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美国《外交》11月8日】当人们讨论中国经济增长时,总充满敬畏。但对这个国家强劲经济表现的评估最终都以如下问题结束:如此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能保持多久?这是个很明显,甚至很老套的问题。但这个问题问的并不对。因为提这个问题就意味着中国这个亚洲巨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成绩卓越。然而,真正值得注意并不是中国经济发展得有多快,而是相反,它为何会发展得如此之慢。  相似文献   

2.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经济刺激措施以及信贷扩张起到了多大的效果。它们能否拉动经济复苏,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信贷扩张的结构增长是否有其合理性,会不会引起大量的不良贷款?信贷的结构是不是合理与效率又怎样?地方政府和银行投资的扩张冲动,是否盲动?2009年未来一段时间信贷规模走向以及货币政策,究竞应该往哪个方面走?本期金融圆桌会议以“信贷扩张与经济复苏”为主题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0,(4):40-42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醒得早 起得迟”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提了十几年,调整经济结构也调整了十几年了.但是为什么没有转变、调整过来?一是政策不到位,二是资金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入讨论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并不是否定现行的政策,而是从21世纪的发展趋势,确定结构调整的重点,使社会稀缺资源流向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部门。关于上海经济调整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城市功能的发挥即如何使传统的工业城市转变为经济中心。然而目前的讨论多集中在服务业功能定位以及发挥服务业对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上,对制造业结构变动的研究就显得非常不足。从经济结构转型的实证研究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以提高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深化制造业体系,进而逐渐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结构。可以说,制造业结构的技术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结构调整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日,关于国家统计局相关调查确认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标准的报道刚一见诸报端,国家统计局新闻处相关负责人立刻明确表示,国家统计局并未公布这一数据。对于财富问题正处于敏感时期的中国。此时产生对中产阶层问题的关注和争论会带来何影响?究竟谁是中国的中产阶层?而中产阶层的崛起对中国经济又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实质性放缓,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讨论日益增多。关键问题在于,积极财政对中国经济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7月26日】今年上半年主要宏观经济数据披露过程大体已经尘埃落定,二季度当季经济增长率达到十几年以来的最快速度,6月份当月的消费物价指数创下30多个月以来的最高记录,这些明显出乎此前市场预期的数据形成的惊愕已渐趋平息,其所引发的政策变化与市场影响也已无需讨论,但一个仍然值得仔细分析的问题是,中国经济到底热不热?如果热,那么根源在哪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华民 《沪港经济》2007,(5):11-11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经济学家们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多有指责,认为中国以使用廉价劳动为主的经济结构,是无法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显然,这样的看法已经被政策制定者所接受,从而有了强调自主创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指责究竟有没有道理?据此而制定的经济发展思路究竟可不可行?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回答。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而严峻的问题,而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内容。本文强调农民在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突出强调农民素质技能结构是农村经济结构中的首要结构。明确提出“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之根本”的论点。这一论点突破了以往从生产力角度,以产业结构或投资结构为核心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局限,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其不在于生产力、资本或资金等物质力的增长,而在于农民素质技能结构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经济结构调整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似乎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解决经济问题的不二法门。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在接受《上海国资》专访时表示,经济结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足以揭示当前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结构的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分析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出发,提出目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具体对策,解决农业经济结构面临的问题,促进农业的合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全国农业史志暨农业结构调整研讨会于 8月 2 0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会议由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农业史志编研协作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当代农业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未自全国各地的 4 0余位长期从事农业管理工作、农业史志工作和农村经济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如何认识当前的农村经济形势。会议围绕最近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一致认为 ,无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 ,形势都不容乐观。就农业结构调整来说 ,会议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 ,提出并进行农业结…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9,(47):12-15
【瑞士瑞银集团2009年9月】概览 自从中国在10个月前宣布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来,财政资金迅速下达,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体国内经济活动已经开始强劲复苏。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再来考察一下关于中国经济刺激的一些问题和担忧了。政府经济刺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已经下达?刺激政策资金下发的速度放缓会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吗?经济刺激政策能持续多久、其效果何时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只有把经济结构问题解决好,才能扩大国内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也才能切实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在日趋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制定“十五”计划,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认真研究青海经济结构调整思路、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调整经济机构,才能促进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山经济》2005,(8):13-15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措施。然而调什么?怎么调?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如何使经济结构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呢?遵化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哪怕是在民间随便找一个人询问,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靠什么?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扩大内需和加大投资。的确,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世界各国经济命脉的关键因素。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中,都知道我们的出口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有这样一项改革,在10多年前就提出来了,但是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它是什么?熟悉中国经济的人都知道,这就是燃油税费改革。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改革?它为什么如此举步艰难?它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福布斯》4月3日】经历数年的高增长和低通胀,中国如今担心经济将因美国、欧洲和其他地方的经济疲软而放缓。可能更令人担心的是国内通胀。中国在最近结束的人大会议上把通胀列为头号经济问题。但要做什么呢?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2)颁奖典礼上表示,经济理论和中国历年经济数据证明,过热过慢的经济增速都不利于结构调整,7%至8%的GDP增长速度更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未来应把企业放在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位置,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梁智 《珠江经济》2004,(1):54-55
最近,针对房地产、汽车、钢铁行业的“重复建设”问题又被不断提,若干年前,笔者到当时的国家计委参加一个务虚会,一位后来身居要孙的官员十分有感触地说:“现在一说结构调整,我就脸红。结构调整搞了几十年,还在年年讲,除了结构调整,我们还有没有别的招?”这个问题一度让我迷茫和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