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需求曲线:武断的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科书的需求曲线是两条,而不是一条。其中一条一定向下倾斜。曲线向下倾斜。关键在于其它因素不变。其它因素系指价格以外可以影响需求量,但又不改变物品和服务性质的一切因素。其它因素是不包括品质的,但品质也是不能变动的。另一条则是沿前一条曲线的移动和前一条曲线本身的移动合成的结果。这条需求曲线,既可以向下倾斜,又可以上倾斜,甚至可以呈任何形状。两条需求曲线虽然不相同,但是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宗钰 《新经济》2014,(2):103-104
本文的目的是寻找网络市场中不同质量商品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文章以简化的网上购物的流程入手,结合消费者群体的假设以及对预期效用和实物效用函数假设,通过推理得到需求曲线的基本形态,以及不同质量下需求曲线的差异。然后推测网络市场上均衡时商品的“价格——质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先根据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推导出了房地产市场正的需求曲线。然后在房地产市场存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价位与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得到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正需求曲线的情况下房价短期不稳定和长期上涨的特点及其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4.
真实世界的需求量是价格、收入水平、偏好强度、其它商品的价格等各种变量的多元函数。马歇尔进行抽象,他假定“其它因素不变”,来考察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如下需求法则:如果“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法则可以表示成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这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就是需求曲线——马歇尔意义上的需求曲线。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异质信念与卖空限制的理论出发对股票需求曲线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了股票需求曲线倾斜这一命题,然后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4 413起股改限售股解禁事件的价格效应,研究发现,解禁事件发生的-20至20天的窗口期累积异常收益为-1.85%,解禁事件带来明显负的异常收益,支持了股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刘华军 《经济经纬》2006,(6):111-114
把品牌引入经济学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需求曲线发生变化,一方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品牌信用度的提高将有效地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成本,消费者“趋利避害”的本性使得在任意价格下需求量增加,需求曲线右移;另一方面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得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变小,需求曲线变陡峭。引入品牌后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乃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品牌信用度的提高通过改变需求曲线的位置将使得均衡价格提高,且均衡数量增加,同时将会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从供求曲线的移动看通货膨胀对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供求曲线及其移动如果以股票数量为横轴,以股价为纵轴,则可以作出如图一、图二所示的供给曲线GG和需求曲线XX。如果股票的供给弹性为零,即不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上市的“盘子”既定,并且在期初一次性上市,则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G0G0线;如果股票的供给弹性足够大,即股市扩容和缩容完全由市场根据股价变动情况确定,没有任何对股市供给的管制,则其供给曲线为G1G1;GG的移动轨迹刚好介于*G和GG之间。当政府对股市扩容的限制较少时,GG偏向于GG,随着对股票供给限制的加强,GG会越来越们…  相似文献   

8.
刘华军 《财经研究》2007,33(1):36-43
需求定律是经济学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一,品牌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为引入品牌的需求曲线或考虑选择成本的需求定律。把品牌引入经济学中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使需求曲线右移并变得更为陡峭,同时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改变了需求曲线的位置,使得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增加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提高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为“品牌战”替代“价格战”提供了理论依据,即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品牌信用度,使得在价格提高的条件下需求量增加,而这只有在需求曲线改变位置时方能做到。  相似文献   

9.
我想在更开阔的视野中审视经济学的劳动供给曲线,用血酬定律补充这条曲线,并解释这条近似乙字形的跪姿曲线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流温度曲线是表面贴装技术特有的重要工艺,要得到优质的焊点.一条优化的回流温度曲线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温度曲线是施加于电路装配上的温度对时间的函数,当在笛卡尔平面作图时,回流过程中在任何给定的时间上,代表PCB上一个特定点上的温度形成一条曲线。  相似文献   

