一,无论其所属的所有制如何,所有企业一律平等。第二,我们认为,宏观调控不是国有企业的目标函数,只能是国家的经济职能。第三,让各类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它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政府只做好“守夜人”。第四,科学定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有企业地位,必须进行思想观念上的所有制革命。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选择。从目前看,国有企业暴露出来的矛盾不少。从总体上看,国有经济的发展速度低于非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低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经济效益低下,职工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公平条件下的竞争经济。国有企业既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就不得不考虑其出路问题。当前,国有企业的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也不是没有优越性,关键在于改革。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到二步…  相似文献   

3.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把国有企业现存的国有资产推向市场,实现国有资产市场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关键问题,是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产权是一项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它既不是指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权",也不是"放权让利"思路下的经营自主权。产权改革,不单纯是一个明晰化的问题,或界定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机制的转换问题,它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财产的独立占有、支配、运营和处置。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概念,它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和价值规律,在产权市场上进行流转、交换、更新组合,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问题在于搞活资本、追求资本所带来的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搞活国有企业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提及搞好国有企业,人们自然而然就想到竞争行业的国有企业,其实许多公益性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正面临着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它们也在不断改革,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搞活的途径。张家国电信传输局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该局是如何将精神文明这种软要素变成支撑电信网络稳定畅通硬保障的呢? 基础:管理制度创新 精神文明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它有实实在在的内涵,特别是企业精神文明应建立在科学的企业运营机制之上。精神文明是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的外在表现,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财政经济增长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指出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都一再表明,财政与经济之间辩证的统一,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遵循的一条客观经济规律。它告诉我们两个基本原理: 第一,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之源在于经济发展,唯有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为政府财政开辟和扩大生财、聚财之源。因而,就总体而言,是经济决定财政。正如毛泽东同志精辟地指出:“未  相似文献   

6.
<正>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甚至关系我国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尽管对这个问题迄今已作了大量研究,但离达成共识,似乎还有相当的距离。 一、怎样评价国有企业的绩效 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运行的目标必须是国家宏观的、长远的、全局性的社会经济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又必须有其微观的价值取向指标。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由此决定其行为既取决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政策和指令,也取决于市场信号。因此,对其绩效的评判,也应是双重的。既要看其微观经济指标,也要看其实现的宏观社会经济价值。 国有企业不仅其运行目标是双重的,而且当其社会经济目标与微观经济指标发生冲突时,它首先要服从政府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和调控目标的需要,从而使国有企业往往不能把盈利最大化作为首要目标,按照盈利目标来衡量其效率就显得较低。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国有企业微观效益低并不意味着其对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做出的贡献低。问题往往正是由于其对宏观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才使其微观效益低。正因为如此,从统计资料上看,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其微观经济效益大都略低于其它企业。 因此,我们在对国有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估,特别是与其它类型企业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谭湘渝 《经济师》2003,(7):76-77
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中 ,一般竞争性产业的国有企业既不同于国外的国有企业 ,又不同于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商业性企业 ,也不同于我国的国有公用垄断型企业 ,那么它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 ,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  相似文献   

9.
一  县域经济不同于县划经济 ,它实际上是县级政权管辖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不顾及行政区划的。因为它是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下 ,资源流动及配置的结果 ,自然也与地缘优势、历史传统及人文积淀有关。县域经济与县划经济的最大区别是 ,县划经济具有所属、所有的性质 ,而县域经济则不一定 ,其所有、所属可以是本县 ,也可以是外县、外市 ,甚至外省、外国。显然 ,只有在市场经济成熟的条件下 ,县域经济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 ,县域经济是市场的、开放的经济。有些县 ,在其行政区划范围内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成形的产业 ,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0.
谢康 《广东经济》2000,(5):10-11
我有两个至今没有泯灭的理想,一是认为企业不会有懒人,如果企业有懒人,肯定是这个企业存在有让人懒的制度;二是我不认为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国有企业搞不好,制度不是必然的内因,因为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也有搞不好的,国有企业也有办得成功的。国有企业搞不好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制度问题不是关键。我们看到的来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似乎个个成功,而没有看到它们也是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上通过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的,不少外资企业由于竞争失败,根本就没有机会来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问题是其经济转型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通过详细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从叶利钦的私有化,再到普京对能源和军工等战略产业的国有化,再到2010年联邦财产私有化计划,反映了俄罗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政府经济职能的曲折探索.对于落后国家来说,要想尽快实现"赶超战略",动用国家资源,采用"有形之手"是难免的,关键是这只"手"的力度的合适.在这种前提下,国有企业只能居于特殊的战略领域,而不是占据绝大部经济领域.就俄罗斯企业组织形式来说,股份制已经成为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一批办得虎虎有生气的国有企业。这种国有企业在垄断行业中有,在竞争行业中也有;在大型国有企业中有,在中小型国有企业中也有。国有经济中有好的企业,也有明星企业,是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希望所在。它证明不是国有经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不是国有企业天生办不好,也不是国有经济注定要走非国有化之路,更不是国有经济非走私有化之路不可。当然,我们也要正视一大批国有企业面临呼救的险境。据测算,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是帐面亏损,再加上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效率与公平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中共十四大以来国有企业改革战略的转变历程,评价了国有企业改革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表现,并就国有企业改革在社会公平方面的表现做了分析.本文认为,今后改革的任务是充分重视过去改革的缺陷所造成的各种具体问题,进一步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改变改革的方向和基本战略.否定和偏离十四大以来形成的改革方向和基本战略.只能退回到传统的国有企业体制,那样将不仅损害经济效率,也损害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有记者日前向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茂生提问:中央提出我国证券市场要为国在改革眼务,这似乎表明政府在对待国有企业进入证券市场问题上是有倾斜政策的,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李茂生直言不讳地回答说,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应该是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经济,任何微观经济主体都应是平等.公平地在统一的市场环境中竞争。所以,证券市场不应同国有企业倾斜。但理论并对证券市场定位问题的阐述只能停留在应该怎样的层面上,而真正做决策的政府的看法与此是有区别的。我认为,如果证券市场只注重为国企服务在对那些非国仍企业是不…  相似文献   

