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子》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代的中国古代著名典籍。它十分重视开发和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因为它把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看作是生产的一个要素。“公曰:请问富国奈何。管子对曰:力地而动于时,则国必富矣。”(《管子·小问》篇)“夫民之所主,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管子·禁藏》篇)“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管子·轻重甲》篇)显然,《管子》认为充分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并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就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实现富国富民。  相似文献   

2.
《管子·轻重》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是学术界迄今对它还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本文想简要地谈谈我的看法。一《管子·轻重》究竟是哪一种类型的经济理论呢?我们知道,前资本主义社会有两种资本形态,即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我国战国年间商业资本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它的活动规律已经有可能被人们初步认识。《管子·轻重》就是当时专门讨论商业资本活动规律的文献。但是,这样说还不够。它所讨论的商业资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资本,而是由封建国家经营,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商业资本,我认为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卓越的经济思想与经济智慧,其中,关于国民经济调控思想丰富而又早成,先于和高于同时代的西方学说.《管子》的"轻重论"和司马迁的"善因论"分别是对国家干预和国家对经济活动应采取放任态度的较为系统的论证,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对于尊重市场机制与积极调控市场关系的深刻认识和理性把...  相似文献   

4.
<管子>提出了"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的财政总原则和轻重论思想,主张国家运用商品市场方式以增加财政收入,减轻百姓负担,做到"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实现富国裕民,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强调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性,对于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管子>后16篇,也称轻重篇,着重阐述了轻重理论,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经济管理思想.前人学者大多从供求规律与货币数量论等角度对商品之间的轻重规律进行阐释.文章则重点阐述了轻重规律所蕴含的均衡思想,并且在阐述管子轻重理论中蕴含的局部均衡、动态均衡、一般均衡思想后,借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试图重建管子轻重规律的均衡分析.西方经济学直到1769年以后才在经济学中引入均衡的概念,此研究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经济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管子》从国家利益大局出发,其外贸以社会战略财富为直接目标,而同样李斯特引入国家主义和国家生产力等新概念,从国家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国家生产力的提高为最终目的,比较《管子》与李斯特的外贸理论会发现他们有众多的共通之处.李斯特深刻批判了国际自由贸易思想,指出发达国家在宣传自由贸易的虚伪性;《管子》主张实行贸易保护,保国利民.他们都对畅行的比较优势原理进行批判.他们为国家的外贸发展,特别是后发展国家的外贸发展指明了道路,对于我国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严国海 《财经研究》2007,33(2):58-69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国有产权制度的发轫和形成进行了分析,并认为以秦皇汉武为代表的君主专制的集权政治体制,是形成国有产权制度的主导性因素;由于人口压力及其造成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以及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是诱导性因素;《管子》有关理论、儒家文化的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则提供了对国有产权制度形成的一致性支持。  相似文献   

8.
做好物价调控,是确保国家宏观经济良性运行、以期实现经济宏观目标的基本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高生活质量和标准的基本保障,是实现对外经济交往与合作安全可靠的基本屏障。既是现实之需,也是长远之策。既要有理论做支撑,也要有实务做动力。当前,从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来分析,价格运行依然处于温和可控的区间,需要认真对待、从容应对;从影响经济运行的各项因素来思考,物价调控既面临着诸多有利的机遇,也面临着几项不利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2)
"拉弗曲线"理论的主要经济思想,简言之,就是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会呈现出一种抛物线关系,因此减税往往有利于政府税收增加和国民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管子》和《史记》等一些历史名著中便早已有"拉弗曲线"理论的思想雏形。"拉弗曲线"理论对当代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充分挖掘其"养鸡生蛋"的深刻内涵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思想精髓,以推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任务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0.
崔玲 《经济》2011,(Z1):62-64
2010年1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向来只适用于房价的国字号调控,首次见诸物价,被称为"国十六条"。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常用方言词中,有个“重”字,音仲。此字口头使用上有三类相近的词义:一是“再”,二是“还”,三是“更加”。广州话这样使用“重”,是普通话所没有的。但在古汉语中却较常见。《管子》:“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通,鬼神通之。”这里的“重”正是再三之意。屈原《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朱熹注:“重,直用反;能,叶,奴代反。重,再也,非轻重之重。”音义注释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早期的理论以弹性价格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引起进出口价格同比例的变动,提出了汇率波动对国内价格影响的"完全传递论";另一个极端则以名义价格刚性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不会产生影响,进而提出了"无效论";而更多的研究以粘性价格为假设,认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有影响,但由于存在价格的粘性,这种影响因国家的开放度、企业的定价策略而异,存在非完全传递性,从而提出"非完全传递论"。  相似文献   