11.
对真实余额(mp)、实际产出(y)、通货膨胀(△p)和利率(r)四个变量的协整检验表明系统中存在两个协整关系,通过施加不同的约束条件,将二者分别识别为货币需求函数和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最后,通过对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两种估计结果进行比较,指出关于货币需求函数的随机性协整设定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菲利普斯曲线是反映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取舍关系的曲线。一国为降低失业率,需要容忍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是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主要经济体纷纷进行货币干预,我国的通胀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国家在采取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容忍度,使菲利普斯曲线不断完善,以适应我国的需要,而不是单纯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在通胀和失业之间权衡的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3.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为此,许多学者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观点及解决方法,贝弗里奇曲线亦在应用之列,利用贝弗里奇曲线对人才资源的供需矛盾问题进行分析者尤多。然而,经梳理有关文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贝弗里奇曲线并非是一条连续的光滑曲线,而是存在缺口,并且该缺口会沿"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线(U=V)"右侧不断向左上方移动,这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缺口的位置越高,表明某国(地区)越发达。为加以佐证,文章对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4.
唐毅南  陈平 《经济学》2009,(2):1013-1028
时尚品消费是社会心理的典型现象,其需求变化的特点是跃变而非渐变。本文用人际相互作用下的“社会人”理性构造动态优化模型,来理解S形需求曲线的起源(Becker 1991)。时尚市场的特点是开放型的“进入或退出”机制。消费者心态的转变概率取决于社会风潮的吸引和过度拥挤的厌恶之间的竞争制衡。由此得出的S形曲线的不连续性导致需求的跃变。当社会相互影响强度变弱时,S形需求曲线中不稳定的正斜率部分会退化消失,成为近于单调向下的直线。  相似文献   

15.
王伟钧  唐小我  倪得兵 《技术经济》2009,28(7):109-113,120
本文讨论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简单两级供应链系统中,对于不同的随机需求函数,零售商的联合决策对牛鞭效应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基于具有随机扰动项的需求函数下的零售商优化联合决策(库存决策和定价决策)的一般模型;然后分析在随机需求函数为线性和等弹性(假设随机扰动项为独立同分布的正态分布)的情形下零售商决策对牛鞭效应的影响。对于随机线性需求函数,牛鞭效应不会发生;而对于随机等弹性需求函数,仿真实验结果显示,零售商优化联合决策能使牛鞭效应度量值随着曲线等弹性系数或刻度因子的增大而减小,但牛鞭效应始终会发生。因此,零售商在制定策略以减小牛鞭效应时,还应考虑不同需求曲线的形态和精细结构。  相似文献   

16.
陈雪松 《经济师》2009,(11):237-238
文章从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房地产业与经济总量倒U曲线形成的原因,并对中国房地产业与人均GDP的倒U曲线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已经处于初步满足基本的刚性需求、改善型需求与投资需求逐渐扮演着拉动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房地产业已经从快速增长进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斯曲线是衡量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本文简略概述了菲利普斯曲线的提出和发展历程,并且运用最新的中国数据对简单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创新扩散是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在社会系统成员间传播的过程。创新扩散S型规则由两条曲线组成:一条被称为累积采用曲线,即S型曲线;另一条被称为单位时间采用量曲线,即钟形曲线。创新扩散率主要受创新特点、创新者特点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的由来看,其发端于人口增长模型中的增长曲线,后由Tarde提出S型曲线规则,最后Ryan和Gross促使其成为一种研究范式。从创新扩散S型曲线成因看,“波浪效应”和“阈值模型”是两种典型的解释模型:“波浪效应”是指创新扩散过程就像波浪一样,由创新中心点向四周扩散;“阈值模型”探讨了在个人参与某项活动之前,参与该活动的其他个体必须达到的人数。未来重点围绕3个方面进行深化研究:①进一步验证S型曲线;②验证创新扩散S型曲线中的数理模型;③结合创新扩散影响因素与扩散形态,将模型应用到创新扩散预测方面。  相似文献   

19.
完全竞争条件下马克思非线性长期供给曲线之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丛屹  王晓林 《现代财经》2005,25(3):9-14
转形问题是马克思经济理论面临的关键难题,乃马克思分配理论逻辑框架的核心。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评述的基础上,笔者经长期思考,确信需要用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说明此问题。首先须比较商品价值量与新古典完全竞争长期均衡价格的质的差别,进而研究马克思非线性长期供给曲线的初始轮廓,这对于目前转形问题研究惯用价格向量乘进线性投入产出方程组的方法是一种提示或纠正。  相似文献   

20.
利用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定义:设某种商品市场需求量为q、价格为p、需求函数为q=q(p)。则Ep=q′(p)pq(p)称为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由导数公式可知:Ep=dqqdpp=dqdppq≈△q△ppq∴△qq≈Ep△pp由此可知:需求弹性Ep表示某种商品需求量q对价格p变化的敏感程度。因为需求函数为价格的递减函数,即Ep一般为负值。所以其经济含义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1%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Ep|%。据此,可以分析价格升降对企业收入、利润的影响。2.需求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