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观的演进——从经济增长到能力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发展思想的演进来看,经历了从“注重财富增长”到“注重能力建设”的转变;从发展强调的内容来看,经历了从“一维”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到“二维”发展观(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再到“三维”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最后再到“多维”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历程;从评判发展的指标来看,目前或将要经历了从“GDP”到“绿色GDP”,再到“扩展的财富”,最后再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在世纪的觉醒中.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产生了飞跃,发生了质变,即由传统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等“三维分离”的非可持续发展观转变为“三维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观.逐步建立起“三维复合系统”的内部协调关系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从而圆“绿色之梦”:开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这是涉过漫长曲折的发展道路、以沉重代价而换得的,的确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衰落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兴起,并分析了人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整合关系,指出人在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一个核心主导的角色,进而论述了我国在人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战略取向:优化人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核心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当代生态意识刘安诚目前,可持续发展观最关注的莫过于各种经济利益与生态的关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无法逾越的,更由于人们曾在“人类中心”、“主宰自然”意识的驱动下,无情地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并因此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在大自然...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问题,是一种新型发展观。传统的发展观主要强调数量增长,以GNP或GDP为指标体系;而可持续发展观不仅强调数量的增长而且有质的改变。这种发展不仅仅使人均实际收入提高,而且使社会、经济、环境结构得到进化。可持续发展通常以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生态可持续是前提条件,经济可持续是手段和保证,社会可持续是目的。在发展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可持续发展空间层次可分成“全球的”、“区域的”、“城市的”。“全球的”为宏观层次,大尺度;“区域的”为中观…  相似文献   

6.
人类发展的文明史是不断追求财富增长的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观。人们的财富观及其对财富的核算,随着发展观的改变而改变。一、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观与国民财富核算自人类文明史以来,直到19世纪工业革命前,人类所处的是农业经济时代。这一阶段,生产力水平很...  相似文献   

7.
试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和搏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经济运行中竞争性的日益加强和人们身身行为的理性与效率的更高层次的追求,博弈论已成为现代经济研究的先进工具,在市场竞争的理性决策中得到成功的运用,本文扬弃工业社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式,坚持“天人调谐”可持续发展观,应用博弈论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结合福建实际,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改善之间博弈实现“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发展观已经经历了强调单纯GDP增长、强调增长质量与结构进步、强调满足当代人以及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自由看待发展,现在是否要进入到以伦理看待发展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中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杨育民可持续发展是针对在西方近代工业革命后所形成的社会发展模式中归结出来并逐渐得到强化的、本世纪50年代前一直无可争辩地支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那种传统发展观而言的。从经济学角度看,传统发展观便是刘易斯意义上的那种专注...  相似文献   

10.
绿色GDP由于能揭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环境成本,因此克服了GDP固有缺陷,成为新发展观指引下引导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对公正地评价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石化:一条有发展的路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进步是无限的,人类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优化资源、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身为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委员会执行会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裁王基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生态视角与环保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22年前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曾经披露:“大跃进”直接经济损失1200亿,“文革”10年经济损失5000亿,“三线建设”损失6000亿。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算一算生态环境损失账,会使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联合国在1995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指标,重新定义增长与发展。发展是指一个社会在制度、管理、生活品质、财富分配等“品质”上的进步,一个社会可以有经济增长,却不一定有发展。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速增长”来源于过时的发展观,表现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和高速增长的热烈追求。其严重后果是:环…  相似文献   

13.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从二战结束到现在,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化,先后形成了.“传统发展战略”、“变通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种全球性的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道路。  相似文献   

14.
王佐 《科学决策》2006,(5):64-64
最近,沙尘暴再次肆虐大半个中国,昭显人类生存环境面临的严峻考验。4月22日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地球日“恢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方式及科技创新应用”座谈会的专家认为,人类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重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运用科技自主创新、走建设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新型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现实选择可持续发展涉及”发展”与”可持续”两个概念,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利协关系保持生态一经济一社会三维复合系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类的主题,现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面向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长期以来,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论的探讨及评价办法的研究缺少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及定量分析方法的讨论。为了将同持续发展作为各国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目标,便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6.
谢青 《当代陕西》2004,(8):61-61
科学发展观的灵魂理念,就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可持续,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足够生存和发展必需的资源与空间,拥有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代际公平”。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明确增长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发展价值     
根据发展观的根本价值评判尺度可以把发展观分为以物为尺度的传统发展观和以人为尺度的现代发展观。发展价值规律证明经济增长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相反,导致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出现了对社会发展价值的偏离。现代发展价值理念是对传统发展价值尺度——单纯经济发展观的否定与矫正,是对传统发展观的扬弃和升华.它抛弃了传统发展观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价值尺度,但同时肯定了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由生产力发展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一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为此,必须坚持发展价值的全面性,注重各个层面发展价值的协调性和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节约相统一,为此必须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理论的一朵奇葩──读《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张江明,黄锡钦由钟阳胜同志撰写、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追赶型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践》一书,鲜明地提出了“一种组织经济增长的新理论与新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经济增长是有史以来人类实...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新人”,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发展的学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人类的整体利益为核心的发展观。于是,人便成为两者联系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就成了我们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既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能树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她产生和发展初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