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由于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废水废渣排入江河、湖溪、池塘,使生活在这些水域里的鱼类,也受到了污染,甚至中毒。人们吃了这种污染鱼后,轻则对健康有害,重则会导致急性中毒,危及生命。因此,污染鱼不能吃、不要吃。 识别污染鱼的主要方法是: 一、看鱼形。环境毒物会造成鱼类畸型。凡受污染较严重的鱼,一般形态不整齐,  相似文献   

2.
<正>每一个水产工作者都会碰到死鱼的事情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如鱼病、缺氧、有毒藻类毒害、化学物质中毒等。我们应对死鱼及水体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造成鱼类死亡的真正原因,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现对各种致死  相似文献   

3.
<正>近些年渔业污染事故频发,给渔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外源性污染造成的化学物中毒死鱼和渔用药物滥用导致的鱼类应急反应甚至死亡。去年,笔者就协助渔政部门处理了一起因外源性碱污染引起的养殖鱼类死亡事故,并为受损养殖户进行了渔业经济损失评估。经协商,污染方与养殖户达成赔偿协议,并改造了污水处理池和排水沟渠,妥善解决了此次污染死鱼事故和后续的潜在风险。一、污染死鱼事件经过2016年7月13日,武汉市江夏区某养殖户一小型养殖水库发生急性死鱼事件,死亡鱼类有草鱼、翘嘴红鲌、鲢鱼、鳙鱼、鲫  相似文献   

4.
鱼类中毒死亡的症状大全(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鱼类死亡可能是由病害、缺氧、毒藻、机械损伤、化学物中毒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而化学物中毒是最常见的一类致死原因。致鱼死亡的化学物主要指重金属、农药、其他无机物有机物(如黄磷、氨、酚、石油类、酸、碱等)和混合废水等,一旦中毒需要进行水质分析和鉴别诊断方可确诊,而水质分析在污染物不明的情况下又难以进行。许多养殖户因不了解化学物中毒造成养殖鱼类伤亡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正> 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池鱼药害和泛塘死鱼难以区别。一些渔民的鱼塘因氨氮含量过多中毒引起鱼类死亡,误认为缺氧泛塘,于是用生石灰泼洒抢救,其结果反而造成更大损失。鱼类氨氮中毒是因含量过高中毒引起鱼类死亡。池鱼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最低需要量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其具体类型区别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养殖鱼类死亡的原因很多,有养殖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有种苗运输造成的机械损伤致死,有缺氧死鱼、病害死鱼、毒藻死鱼、化学物中毒死鱼等,其中,水体溶解氧降至一定限值后引起的死鱼,俗称缺氧死鱼是最为常见的死鱼现象之一。养殖户在遇到养殖鱼类发生死亡时,往往是不知所因,措手不及,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如何判断鱼类死亡是由水体缺氧引起的呢?  相似文献   

7.
<正> 一、由中毒引起 工厂中大量有毒废水(呈黑色或褐色)及农田中的农药流入水体,会引起鱼类中毒。中毒的鱼,大都表现兴奋状:阵发性上串下游;有些病鱼体呈弯曲状态。不久便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 鱼类的死亡可以由病害、缺氧、毒藻、机械损伤、污染中毒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而污染中毒又包括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有机物中毒等几十种化学药物中毒。下面介绍几种淡水鱼类急性中毒的肉眼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10.
鱼池药害和泛塘虽然都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但造成鱼类死亡的原因不同:鱼池药害是指鱼类受到药物或污水侵害而中毒死亡;泛塘是因为鱼池水体中溶氧量降到不能满足鱼类最低需氧量时而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区别鱼池药害与泛塘的主要方法是三看。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搞水产养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养殖水体被污染,造成损失。有害物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有毒物质主要包括有机农药、氰化物、酚、砷、汞及其化合物和重金属等,这些毒物含量很低就可将鱼虾毒死。二、植物营养物指氮、磷、钾等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其能促使池塘中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并能使水体缺氧,引起鱼类死亡。所以,池塘施肥要合理才对鱼有益。三、耗氧废弃物包括能被生物分解的天然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如亚硫酸盐、氨等。这些物质在水中氧化时,大量消耗水中溶氧,致使水体缺氧,恶化水质,造成鱼类死亡。四、油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正>蓝藻在渔业生产中,负面作用较大。蓝藻大量繁殖的池塘,水质碱性偏高,鲢鱼生长缓慢。水体营养失衡,易引起水质恶化,极端天气易发生翻塘事故,致使养殖鱼类大量死亡。蓝藻中微囊藻、鱼腥藻等可产生有害毒素,引起鱼类中毒死亡。2018年7月21日-8月4日,宁夏灵武市灵泉渔业专业合作社基地渔场,6口池塘发生蓝  相似文献   

13.
<正>一、鱼类中毒与泛塘须准确判别养鱼的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鱼类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均会引起鱼类死亡。因此,对浮头及死亡鱼类要准确地判断原因,对症下药,显得非常必要。首先通过目检或镜检排除侵袭性鱼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在池塘养鱼中,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鱼产量,盲目地加大放养密度,致使池内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逐渐增多,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者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可使池塘养殖经济效益降低15%~20%。因此,采  相似文献   

15.
<正> 稻田养鱼,是一种利用水稻田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稻田有丰富的天然饵料,鱼类在田中既可捕食害虫,减少危害,有利于水稻生长,鱼粪又可肥田,改良土壤。然而炎夏季节,稻田水体较浅,水温过高,加上鱼类排泄物剧增,水质污染并导致缺氧,稍有疏忽,便会出现大批鱼类死亡,造成巨大损失。为确保鱼类  相似文献   

16.
<正>1鱼类疾病诊断依据(1)判断是否由于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有些养殖鱼类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并非是由于传染性或者寄生性病原体引起的,可能是由于水体中溶氧量低导致的鱼体缺氧、各种有毒物质导致的鱼体中毒等。这些非病原体导致的鱼体不正常或者死亡现象,通常都具有与病原性疾病明显不同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化工企业的增加,水污染事故日趋增多,而酚类化合物则为主要污染成分。这些酚类化合物废水,主要含酚和油类,一旦进入养殖水体后,除耗氧恶化水质外,浓度高时可使鱼类在短期内大批死亡。本人根据我县渔政站几年来水污染调处的多起酚中毒事故案例,总结了鱼类酚污染中毒的主要症状及防止方法,供水产养殖户参考。一、鱼类群体中毒症状池塘一旦被含酚废水污染后,池水的颜色变黑,少量油膜漂浮于水面。轻度中毒时,鱼类首先出现浮头,虽未达到致死状态,但酚类化合物通过鱼的体表、口腔、鳃和侧线被鱼体吸收后,积累于体内,使机体产生异味出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鱼产量,盲目地加大放养密度,致使池内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逐渐增多,水体越来越富营养化,进而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严重者更引起鱼类中毒死亡。笔者经多年的养殖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清除鱼塘中有害藻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水产养殖过程中发生死鱼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快速、准确地判定死鱼发生的原因,是采取合理处置手段,正确使用防治渔药,迅速控制死亡的前提。而通过目测、调查在现场对鱼类死亡原因进行初步诊断分析,既可针对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又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处置,最大可能减少死鱼事故造成的损失。一、致使鱼类死亡的因素水体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造成养殖鱼类死亡的主要外因。常见与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对池塘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水体的负载大都达到或超过饱和程度,进而使水体的理化条件不断恶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态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大量产生,致使养殖鱼类容易中毒死亡,往往给养殖户带来比较惨重的损失。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水体中的一种物质,是水体氮循环的产物之一。亚硝酸盐要在水体中完全不存在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