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提琴和所有其它乐器的区别在于小提琴的音色具有多种性质既具有各种声部的音色,又具有各种乐器的音色,只有当用某种音色才能使作曲家的艺术目的获得更清楚的表达,使听众能够更清楚地意识到其艺术目的时才应该使用.  相似文献   

2.
葛文佳 《发展》2012,(6):137-137
小提琴在现代交响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席位,它艺术表现力强,演奏技巧多样。本文主要从小提琴的起源和历史发展,及其性能特征等方面试作论述,使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对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变化、音色等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金云霞 《魅力中国》2011,(3):232-233
作为古典音乐中的传统乐器,小提琴经过400多年的演变,其音乐已成为古典音乐宝库中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电子科技与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电声乐器及电子乐队在爵士乐和摇滚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小提琴具有“重金属”般的音色和独特的造型,它在流行音乐的领域中独放异彩。在电子小提琴音乐的发展中,它与传统小提琴的音乐既有鲜明的对比,又有水乳交融的存在,既融入了古典音乐的元素,又体现了爵士乐和摇滚乐的精髓。我们将翻阅历史的长河,探究电子小提琴音乐的渊源及与古典音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弘 《西部大开发》2011,(4):155-156
《思乡曲》是马思聪先生根据内蒙民歌《城墙上的跑马》的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一首小提琴独奏作品。马思聪以小提琴独特的演奏技法和音色特点,去展现民族韵味。本文就《思乡曲》全曲的曲式结构、调式调性、表达内容及演奏方法和技巧做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明璐 《魅力中国》2013,(34):55-56
对于演奏弦乐器的演奏者来说,在所有的演奏技巧中最具有表现力的技巧之一就是揉弦。在演奏乐谱时,如果能够在恰当的地方使用好揉弦技巧,会让乐曲在表现力上比没有运用揉弦技巧的演奏显得更加优美动听。而小提琴被称为交响乐的支柱,因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表现力较强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在乐器中有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小提琴演奏中揉弦也是非常重要的技巧,可以使小提琴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演奏者更加生动的表现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小提琴演奏者一直都在探索怎样把揉弦技巧更好地运用到小提琴演奏中。  相似文献   

6.
“小提琴与民间舞曲”作为北方之星小提琴合奏团2015中国巡演的主题,其节目的编排将以重点展示影响加拿大和中国文化进程的民间音乐为主。众所周知,加拿大是个移民及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在编排的节目中结合了来自欧洲、南美以及中国的舞曲和民歌小调。而小提琴作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其音色接近于人类的声音,它非常适合于民间音乐的演奏,数百年来人们为它谱写了为数众多的美妙动听的曲目。  相似文献   

7.
邵维 《黑河学刊》2012,(2):61+63-61,63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以高超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征服了乐坛,为小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对小提琴的各项性能带有创造性与革新力的深入挖掘,奠定了他在小提琴领域的特殊历史地位,尤其是他在小提琴演奏中炫技的发展使其小提琴演奏技巧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他以澎湃的激情和极富浪漫色彩的想像力,描绘或“记录性”地显示了对“标题性”音乐表现力及时其广阔前景的预见性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8.
季倩 《魅力中国》2014,(12):82-82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发音是大提琴演奏的核心问题。大提琴演奏的音质、音色、音量、乐句之间的衔接和整个旋律的流畅程度都是由右手技巧决定的。我们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对情绪色彩的描写和情感活动的表达,都是要通过大提琴特有的音色来完成,让听众产生想象,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大提琴演奏的中心问题是演奏者如何通过右手的演奏技巧让大提琴产生自然振动、优美浑厚、富有表现力的音色。  相似文献   

