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丽娜 《商》2013,(22):292-292
“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正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优质发展的目标,经济发展暂处落后状态下的少数民族,如何利用自己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来改变落后的经济状况?经济发展了的民族,又如何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绣球产业为例,通过分析该地区的民族风俗、文化、旅游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得出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那么民族国家在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时如何使自己既符合全球化的趋势,又在全球化过程中把持住自己,保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民族文化在这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应该重新定位。并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性双方的合理性、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合理性、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文化重新定位的重要性和如何准确定位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了若干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3.
董焰  袁涛 《商场现代化》2011,(12):63-63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没有什么比文化认同的失去更加可怕,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拥有自己的文化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面对来势凶猛的文化入侵,中国当代产品造型设计师应该在行业内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努力让本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调动、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性,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流传和发扬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德、守信、开拓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张颖 《中国市场》2013,(5):77-78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意识,因而文化意识具有民族性。这种文化意识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模式上,进而渗透于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王晓艳 《商业科技》2007,(2X):326-327
企业文化主要是研究如何发挥、调动、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性、积极性,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值得流传和发扬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重德、守信、开拓创新的独特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7.
赵文静 《商业时代》2007,(36):95-96
民族地区一方面在享受着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同时,另一方面却在削减、失去自己的特质文化。而要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8.
夏忠 《商场现代化》2008,(7):201-202
企业在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吸取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使企业文化带有深厚的民族特征。美国企业文化在当代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尊重个人价值、积极探索创新、务实、重制度、顾客至上等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4,(4):30-31
作为一个多民族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对那些正逐渐进入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社会,媒体、网络日益成为塑造少数民族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强大力量。但不论怎么变化,一个民族如果保持了自己的文化活力,就是保持了这个民族生存的希望;一个民族守护了自己的文化,也才真正守护了自己生存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藏族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自己的一套语言系统,更有自己特殊的文字形式。为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必要的汉藏翻译就成为了关键。但在实际的汉藏翻译过程中,因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有些东西无法用别的语言来描述,这也是汉藏文化翻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就汉藏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就不同文化之间翻译存在的局限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商》2016,(15)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族经济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同于其他的国家,我国的民族数量多达56个,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个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过于死板,民族经济无法真正弘扬,也不利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文化是民族经济的精神象征,民族文化与民族经济具有统一性和关联性,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传承联系的十分紧密,经济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文化。过去的民族经济思想过于单一,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在其中的作用,忽视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经济与文化的内涵无法统一在一起。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的民族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强调文化的弘扬,通过充分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发挥出文化的影响力,构建出多样的特色文化,从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促进国家持续进步。  相似文献   

12.
曹增节  曹磊 《消费导刊》2009,(7):221-222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传统文化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面对这一趋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前途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在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地保护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就民族主义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中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文化的产生是在自己民族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显示出本国文化的特点。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创造出自己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作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语言文化形式及其发展历史是人类历史演进的组成部分和缩影。每一个民族,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并且都带有本民族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本土文化的艺术价值,弘扬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现代工艺美术作品也应立足于民族文化,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寻求现代工艺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滕氏布糊画艺术正是继承和发展了本土文化的民间工艺美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艺术的领地独辟蹊径,展现出了自己对众多民间工艺技法的继承与创新的新工艺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拥有5个民族自治区和29个民族自治洲,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的风土民情,地域美景,传统习俗,民族文化丰富。如何将民族文化为我国的旅游事业服务是本文探讨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中所遇到的制约因素,探析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面对自己生活的土地都不断提炼着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绘画流派,而坐落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唯独例外,这其中包含了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体育来自特定的民族,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特定规则锻炼身体,并且世代相传,集中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和民俗风情,在该民族地域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贵州要构建自己的形象,要真正建设成为旅游大省,就必须创新民族旅游体制机制,大力传播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各地区、中小学及高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加快民族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统一规划、统筹开发重点景区和旅游精品,开发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高起点建设一批民族旅游经济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乡村旅游和避暑度假旅游,使贵州在改革大潮中大力构建起“和谐贵州”。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遗产是文化存在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民族之魂。乡镇文化站是接触文化遗产的前沿,如何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履行部门职能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细移 《商场现代化》2006,(23):243-244
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既受正式制度的制约,又受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