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市场反应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我国证券市场2005年和2006年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年度考察了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的差异.研究发现:我国证券市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但不能识别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和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之间的差异;2005年和2006年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9~2010年获得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价格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年度考察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研究发现:证券市场对不同种类非标准审计意见能够做出不同的反应,说明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同时不同种类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存在差异,在不同年度间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审计报告所传递的信息,能够影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和持续盈利能力的评价.研究审计意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直是证券监管部门、 投资者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关注的焦点,但有关审计意见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国内外都未能取得一致结论.关于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问题,本文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法,以我国2013-2015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证券市场对非标准审计意见存在较为显著的负面反应,同时对非标准审计意见和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反应也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非标准审计意见容易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本文以2006年部分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为依据,对上市公司2006年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2004年和2005年非标准审计意见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非标意见与上市公司业绩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审计意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一直是证监会、投资者及相关的信息使用者热切关注的问题。文章选择了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标准审计意见数据,运用超额收益法和多元回归模型两种方法,实证研究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结论:限制了其他变量影响后,我国的证券市场能够识别标准审计意见和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但不能够识别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预约披露、信号显示与审计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寻年报预约披露日期所隐藏的信息内涵。研究发现,本年年报披露晚、上年年报披露晚、本年年报预约披露晚、本年年报披露比上年年报披露或比本年年报预约披露晚(年报披露迟滞时间长)的上市公司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大。这意味着上市公司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以及执行情况有助于对年报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判断。对市场和投资者而言,年报预约披露制度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显示机制。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2006年注册会计师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占上市公司年报的比例依然较高。笔者试图从多个角度对审计意见类型进行分析比较,找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探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所传递的信息含量,以期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孙晓立 《会计之友》2009,(7):101-102
笔者对2006年注册会计师对深市A股上市公司出具的审计意见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占上市公司年报的比例依然较高。笔者试图从多个角度对审计意见类型进行分析比较,找出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探讨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所传递的信息含量,以期为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7年至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和事务所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差、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及上年收到非标审计意见是上市公司本年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因素;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可以减少非标审计意见;事务所规模对非标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率对非标审计意见有正向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率越高,越容易收到非标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0.
吕敏蓉 《财会通讯》2011,(4):107-109,117
本文以2007年至2008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和事务所对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差、第一大股东绝对控股及上年收到非标审计意见是上市公司本年收到非标审计意见的正向影响因素;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可以减少非标审计意见;事务所规模对非标审计意见没有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率对非标审计意见有正向显著影响,审计费用率越高,越容易收到非标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了2004-2006年沪深A股制造业类21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在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制造业类上市公司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预测模型。研究表明: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及其法律诉讼情况,能够预测审计意见类型。  相似文献   

12.
马惠媚  袁春力 《价值工程》2009,28(5):140-143
以我国2004~2006年制造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反映公司绩效的多个财务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公司绩效与审计意见类型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经营绩效影响审计意见类型,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其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差异,并且公司经营绩效越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小,而处于财务困境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并且更容易被出具比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更严厉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3.
庄炎国 《会计之友》2012,(35):53-55
文章以2009—2010年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董事会会议次数与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报酬与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存在着显著负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董事会独立性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董事持股比例与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民寿 《会计之友》2012,(35):51-53
非标准审计意见是指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除标准无保留意见外的其他类型审计意见,一般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大影响。文章以我国2010年报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数据为依据,对上市公司2011年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及产生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上市公司业绩具有间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将香港和内地上市公司两者市场审计意见对股价的影响作比较,以2010—2012年的A股、H股上市的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超额收益法、累计平均异常报酬率为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A股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对股价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比其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更显著;H股市场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会使股价下跌;H股与A股非标准审计意见对股价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以及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越差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或者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公司,在本年度更容易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同时还发现,针对“ST”、“PT”公司的特殊审计市场,审计供求双方进行的博弈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2005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审计意见以及自愿性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财务能力越差的公司,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财务能力较差的公司或者上一年被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公司,在本年度更容易发生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同时还发现,针对"ST"、"PT"公司的特殊审计市场,审计供求双方进行的博弈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8.
王进朝 《财会通讯》2010,(5):100-104
本文以2000年至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被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为依据,研究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和CFO变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FO变更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正相关;在非标准审计意见下,CFO变更对于代表业绩的总资产主营业务利润率(COROA)、总资产净利润率(ROA)并不敏感,但是对CEO变更、两职兼任和股权制衡程度更加敏感。验证了非标准审计意见外部审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表明外部审计治理有效促进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08年度我国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内部监督显著负相关;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外部监督正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效率的高低是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重要因素,也具有明显的效率信号传递效应特征.因此,应当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并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许存兴  张芙蓉  吕国钧 《财会通讯》2010,(8):139-140,145
本文以奔福德定律为工具,以2005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配对,依次选择2005至2008年度财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非标准审计意见样本公司在后续若干年是否还存在继续作假的现象。结果发现:非标准审计意见公司连续作假的可能性在逐年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