9.
何玉倩 《魅力中国》2014,(15):71-71
河南曲剧是一个年轻的剧种,其所演唱的曲牌明清之际已在民间广为流传。二胡是中国民族器乐的代表性乐器,它音色细腻、优美、柔和,表现力非常丰富,善于表现抒情、叙事、忧伤等音乐情感,故有“东方小提琴”之美称。其充满着浓郁的河南地方韵味的优美音乐,在作曲家的精心编配下,成为了一首首、一段段质朴、清醇的二胡独奏小曲,为烘托剧情、渲染人物感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提琴自20世纪传入中国以来,已有百余年历史,一直受到中国人的重视。小提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在音乐领域拥有较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大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这和小提琴教育工作者是分不开的。大部分教师在小提琴教程的选择中都会使用《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这部教材在中国已经使用多年,多数教师和演奏者对其具有特殊的感情。《霍曼小提琴基础教程》的核心由持琴、握弓、运弓、指法这几部分组成,基本概括了小提琴初学者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提琴娴熟的技巧精良的技能源自于刻苦的训练,源自于对音乐的感知,源自于艺术的修养。小提琴的演奏水平步步登高,能使小提琴的演奏更有音乐力、艺术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在每个人的生命活动中,都伴随着相应的物理现象,所以物理知识是理解生命活动以及人体中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作为高中生,想要更深刻的理解人体中的物理现象,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而且要结合物理知识去分析当人体在活动时候,体内所发生的物理现象。本文从高中生角度,具体举出一些人体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并做出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笛,这一在国际乐坛上与钢琴,小提琴并称为“三大独奏乐器”的西方管乐器,以其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而清澈近于田园风格的特点,成为管弦乐队中重要的旋律性和独奏性乐器.由于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其在交响乐队、吹奏乐队中所处的重要的地位,使长笛在一些发达国家成为十分普及的乐器,同时也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具和学具.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在长笛的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长笛呼吸的方法、训练及其与美声呼吸方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葛文佳 《发展》2012,(5):119-119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作者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奏曲之王,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  相似文献   

15.
王跃宗 《魅力中国》2014,(27):84-84
在音乐世界中,各种乐器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音色,从而构成了多姿多彩、奇妙无比的音响世界。同一件乐器可以通过改变任何一项与发音相关的因素来使其音色发生变化。在中国音乐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多彩的今天,音色的表现范围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丰富态势。本文以中国音乐作品为例,对中国器乐的音色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刘永帅 《走向世界》2013,(18):76-77
<正>5000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名叫瑞凡那的君主,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被称为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这种乐器后来就发展成了现今的小提琴;16世纪以后,小提琴越来越成熟,到了16世纪末叶,在意大利北方,优秀的小提琴制作作坊初具规模。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7.
叶阳 《宁波经济》2006,(5):37-39
少儿学习小提琴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它应该对少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多重效应。但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少儿学习小提琴热,由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原因,存在诸多偏差和问题,对少儿的全面发展没有很好地产生多重效应。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使少儿学习小提琴对其自身发展产生多重效应,在正确地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要重视加强非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教材、教学、社会等方面对当前小提琴社会考级类教学进行剖析,对于目前最常见的"功利"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用"考级"代替小提琴教学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吴元会 《新西部(上)》2010,(5):126-126,124
在萨克斯管的演奏中,好的音色是第一表现要素.而好的音色又来源于正确的音色概念、科学的演奏方法等.如何演奏出萨克斯管优美、纯正的音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需要演奏者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正当琵琶与非洲鼓混搭在一起,会有怎样的音乐效果?音色浑厚丰满的大提琴、优雅的钢琴再加上悠扬的小提琴,几件古典乐器合奏出的《喜羊羊》主题曲又是什么"滋味"?一场儿童趣味音乐会,将小朋友们带入了音乐的魔力世界……当属丝剩男遇上大龄剩女,两人素昧平生,却擦出了爱的火花,这究竟是上天的旨意,还是命运再一次的捉弄?一场"皓剧坊"开年新戏《剩情男鹊》,初次亮相便赢得满堂喝彩……孩子们的音乐节,精彩纷呈的话剧表演,在智慧山您总能发现层出不穷而富有乐趣的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