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在给近6000名高校新生讲课时,有一部分学生却在现场趴着睡觉。当这则新闻被媒体曝光以后,引来了嘘声一片。有的指责高校学生的素质缺失,有的质疑老师的授课方式。其实,在笔者看来,问题并不只是这些表象,问题的症结应属来自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强迫。试想,面对一位著名院士且如此高龄的老人家,如果到场的学生只是寥寥无几,冷冷清清,学校领导不但脸面无光,甚至还会  相似文献   

2.
高桂娟 《黑河学刊》2006,(1):101-103
信息技术课程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在课堂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色。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如果学生还只是单纯地追求矛盾冲突,情节人物,还不会透过字面去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  相似文献   

4.
《宁波经济》2005,(7):F003-F003
宁波大学文学院由中文系、历史系和旅游系3个系组成:学院共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旅游管理、人文教育等4个本科专业。为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学院根据“平台 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设有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新闻学、现代文秘4个专业方向和模块:历史学专业设有历史学、历史教育、方志学3个专业方向,其中方志学专业方向为全国仅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对“应用性、职业型”人才的需求,文科教育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当代文学也不例外。但基于民办教育的特点,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又有着新的探索:分班分类教学,重“文本”轻“史”与双向共建,变更授课视角、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两级模式下的“读书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优化汉语言文学的课程体系;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自身素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关系的和谐与冲突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结合点,主张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高效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将课堂变成舞台,增强汉语言文学课程的新颖性;将经典阅读转化为网络视频资源,增强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直观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汉语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而我国是最集中使用汉语的国家。汉语言文学在我国已经经历了几千年发展,作为我们文化与历史的载体,每个人学好汉语言是我们的最基本学习计划。汉语言作为一门从小学到高等学院都设置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体现了其难度程度。由于近些年来受到外国文化的冲击,很多学校都对汉语言的教学不再显得重视,这也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兴趣降低,觉得汉语言的学习不重要。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教育事业的教学工作必须改革,加大对汉语言学习的重视,让每个学生认真并掌握汉语言知识。本文就对我国现今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探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更多追求的是快节奏的生活。而汉语言文学则是归类于慢生活的一种状态,慢生活下的人们善于思考,勤于学习。汉语言文学是我们老祖宗所传承下来的精髓,我们所要做的绝不是将汉语言文学摒弃一旁,而是重拾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唤醒人们对汉语言的热爱,并将其发扬光大。因此,对于我们来讲,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我们从汉语言文学中了解历史,了解过去。  相似文献   

10.
倪钟杰 《魅力中国》2013,(5):265-265
诗歌不仅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高考热点,也是提高中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没有戏剧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小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散文形散神聚的鲜明特点,诗歌被老师肢解成了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被解的味同嚼蜡,教师无法带领学生去领会、去感悟、去思索。我们如何指望诗歌教学来帮助学生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纯正趣味、提高文学综合素养呢?  相似文献   

11.
一些学校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流于形式,降低了从历史角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要改善授课方式,促使学生转变观念,重视历史教育;针对课程特点,历史联系现实;坚持"软硬兼施",改进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成效。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场所。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老师,你爱学生吗?相信每位老师都会自信地回答:爱。诚然,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到底怎样的爱才算是真正的教师之爱呢?王老师是学校领导一致公认的好老师,她的教学成绩在同组中遥遥领先,经她教的学生即使英语再薄弱,成绩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价值内核。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卓越教育人才,须将马克思主义学说理念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从而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主体全面发展:要基于生命和谐性的母语教育;主体自由发展:着重于批判精神与自由思想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程琨宇 《魅力中国》2013,(17):166-166
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心必须要从以往培养学术型人才转向以培养适合社会发展和工作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本文先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现的主要问题入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构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问题提出: 本学期笔者听了二位老师的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一课,授课老师在本次教学中力图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92岁高龄的吴良镛院士在给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生讲课时,有一部分学生却在现场趴着睡觉,引发了舆论的批评:不少人认为现在校园里学生上课睡觉很普遍,但却是对站立授课老师极大的不尊重;也有人觉得现在的学生想法独立、重沟通,老师的授课方式也应做出适当的改善……本期我们与教师、学者一同探寻学生"睡倒"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明辉 《魅力中国》2013,(13):233-233
在以往教学中,高中学校通常会采取分快慢班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然而,传统的班级分层授课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人能力的有效发展。为了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有用的人才,我们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高中学校物理教学的特点,对高中物理分层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孙书文 《走向世界》2011,(28):32-35
前几天一名本科学生发来的邮件,引我思考良久。 “孙老师: 您好,我是2010级的学生。大一一年在舍友的影响下读了一些当代作家的小说。一些小说中的人物就觉得可恶。这也不只是简单的厌恶,还有点伤感情的味道,偶尔还很无语。故事情节也显得不是那么健康,有点色情,也有点暴力。在这些小说中,黄色、暴力、甚至变态的场面屡见不鲜。读上去觉得恶心……  相似文献   

19.
李晓郁 《魅力中国》2013,(31):296-296
汉语言文字千百年来不断传承,是世界文字发展史上最古老的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独特的发音、词序使得在其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更加丰富多彩、与众不同、富于无穷的想象空间与广阔的意境,且有无限的升华高度。汉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是中国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源泉和推动力,了解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郭文轻 《魅力中国》2013,(8):233-23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进步,我们推进了教育新课标的改革,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塑造学生们文学底蕴的关键时期就在于高中时期,所以老师们要充分重视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通过合理有效的文学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同时塑造学生们的文学底蕴。教师在还要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现实和教学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寻找解决办法。本文通过介绍塑造文学底蕴的必要性,论述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确定了有效塑造学生文学底蕴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