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时下MBO话题,正在风靡整个中国大陆资本市场。难怪有人称2003年是中国的MBO年,虽说有些夸张,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MBO在我国的受欢迎程度。随着国有资产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加大了国有资产体制改革力度,使得MBO在中国蔚然成风。 一、MBO的概念 MBO即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形式。是指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大量举债融资,即增加财务杠杆的方式筹集资金,来收购目标企业的股票,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里,MBO得到广泛的利用。 由于目标公司大都是公众公司,要完成收购所需的资金量很大,因此公司的管理层通常会依靠借贷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管理层通过融资收购自己所服务的公司的全部或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利光 《经济论坛》2003,(13):69-70
一、前言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杠杆收购是一种利用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以达到控制、重组目标公司的目的并从中获得超过正常收益回报的有效金融工具。组织杠杆收购的投资者有许多种,而当杠杆收购的主体是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时,杠杆收购就演变成了管理层收购(MBO)。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一般说来MBO具有以下特点:1.MBO的目标公司…  相似文献   

3.
借助MBO推动国企改革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BO(Management Buy--outs)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所获资金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进而改变目标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本文在阐述MBO应用于国企改革的意义以及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立了国企改革可以应用MBO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管理层收购(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本结构,进而重组本公司,并获得预期收益,然而融资的问题却成为MBO的瓶颈。本文于是重点探讨了管理层收购(MBO)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管理层收购"应加强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园 《经济论坛》2003,(16):16-17
一、MBO理论及在中国的实践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所谓杠杆收购(leveragebuy-out)即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济控制权,以达到重组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是英国经济学家麦克·莱特(MikeWright)于1980年发现的现象,并对该现象进行了比较规范的定义。管理层收购(MBO)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或股权交易收购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通过收购,获得经营控制权,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从以上MBO及LBO定义可知,当收购之…  相似文献   

6.
管理层收购理论述评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MBO的产生及演进。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权结构或控制权结构,进而通过重组目标公司,实现预期收益的并购行为。由于收购中运用了大量负债融资,也即利用了财务杠杆方式,所以说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Leveraged Buy-out)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s,简称MBO)又称“经理人融资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目标公司所有权结构、相应的控制权格局以及资产结构,使管理者以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的身份重组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方式。管理层收购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退出、集体企业产权明晰、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及培育经理人市场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两年前,MBO在中国还只有北京四通、深圳方大、宇通客车、粤美的等屈指可数的少数几家,但今年以来,上海家化、中兴通讯、伊利股份、洞庭水殖、…  相似文献   

8.
管理层收购(MBO)是指公司管理者为取得所在公司的控制权,利用借债来购买本公司股份行为的金融创新工具,公司实施MBO之后,其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等将发生很大变化。近几年MBO实践表明,收购是否成功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是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控制权、团队的协作程度、员工的文化素质,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该文对影响管理层收购行为是否成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廖洪  张娟 《经济管理》2004,(22):72-79
本文以2000~2002年深沪两市发生的18起管理层收购案例为样本,以公司每股净收益(EPS)、净资产收益率(NROA)和主业利润率(OROA)等财务指标为衡量值.根据管理层收购前后3年的数据.对管理层收购的财务绩效进行了系统的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股份转让比例和负债率下的管理层收购的不同效应和结果。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MBO公司呈现出整体业绩下降的趋势;现金流量在MBO后较为紧张;MBO的股份转让比率在10%~30%较为适当;MBO公司负债率上升,不能发挥激励约束作用;MBO公司应加强MBO公告的信息披露内容。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管理层收购被我国一些企业采用,众多管理层收购案例的成功实施引起了中国经济界和企业界的强烈关注,管理层收购通过公司管理层购买本企业的股票或资产,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改变公司所有权结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制度安排。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很快我国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就成为MBO的推动主体,以MBO方式进行‘傲小”,解决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国有资产退出和管理层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11.
MBO和ESOP的主要特征及其功能 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特殊形式,杠杆收购主要是通过公司的大量举债,增加财务杠杆,购买股东的股份或者资产,以完成收购的目的.而MBO则是金融机构融资给企业管理层,是管理层通过该财务杠杆收购本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以取得企业的控股权或控制权,改变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2.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梅 《经济论坛》2003,(24):16-16,19
一、中外上市公司MBO的特点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MBO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运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即壳公司。二是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还没有出现美国MBO通行的要约收购方式。出让方有法人股也有国家股。三是控股权。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四是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  相似文献   

13.
科学理解和认识中国的MBO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的MBO及其发展现状MBO在中国的发展是近两年的事情 ,但其在中国的燎原之势的确让企业界和理论界为之一震。MBO (ManagementBuy -outs) (管理层收购 )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自有资金或借贷所融资金或股权交易购买本公司的股份 ,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 ,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在美国 ,企业进行MBO时一般都是整体收购 ,发生在上市公司中的管理层收购也都是绝对控股收购 ,许多达到 90 %以上 ,收购时履行要约义务 ,收购后摘牌变为非上市公司。但是在中国 ,目前大多数MBO的收购主体不仅是公司的高层管理者 ,也包括中层人员和主要业务技术骨干 ,甚至包括员工 ,使MBO演变成类似于员工持股计划 (ESOP)。MBO的一般理论基础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 1)委托—代理理论。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中必然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机会主义倾向 ,从而产生代理成本。如何尽可能地使代理人的行为目标与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相一致是公司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的终极目标 ,于...  相似文献   

14.
齐莉 《经济论坛》2004,(24):49-49
MBO(Management Buyout)直译为“管理者收购”,又称“管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者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收购、重组本公司目的的一种行为。本文在分析支持与反对MBO两种言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我国国企改革应用MBO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谢晋 《当代经济》2003,(4):52-53
MBO英文ManaSementBuy—outs的缩写,意思为管理者收购或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70—80年代流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主要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从而改变其公司股东结构、资产结构和控制权结构,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股东的转变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6.
管理层收购的四大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我国现行的管理层收购(MBO)主体在法律上存在障碍。目前,对管理层收购主体形成约束和限制的主要有《公司法》、《证券法》以及政府为规范金融、证券市场而颁布的各种暂行条例等。MBO的收购主体一般是公司内部高层管理人员;职工持股会也可能参与到收购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7.
洪鼎辉 《发展研究》2005,(11):21-22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说明MBO已经悄然走近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进程,MBO将对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波 《经济论坛》2004,(13):39-40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融资来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即MBO)是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金融技术创新与制度,在整合企业资源、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方面  相似文献   

20.
管理层收购在国外实施的历史并不算很长,在国内尚属于新鲜事物。所谓“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Buy-Out,缩写为MBO)又称“经理层收购”,是指目标公司的经理层利用杠杆收购这一金融工具,通过负债融资,以少量资金投入收购自己经营的公司。应该说“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everagedBuy-Out,缩写为LBO)的一种。杠杆收购是利用借债所融资本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公司出资人结构、相应的控制权格局以及公司资产结构的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