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物权法》对于城市物业管理行业的重要意义《物权法》的制定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对于物业管理行业而言,其中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部分以及相关物权的定义更是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物权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形式物权法,其意义在于通过物权立法勾画出了物权法的逻辑路线,使人们能够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物权法的脉络,省却了许多在散乱的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寻找物权法律的麻烦,避免许多因法律规范不相一致而生的误解和混乱.物权立法体现了中国社会对一部统一的物权法的期盼.这就是物权立法的形式价值所在.同时<物权法>在维护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有着其他法律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规则存在着固有的空缺结构.依我国<物权法>第六条之规定,不动产的变更、取得均须登记始生效力.我国不动产登记主要采取形式审查,一般不涉及实质审查,这就可能造成不动产物权的登记权利人和真正权利人不相符,以致实际物权和名义物权的对立.鉴于此,应设立一种制度:物权虽经登记,但经真正权利人证明登记的名义物权不具有正当性,则其应获得实际物权,名义物权人和实际物权人理应重归统一.应允许司法者运用合理司法裁量权以使实际物权人获得司法审查的最终救济路径,从而填补物权法规则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包华 《现代经济》2006,(5):46-47
鉴于物权法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性,物权法草案已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可以和婚姻法相比。而其中对不动产区分所有权的相关规定,尽管内容较少,且有进一步修改的必要,但从整体上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物业管理法律事务的律师,以下是我根据物权理论对物业管理行业上一些焦点问题形成的初步看法。希望观者指正。  相似文献   

5.
杨晶 《大众商务》2010,(16):272-273
《物权法》作为我国第一部形式物权法,其意义在于通过物权立法勾画出了物权法的逻辑路线,使人们能够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物权法的脉络,省却了许多在散乱的法律文件、司法解释和判例中寻找物权法律的麻烦,避免许多因法律规范不相一致而生的误解和混乱。物权立法体现了中国社会对一部统一的物权法的期盼。这就是物权立法的形式价值所在。同时《物权法》在维护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有着其他法律不可替代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探讨形式化物权法与物权习惯法存在的冲突,首先对这两种法律形式进行介绍,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调适冲突的重要性;其次从价值观念、制度、强制性三个方面,介绍形式化物权法与物权习惯法的冲突,随之介绍调适冲突的根本要求,为提出调适建议明确方向;最后根据形式化物权法与物权习惯法调适、实际应用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调适对策,为正确理解形式化物权法与物权习惯法夯实了基础,以期能够为今后物权法相关内容的普及、实践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真正进入了法制化阶段。而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实施法制化管理,也成了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物权法》,切实加强物业管理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8.
石高林 《现代经济》2007,(6S):104-104
《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真正进入了法制化阶段。而物业管理企业能否实施法制化管理,也成了衡量其管理水平的依据,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物权法》,切实加强物业管理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9.
物权行为理论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逻辑和高超的法律技术,在理论上独树一帜;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物权行为又客观地存在,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对物权变动发挥着重要的调整作用.因此,在我国即将制定的物权法中不应舍弃这一不可多得的宝贵理论,以防贻误了确立物权行为制度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定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我国《物权法》继承了这一原则。古罗马特定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决定了古罗马有实行物权法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而当代中国特定的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决定了中国不宜实行物权法定,但既然法律已对物权法定作出了明文规定,因此只有通过司法解释来实现物权法定的缓和。  相似文献   

11.
田涛  商碧元 《现代经济》2007,(12):85-87
2007年10月1日起《物权法》已正式施行.本文对《物权法》中涉及物业管理的内容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分析了《物权法》正式实施后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最后就如何完整贯彻《物权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和一些准物权,但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迫切需要,用益物权的这一范围显然有些狭窄。对于空间权、典权、居住权等,也应纳入用益物权体系,将这些权益的维护应上升到物权法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物权法给出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法定概念,并第一次将其性质界定为用益物权,对其设立、流转做了具体规定,探究这些知识不仅有完善我国物权制度的理论意义,而且有助于我们提高法律应用能力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物权登记采取哪种模式历来是理论研究的焦点,2007年10月1日将要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最终确立了以登记要件主义为原则、登记对抗主义为补充的物权变动公示方法。登记要件主义来源于德国,但是我国的物权法在制定过程中灵活地结合了国内实践。从理论上讲,我国的物权法存在选择登记要件主义的必然性,然而实践中存在的某些特殊问题却必须通过登记对抗主义才能较好地解决,这就构成了登记要件主义的例外,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一、物权是排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经之路,是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法律保障。制定物权法,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权法》第37条规定的侵害物权产生的赔偿请求权一般称为物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它不是物权请求权,是侵权请求权,其应适用侵权行为法规则.  相似文献   

17.
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议一直是我国民法理论中的一大热点。《物权法》的颁布并未终止这一争议。相反,针对《物权法》条文的不同解释让这一争议有了更多的素材。物权行为在现实中客观存在,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理论,在理论上逻辑自洽有助于民法体系完整统一,在实践中有利于贯彻私法自治精神的同时兼顾交易安全和所有权保护。  相似文献   

18.
自从萨维尼提出物权合同的概念以来,存在于物权法领域的争论就从来未停止过,物权变动当中的有因原则或无因原则则是争论的焦点.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物权法>,但是对物权行为人采取了否定的态度.本文通过对有因与无因的分析,对比公示公信及善意取得制度的制度价值说明无因性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颁布后,关于物权行为理论的争论并未停止并且仍将持续下去。独立性和无因性是物权行为概念的两个基本原则,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物权行为理论中的基础问题。无论《物权法》对于物权行为理论采取什么态度,理论界对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做什么评价,物权行为的独立性都是客观存在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20.
王庆春 《现代经济》2007,6(12):76-77
《物权法》将物业管理企业称为物业服务企业,新《物业管理条例》将物业管理企业修改为物业服务企业,对于这一名称的变化,物业企业应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呢?本文重点分析了面对新变化物业企业应抓好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