15.
市场主要受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价格杠杆对市场的调控并不能直接导致市场公平、良俗的形成。只有在法制的引导和规范下,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才会指挥经济奏出优美、和谐的乐章。否则,这只手是一只乱舞的魔手,会把我们的经济引入歧途。 目前,我国信用确实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整肃市场,整顿经济秩序,构建公平和信用,必须政府行为强势介入。但这种介入必须建立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是对市场的疏导而不是无端的围堵。 构建中国信用,笔者认为政府应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一要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趋势下的企业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有两个至今没有泯灭的理想,一是认为企业不会有懒人,如果企业有懒人,肯定是这个企业存在有让人懒的制度;二是我不认为国有企业肯定搞不好。国有企业搞不好,制度不是必然的内因,因为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也有搞不好的,国有企业也有办得成功的。国有企业搞不好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制度问题不是关键。我们看到的来中国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似乎个个成功,而没有看到它们也是在国际市场或国内市场上通过激烈竞争才脱颖而出的,不少外资企业由于竞争失败,根本就没有机会来中国发展。跨国公司到中国来,最主要开展两项业务,一是占领市场,二…  相似文献   

17.
张宪平 《经济师》2000,(5):33-34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作为这种体制的微观基础只能是全社会一个大工厂的组成部分 ,因此 ,它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了市场经济后 ,提出要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问题是如何重塑 ?大多数都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要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 ,并且形象地描述为 :“企业要不找市长找市场”。既然把企业推向市场 ,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是靠竞争机制来实现的 ,国有企业又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 ,因此 ,又顺理成章地提出 :要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要使它成为市场经济大舞台中的主角。这实际上只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所提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这里侧重谈一下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的有关问题。一、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需要最近,中央领导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要着眼于提高整个国有经济的质量。这可以认为是改革思路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和进步。过去,国有企业改革是着眼于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好搞活,这种愿望是好的,但不符合发展市场经济的规律。在这种把每个国有企业都搞好搞活的思想指导下,去进行国有企业改革,把该关该破产的企业都保下来,结果是资产存量难以调整,包袱越背越重,部分国有企业困境越陷越深,工作越来越被动。如果说,过去我们对国有企业进行整体改组调整还有这样那样障碍,那么,改革到了制度创新阶段,必须把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提上日程,否则会贻误改革。第一,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只有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才能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和竞争主体,自然要适应竞争规律,要讲优胜劣汰,否则,企业没有危机感,没有压力,就不会有追求发展的内在动力,不会自觉主动地适应市场,  相似文献   

19.
全要素生产率是理解经济增长的方式和结构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工业改革正好为经济学家关注和考察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形式以及改革政策对生产率变动的不同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基础。在1978年开始的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彻底地改变着它的工业部门面临的市场结构和工业组织,并不断造就着一个与世界经济更加融合的制造业部门。新的和更有竞争力的工业部门在竞争中不断获得了高速增长和扩张的机会,使得中国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改善主要依赖着非国有企业的成长和它的活力。中国工业改革的成就不是挽救了国有企业,而是收缩了国有企业部门的"战线",诱致了一个非国有的新兴工业部门的崛起。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与环境关系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是建立在企业具有垄断优势前提下的"实力规模"论,这一理论主要针对大型跨国公司。作为补充,当前也出现了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目的新元"理论:即中小企业国际化并非是利用已有的竞争优势,而是旨在为获取和弥补竞争优势而国际化。我国民营企业是以产权为标准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不是以规模来划分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民营企业与市场经济共生共存,国有企业与计划经济难舍难分。文章从企业与环境关系的视角,在分析了民营企业境内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民营企业"国际化"和"化国际"的战略框架,并从系统的角度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演化作了归纳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