13.
经济指数是分析经济现象动态的有力工具之一。物价指数是一种经济指数。它是研究价格动态的主要工具。在社会主义国家,经常编制一系列的物价指数,研究物价变动的幅度和趋势。物价指数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物价指数的理论基础是对价格的经济分析。这一点,我已在《关于物价指数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载《经济研究》1961年第8期)一文中阐述过了,这里不拟重复。本文试图对编制物价指数的方法论问题,做初步的探讨。在我国经济工作者中间,有些同志对于物价指数的作用,对于物价指数能否反映价格变动,还有不同的认识。事实上,作为一种统计方法的物价指数,是从一定的角度研究物价综合动态的工具。它必须把影响价格变动的某些因素加以抽象。因此,物价指数  相似文献   

14.
“树活风雨土,人活精气神。”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把精气神作为人的生命之根本来看待,《老子》、《庄子》、《管子》、《孟子》、《黄帝内经》等,皆论及精气神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国人向来十分重视精气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5.
影片《阿凡达》的全球热映,曾经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阿凡达"热潮.而湖南张家界将"南天一柱"更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其后又采取了一系列营销措施,被业界称为"张家界阿凡达事件".此次事件引发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对旅游景区营销及其策略的探讨. 郭琨、明庆忠研究了景点更名对于旅游品牌营销的影响,认为张家界"南天一柱"的更名对于景区旅游品牌营销有积极作用.杨帆以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市场营销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张家界旅游景区营销策略进行了研究.依孜研究了景点更名背后的深层动机,认为更名是华丽着装下发展诉求的营销表达.郑学国认为,应坚持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刘锋在其著作中指出景区影视营销,就是通过优秀影视剧的影响力,对景区旅游产品进行传播推广对旅游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促进销售的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中,广州作为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之一,可以说走在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前列。但现阶段还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政府调控机制尚不完善,与之密切相关的市场流通秩序也还存在着一些无序行为。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必然造成物价的不稳,成为影响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这个问题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由李含琳教授主持完成的《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增长与财政供养人口适度比例研究》课题,对于填补我国关于宏观财政调控理论与实证策略研究的不足,对于西部贫困地区选择正确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和对策,对于科学控制政府机构的规模有积极的意义。该课题现已成书出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介绍。一、研究目的明确,有现实针对性。该课题的研究是为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机构改革,尤其是党政事业单位的最佳机构和人员数量比例设计提供比较科学的理论依据。这一点对西部贫困地区来说更为重要,西部地区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行政制度、财…  相似文献   

18.
《经济研究》2016,(12):176-180
<正>中国经济已步入以中高速增长为基本特征的新阶段,出现了趋势性的新常态。这一变化是客观规律使然,也是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必经之路。经济新常态,要求创新宏观金融调控思路和方式,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鉴于此,2016年10月14日,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064)"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课题组主办的"经济新常态与宏观金融调控国际研讨会"在南京财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9.
《管子》是战国中期在中国出现的一部伟大经典著作,《国富论》是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原著。这两本书对人类社会经济变革影响极大。本文首先分析了《管子》和《国富论》产生的历史缘由,接着对《管子》和《国富论》经济思想进行了比较,最后简略论述了《管子》和《国富论》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对解决今天的各种经济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繁多,哪种理论更能合理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1 978—2007年间我国物价周期与产出周期的关系作出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引起我国经济周期的原因更多来自外部供给因素,因此经济周期理论中强调外因的理论更能合理地解释我国经济周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