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黑龙江省友谊农场是中国现代化农业的示范田、加速器、领航者三个方面对友谊农场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溯源,得出友谊农场引领了中国现代化农业及完成了"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任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幅员1888平方公里,人口12万余人,耕地面积150万亩。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农场成为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2009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人均收入9400元。2009年粮豆总产达70万吨,平均亩产492公斤。友谊农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示范窗口,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8%  相似文献   

3.
<正>黑龙江垦区是以农牧业为主,工、商、运、建、服为辅的现代化国有企业群,其兼有企业、政府、社会职能。在我国农业行业中垦区以其最具有农业现代化、最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最能紧跟国际农业发展前沿而被誉为"共和国粮仓",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位置。垦区的现代化决定了与之相匹配的管理的现代化;其所属国有  相似文献   

4.
<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必然选择。为些,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提出要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的统筹发展方针,加快构建垦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友谊农场是黑龙江垦区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农场,加快构建城乡一体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农场从建立之初,就承担了以先进生产力示范农村和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任务。当年周恩来总理要求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不仅要出粮食,而且要出经验、出人才。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黑龙江垦区农业的装备、技术、管理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总体上都走在了全国先进行列,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态性概念,主要包括农业装备、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等三方面内容。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现代化不可能是一种模式。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也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独特优势,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业"走出去"已经成为黑龙江垦区实现现代化大农业的一个战略部署。随着垦区60年的开发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和条件,在优良农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是用成套先进农业机械装备起来的农业现代化试点单位。1978年到1987年十年中,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优势,在向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经济效益显著 十年来,二队为国家生产了粮豆4532万多公斤,比试点前十年(1968~1977年)的2223万多公斤增加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友谊农场作为我国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业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40年来在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生产关系变革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为农业改革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本文从友谊农场在现代农业机械、国营农场经营管理、现代农业体制三个方面如何进行摸索的实践经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黑龙江垦区顺利完成200亿斤商品粮建设任务以来,中央领导、省委和农业部对垦区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称赞垦区是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要求垦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多年来,无论是波澜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保险为现代化大农业编织风险防护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户称它是抗灾救灾中的"及时雨",专家称它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稳压器";它就是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从诞生到现在的5年间,共承保农作物1.3亿亩,惠及200多万农村人口;累计支付农业  相似文献   

12.
<正>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对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作出了重要指示:"黑龙江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有利条件。多年来,垦区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推进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省友谊农场建场至今,不忘毛泽东主席"无疑地,这个国营农场在推动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面会起重要的示范作用"的初心,牢记周恩来总理赋予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场始终在中国农业现代化上探路闯关、积累经验、引领示范。  相似文献   

15.
<正>董延兰,1934年出生,辽宁庄河人,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从哈尔滨王岗农业机械化学校毕业后参加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一批拖拉机手训练班;1955年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亲手翻起友谊农场第  相似文献   

16.
<正>新年伊始,友谊农场有限公司喜报频传,数字农业实践在国家、省连续获奖,大豆、玉米获集团2023年度提单产“大比武”先进单位,这些成绩让友谊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成果得到了认可,更激励着友谊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领航阔步向前。新年新气象,龙腾盛世,现代农业如何腾飞,摆上了农场有限公司的发展规划。在新的一年里,展示出“非凡”的发展境界,农场有限公司提早谋划,确立了17个农业创建项目,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提升数字农业智慧水平、扩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一项项举措,一个个目标,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7.
《农场经济管理》2011,(11):F0004-F0004
<正>在黑龙江省版图上三江平原的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友谊农场是由前苏联于1954年援建的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国营农场,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黑龙江垦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必须创新。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思路创新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促进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一是突出对学员的创新意识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加入WTO后农  相似文献   

19.
岳健 《农业经济》2012,(3):107-109
现代化农业需要农业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现代化农业素质,而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的素质还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此问题,应根据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和我国现有教育资源,构建教育培训农业劳动者的长效运行机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教育,迅速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农业素质,从而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请允许我代表农垦部苏联专家组,向友谊农场全体职工致以衷心的问候!这次来友谊农场协助工作,了解了各分场和生产队的工作情况,农垦部李韬副局长,友谊农场王正林场长和党委书记刘宝庆同志,让我们看过农场之后提出意见,我先讲农业方面的问题。王震部长派我们来虎饶、合江两垦区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