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中国铁道部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本文针对我国传统春运客流及其组成,分析车票涨价的社会因素,以及春运期间各运输系统方面涨价的经济因素。提出铁路春运组织管理创新的策略,合理制定临客列车开行方案等。同时对春运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四川物价》2005,(4):36-37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每年到春运高峰期,铁路票价就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浮,旅客们也似乎习惯了这种涨价。虽然也有人提出质疑,甚至跟铁路部门对簿公堂.但从3年前决定涨价开始.有关的争论从未间断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指出.铁路春运车票涨价是违法的.铁路部门想以此调控旅客客流,但客流并没有因为涨价而减少。为此.  相似文献   

3.
语录     
《光彩》2010,(3):10-10
"通货膨胀已经显现,虽然仍处于低位,但必须对目前的形势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仍坚持春运火车票应涨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相似文献   

4.
"人类最大规模的短期人口迁移"春运,始于1950年代,一开始称"春节客运",仅限于铁路系统,一度曾被称为"春节期间的交通运输",最终简化为"春运",由铁路、道路、水路、航空多部门分工协  相似文献   

5.
卢守亮 《现代商业》2014,(18):274-275
中国春运年年“一票难求”,本质在于运力不足,以及突出的运力结构性矛盾。春运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从1954年起就有春运记录,但当时日均客流量仅73万人次。近年来,春运出行人次连创新高。尽管铁路、民航等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但“一票难求”的情况依然存在。本文通过以经济学视角分析春运期间客车超载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商业文化》2007,(3):8-10
规范中国菜英文译名;土地增值税下月开征;今年起春运不再涨价;地铁饮食会受处罚;商场促销返券被叫停;手机单向收费将全面铺开……  相似文献   

7.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似水流年 ,岁末岁始 ,浩荡的民工潮和学生流涌入各地车站 ;与此同时 ,车票涨价应时而生。如果说一年一度的春运是我国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 ,那么相机而动的车票涨价 ,是否合理 ?这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对一个时段的社会现象的探究 ,而是对于我国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周攀峰 《商界》2007,(4):18-18
两会企业家代表的提案代表着广大企业界人士的现实思考和价值取向。因为6年前的一个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民生集团董事长王翔成为2007两全的焦点人物之一。当年他提交的《关于尽快出台物权法的建议案。使其被誉为“物权法提案第一人”,6年后的今天《物权法》终获通过。此外,王翔还曾连续两年炮轰铁路春运涨价。今年,火车票价格没上浮,无数百姓受益。他提出全面减免农业税问题,也得到了国家领导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铁路春运价格制订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博弈论方法对铁路票价制定和消费者购买行为进行经济学分析,铁路票价制定有其利益趋向依据。而2007年以后春运期间火车票不再涨价,也是铁路部门与广大群众、新闻媒体、政府各方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供求原理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从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对春运期间道路客运定价问题做了分析;依据价格效应原理,探讨了2011年春运道路客运不涨价的机理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效应。同时,结合道路客运自身特点和政策导向,阐述了理性定价策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家是全球新能源利用领军企业;一家是月活跃用户1.67亿的中文社交媒体平台。两家在各自行业内都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企业,能够擦出怎样的火花?1月30日,四季沐歌与微博联手发起"四季沐歌让红包飞"活动,通过对春运铁路线亿级曝光传播源与社会化媒体强大传播力的深度整合,共同构筑O2O营销闭环,抢占春运营销先机。面向数亿春运大军营造情感营销在历年春运中,铁路都是最重要的出行选择之一,因此也是新春营销的必争之地。同时,微博的"让红包飞"活动,已成为春节期间网友最期待的线上活动,让全球华人感受别样年味。  相似文献   

12.
李想  胡浩 《中国广告》2008,(12):147-148
每年的春运都是中国的一件大事,也是所有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牵挂,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上亿人进行乾坤大转移,从城市到城市、乡村,再从乡村、城市到城市。巨大的人群催生巨大的市场,铁路媒体坐拥覆盖春运主场的地利,携各自的传播优势,成为春运传播的近水楼台,其传播效果被客户屡屡称道。  相似文献   

13.
听证会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公众参与制度。2002年1月12日春运铁路价格听证会成为在我国首次举行的听证会,给随后各地召开的各类听证会开了个好头。然而当价格听证会为人们耳熟能详时,开始就变味了。有人戏言,如今不少的听证会成了“涨价会”、“作秀会”。虽然某些听证会暂时沦落为“听证秀”,但并不能抹杀听证会本身的价值。制度的建构与完善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缺乏法治传统的我国,情况更会如此。需要我们去做的,是建设性地理解这一制度并在不同的环节上完善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东奔西走,不如铁路好走",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流移动"-春运的考验中,"铁老大"的这句广告语显得有点言过其辞  相似文献   

15.
<正>2月11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结合春节前后的工作,重点介绍春运工作、电力运行、市场价格运行和监管等方面情况,并回答了媒体关心的问题。春运工作有序推进自2月1日春运开始以来,全国客流情况总体平稳,截至2月8日,全国客运量累计5.76亿人次,同比下降3.4%。其中,铁路客运量6999.4万人次,下降0.8%;公路4.87亿人次,下降4.1%;民航1264.7万人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开局之年,铁路建设佳音频传,我国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正在展开。作为独特的物资生产部门,铁路运输业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具有运力大、能耗低、污染小以及占地少的比较优势,因而,铁路运输在交通运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每年的春运大潮中,铁路运输业的地位和作用便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春运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成为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黎民百姓关注的问题,今年的春运更是异乎寻常的紧张。导致客流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加太快,民工潮对整个春运形成巨大的压力。民工激增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民工一年比一年多,原因在哪里呢?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比较收益降低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这可以由以下两方面来说明。一是今年普遍反映民工外出的格外早,民工热来得快,民工数量激增。往年民工一般是过完元宵节之后才外出打工,今年农历初五之后民工就纷纷外出,使民工潮来得格外的早。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1993年农副产品涨价却为民工的激增提供了佐证。1993年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放开之后,下半年  相似文献   

18.
两根铁轨肩负着19亿人次出门旅行,这就是中国铁路2004年春运面临的境况。一项统计显示,从春节前15天到春节后25天的时间里,总共将有近19亿人次出门旅  相似文献   

19.
提速兼折价 中国铁路大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春运,中国铁路运力不足,矛盾再一次凸现。全国各地均因旅客严重滞留而告急,其紧张的程度到了有的南方省份省市委书记亲临现场,解决被困民工和学生的买火车票问题和出行问题。于是,许多媒体大声疾呼:要超常规发展中国铁路。可解决问题的方案真的如此简单吗?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春节前,国家铁道部发布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从2007年春运开始,火车票不再涨价。从这则消息中,一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感觉到,一是春节回家可以节省出行开支;二是在外出农民工聚集的地方,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局面将延续,这就给那些制售假火车票的人以可乘之机。在2008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介绍这起发生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