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鱼类传染病1.草鱼出血病由呼肠孤病毒引起,有"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三种类型。该病流行5月至10月,主要危害草鱼种及成鱼。防治配方:①下池塘前注射疫苗。给鱼种注射珠江水科所生产的草鱼出血病疫苗,能够起到预防作用。②在发病季节,每亩水深1m,每次用生石灰20kg化浆趁热全池泼洒,每隔15天泼洒1次,能适当控制病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控策略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1.草鱼出血病常见的类型草鱼出血病有如下三种类型:一是红肌肉型,病鱼体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点状出血,但肌肉明显充血,往往全身肌肉均呈红色,同时鳃丝鳃瓣失血严重,出现"白鳃",有时伴有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厘米)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衰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厘米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  相似文献   

4.
<正> 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及肠炎病统称为草鱼四大病,是草鱼的多发病,尤以病毒性出血病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毒性出血病 1.症状(1)红肌肉型:病鱼体色发黑或暗红,无明显出血症状;呈点状或块状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紫红色;鳃多粘液,鳃组织为  相似文献   

5.
草鱼出血病是在草鱼养殖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症状:①剥去鱼体表质,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或全身肌肉充血呈鲜红色对着太阳光看时尤为明显。与此同时,鳃瓣失血变白,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小(体长7-10cm)的草鱼种中常见。②鱼的鳃盖鳍基、头顶、口腔、眼眶等明显充血,但体表充血不明显,这种症状一般在较大(13cm以上)的草鱼种中常见。③鱼的肠道全部或部分呈鲜红色,但体表和肌肉症状不明显。这三种症状分别为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肠炎型草鱼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也混杂出现。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种,青鱼也有发病。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6.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流行性广、死亡率高、危害性大的病毒性水生动物疾病,其结果往往造成大批量草鱼鱼种或成鱼死亡。每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草鱼出血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水温在25~28℃以上时最为流行,8~9月份为流行高峰,死亡率有时高达80%以上。近几年,湖北仙桃、江西九江、湖南长沙等很多以草鱼为主的养殖区都普遍发生草鱼出血病,特别是2007年草鱼出血病显得尤为突出,损失极为惨重,给当地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草鱼出血病防治方法作一简述,仅供生产实践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在我国养殖大宗淡水鱼中造成严重危害的病毒性疾病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草鱼出血病、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症。一、四种病毒性疾病简介1.草鱼出血病草鱼出血病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鱼类病毒性疾病,其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草鱼出血病流行范围广,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草鱼出血病发生,其传播速度快,流行季节长,  相似文献   

8.
<正>所谓草鱼四大病是指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以及出血性腐败病。这四大病给广大渔民朋友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尤其在夏季更是高发季节。一、流行草鱼出血病1.病原。出血病的病原属呼肠孤病毒科中的一种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本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草鱼"四病"(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并发症、暴发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传染性强、发病快、死亡率高、一般药物难以控制的特点,新沂市草桥镇在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中采用人工免疫手段,推广草鱼人工注射疫苗防疫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一、疫苗的种类用于预防草鱼"四病"的疫苗主要有三种:其一是草鱼出血病冻干苗(简称冻干苗),用于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活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病诊断工作的实践经验,现将常见鱼病的诊断、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一、微生物病1、出血病:每年5-9月份常见,分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形和肠炎型出血病,三种类型症状有时混杂出现。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村经济》2011,(5):52-52
草鱼、池塘养殖翘嘴红鮊 6月是寄生虫病和草鱼“三”病的高发期,同时也是草鱼细菌性出血病的高发期,要注意及时预防。建议定期用含氯制剂全池消毒。一旦发病,及时对症治疗,防止病清扩大。  相似文献   

12.
根据来自鄂州、潜江、荆门、新洲、石首、武汉、监利、汉川、浠水、随州、洪湖等11个区(市、县)32个测报点的数据来源,平均发病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6%,肠炎病44.68%。赤皮病44%,鲫鱼出血病37.5%,花白鲢水霉病22.93%,草鱼种烂鳃病90%,中华鳖腐皮病33.3%。平均死亡率较高的有草鱼烂鳃病7.18%,赤皮病3.74%,肠炎病2.31%鲫鱼出血病2.5%,草鱼种烂鳃病24.06%,中华鳖红底板病2.55%。  相似文献   

13.
<正>二、桑尖瘟期草鱼疾病治疗的关键措施。"桑尖瘟"期是草鱼疾病的高发期,为安全、高效治疗"桑尖瘟"期草鱼疾病应按以下治疗规程进行。1.以排除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为主线。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因其发生的原因多由外来综合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治疗草鱼出血病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从鱼种到成鱼都极易感染此病。草鱼出血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发病死亡率在20%-30%,暴发性强,危害大,每年都给养殖专业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草鱼出血病的治疗方法是当前草鱼养殖中最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   

15.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疾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极高,每年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流行规律每年5月至9月是草鱼  相似文献   

16.
<正>夏季气温不断升高,草鱼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病、草鱼出血病、草鱼尾柄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因此,夏季草鱼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是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夏季草鱼常见几种疾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由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是对草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疾病之一,草鱼鱼种最易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对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草鱼出血病流行于温度较高的6~10月,8月为高峰期。该病症状可分为三种类  相似文献   

18.
<正> 众所周知,当年草鱼因病害发生多,危害大。造成当年草鱼培育成活率低,产量不高,其中以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引起的危害最大,发病率高(90%发上)、发病死亡率大(20%~100%),病症复杂(往往是二种或三种甚至四种疾病同时发生)、暴发性强(二至三天之内即开始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治疗难度大,因而,必须加强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的预防,而预防最有效办  相似文献   

19.
<正>草鱼出血病是由呼肠孤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流行广、周期长、发病快、死亡率高、抗药性强的特点,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为害最大的一种鱼病。  相似文献   

20.
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治疗方法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草鱼病毒性出血病是草鱼鱼种培育阶段一种流行广泛、危害较大的病毒性鱼病。此阶段的草鱼种俗称“条丝”,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发病后如不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死亡率可达70%-80%,甚至全军覆没,所以群众又戏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