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会计制度、相关法规、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政策对象、政策目标、处理原则、处理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导致两者在收入的计量和确认、项目扣除、资产处理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会计与税法的不同增加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与税收遵从成本,提高了税务征收部门的监管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其税收征管效率。因此,不论是出于宏观还是微观考虑,都需要对会计与税法进行协调处理,即依据会计准则等会计规定与税法规定进行会计与税法的相关处理。文章系统分析了会计与税法在收入确认、项目扣除的差异,并从企业和税务部门的角度阐述了会计与税法差异导致的问题及差异协调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会计与税法协调处理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税法和会计制度有一定的差异.会计制度与税法服务于两个独立的专业领域.税法着眼于实现公平合理的税负和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征收,而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尽管两者在使用的一些概念原则和方法上有着一致性,但由于其应用目标不同,必然存在着分歧与差异.文章主要从几种特殊销售业务方面比较两者在处理方法上的差异及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3.
张媛 《湖北经济管理》2011,(14):116-118
对于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和税法在处理上存在诸多差异,会计上是否确认销售收入是我们应关注的重点。另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对其也有不同的规定。这些差异,使得企业在实务操作中税务处理较为复杂,会计操作难度较大,因此许多企业在处理视同销售业务时经常出现混淆,导致多缴或少缴税款。所以,从现实情况来看,加强对视同销售会计和税法差异的研究不但具有理论意义,更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刘贵炎 《魅力中国》2009,(16):46-47
我国会计制度与税法由于目的、原则等不同,存在许多差异,给纳税人执行会计制度和税法造成一定的困难。当前的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存在许多问题,和税法也有很多需要协调的地方。本文以新会计制度和税法规定为准,分析了非货币性交易的会计处理办法及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差异协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与税法也不断改革.2007年初,我国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的内容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但也导致了我国税法与会计进一步分离.文章旨在通过研究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的矛盾,寻求造成二者矛盾的原因,并试探求二者矛盾协调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所得税会计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对所得税会计会产生重要影响。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而导致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企业缴纳所得税时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相似文献   

7.
税会制度差异反映的是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经济博弈关系,税法着眼于实现公平合理的税负和保证国家税款的及时征收,而会计的目标是向会计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财务信息、尽管两者在使用的一些概念、原则和方法上有着比较大的一致性,但由于其根本目标不同,必然存在着分歧与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小燕 《魅力中国》2009,(36):148-149
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基本关系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二者产生差异具有客观必然性,其原因是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会计与税法目的不同、服务对象和遵循的原则有差别,为有利于规范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税法与会计制度的适度分离具有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周燕群 《魅力中国》2010,(22):111-112
由于会计与税法在制订标准的主体和适用对象,制定目标、原则运用等方面差异的存在,资产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也存在差异。税法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订、税务机关贯彻实施的,而会计制度、准则是由财政部制订、贯彻实施的。税法规范的是所得税的处理,即我们通常说的税务处理。会计制度、准则规范的是会计处理。制订新税法的主要目的是公平税负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完成。制订会计制度、准则的主要目的是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以前,我国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收入、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确认和计量方面大体一致,按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基本一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较为简单。1994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会计准则与税法中对收益、费用等确认方法产生了较大差异,该差异导致了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进而产生了本期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的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所得税会计理论上争论的主要内容。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应付税款法,二是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应付…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由于会计与税法在收益、费用或损失的确认和计量原则方面的不同,导致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之间存在差异。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及所得税在报表中的列示等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袁晓初 《中国经贸》2012,(20):192-192
摘要:税法规范一般是在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会计规范也需要去适应税法规范变革的新要求,新会计准则是税法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息息相关,其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毕竟分处两个不同的领域,也存在有一些不同之处。本文分析了会计税务处理对于资产减值差异的比较,并探讨了对于资产减值的税务处理应该遵循的三个原则,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税务会计是以纳税人为会计主体,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税收法规,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税务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与筹划,目的在于使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及时、准确地缴纳税金并向税务部门提供税务信息的会计学科,其会计主体是负有纳税义务的独立纳税人,包括法人和非法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税法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但是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随着新会计制度和准则的颁布与执行,税法与会计制度的矛盾愈发突出。建立完整、独立的税务会计制度刻不容缓。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是分离还是统一,  相似文献   

14.
白晨阳 《魅力中国》2009,(14):88-89
一、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1.会计制度与税法关系的博弈分析如何处理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关系,目前大体有两种看法:统一论和分离论。持统一论观点认为,应将税基完全建立在会计制度的基础上,或者将会计制度与税法统一起来;持分离论观点则认为,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同,会计制度与税法存在着现实差异,需要分别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进行跨期所得税的分配,  相似文献   

15.
由于会计准则和税法遵循的原则、服务目的、体现的经济关系不同,在对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计量时,税法和会计的相关规定也存在许多差异。在纳税申报时,必须按照税法的规定性对会计数据进行调整,成本费用的协调即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武华 《辽宁经济》2004,(6):85-85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既可能出现盈利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亏损。会计上“亏损”的概念与税法指的“亏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亦不相同一下面就两者不同之处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付春香 《中国经贸》2009,(24):195-196
税法规范一般是建立在会计规范的基础上,同时会计规范也需要适应税法规范变革的要求,新会计准则是税法贯彻执行的重要基础,因此,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着较多的联系性,但是也存在着差异。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会计税务处理对于资产减值差异比较,其次,对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和资产减值的税务处理的两个实际案例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毛腊梅 《特区经济》2007,216(1):114-115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税会分离模式,因此税法上在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在确认利润的时候,二者之间必然有很多的差异,既有永久性的差异也有时间性的差异,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导致的差异比较难以把握,因为当会计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下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到最后的处置每一个环节都存在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不相一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不同的使命决定了二者在企业的税务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税务部门对差异的处理方式给企业、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和税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为此本文认为,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法规时,各部门应当加强联系与沟通,促进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相互协调、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财务会计制度、准则的不断发展,税收政策的逐步完善,使税收与会计的背离发生了变化,财务会计与税法规定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9条规定,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