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生产是利用绿色植物进行能量转换的物质循环过程,化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粮食,是提高单产的物质基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其中靠单产的提高占78%,而在提高单产中,化肥的增产作用占40%-70%。即化肥在提高产量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施肥现状目前,化肥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但由于有些农民没有掌握科学的施肥技术,只重视化肥施用,而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只注重大量营养元素,忽视微量元素,长期大量滥施单一化肥,不仅造成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了河流等水源。不仅如此,随…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定购粮挂钩化肥为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和定购任务的完成,黑龙江省决定,自一九九六年起实行国家定购粮挂钩化肥政策。一九九五年粮食年度按农民向国家实际交售定购粮数量,不分品种每一百市斤挂钩化肥二十标斤(其中尿素八标斤、磷酸二铵十二标斤)。定购粮挂钩化肥...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促进粮食产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而化肥业又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必要前提。自2005年下半年农发行总行陆续批准有关分行试点开办化肥储备贷款以来,全行化肥储备贷款业务已取得较大进展。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的化肥储备贷款业务中,应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支持煤化工新兴产业发展,为一些信誉度高的大中型煤化工企业提供化肥储备信贷资金。本文将以山西省晋城市化肥市场为例作一浅议。  相似文献   

4.
一、正确认识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增产作用 化肥是农作物不可缺少的粮食。根据建国以来的有关资料计算,我国标准化肥(按含氮21%、五氧化二磷18%、氧化钾25%计算,下同)施用总量与粮食、棉花总产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和0.64;化肥的总销售量(按有效成分计算)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R:氮为0.94,五氧化二磷为0.95,氧化钾为0.74。据近几年来、全国化肥试验网在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3,000多个点试验:其它生产条件相同,在每亩增施氮10~20斤、五氧化二磷6~12斤,氧化钾6~12斤的范围内,平均每增施一斤纯养分化肥(氮、磷、钾化肥有效成分的总量),可多增产粮食9.3斤。如按氮、磷、钾分别计算,每增施一斤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可分别多收粮食10斤、9.8斤和4.5斤。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耕地面积中,中低产地区约占三分之二,约有10亿亩。除内蒙、宁夏、青海,甘肃等较干旱地区外,大部雨热同期,蕴藏着较大的增产潜力。大多数中低产地区土壤瘠薄,养分失调,有些地区由于多年乱垦滥伐,三料俱缺,化肥用量少,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一般亩产只有300—500斤。目前全国化肥施用水平达100多斤,但投放不平衡,且多集中于高产地区,每亩施用300—400斤,中低产区只有50—60斤,甚至更少。化肥投入量少,是中低产地区产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基于粮食安全的我国化肥投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时我国粮食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在未来10~30年的时间里,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粮食需求量将大增。在我国现有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存在500亿公斤的缺口,由此形成粮食安全风险。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消除粮食安全风险的途径之一是增加粮食生产的化肥投入,而化肥投入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使化肥投入能够持续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粮食总量,确保粮食安全是本文的研究要旨。  相似文献   

7.
化肥能加倍的提高农作物产量。一斤硝酸铵可以增产粮食3.6斤、棉花一斤左右;可抵三斤豆饼,30—40斤人粪尿。一个年产5万吨合成氨氮肥厂,经过加工可以生产出21万吨硝酸铵,如果把这些产品的三分之一施用于棉花作物,三分之二施用于粮食作物,所增产的棉花可以解决3,900  相似文献   

8.
目前,广西省化肥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奖售的途径发放的。这样安排的结果:粮食产量越高的地方,所得化肥越多;粮食产量越低的地方,所得化肥越少。经济效果不高,应该加以改进。如产量最高的玉林地区,1981年获得奖售化肥为产量最低的河池地区的3.52倍。粮食亩产最高的容县、平南、北流(按播种面积亩产分别为619斤、616斤和612斤)  相似文献   

9.
一、增施化肥的潜力 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化农业转化。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运用科学技术,并投入较多的物质能量以发挥其增产的作用。农业生产是能量转化的生物再生产过程,国内外的实践证明,能量投入多产出也多,能量投入少产出也少。在能量的投入中化肥是相当重要的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分析,世界农作物单产提高的三分之一以上,近二分之一是由于增施化肥的结果。从宏观来分析,无论从1952年以来我国使用化  相似文献   

10.
<正> 当前,我国内陆水域有少数地区养鱼户在短期内承包水面靠大量施用化肥养鱼,来提高滤食性鱼类的单产,其增产和经济效果是显著的,有的甚至比原来提高了3—5倍,但同时,要看到水域长期单纯使用化肥,采用掠夺性的经营方式,追求经济效益,不但给渔业环境带来了不利,而且给人类也带来了较大的危害。为此施用化肥一定要控制水质的极限浓度,据有关科研资料表明,一般以水体中的氮的含量不超过1ppm,硝酸盐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供应总体充足,化肥价格季节性上涨不明显,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有10%-20%的涨幅,预计将推高今年亩均粮食生产成本约2%(斤粮成本2分钱以上)。当前化肥价格开始小幅回升4月份,随着春耕备肥逐步结束,化肥需求稳中趋弱,化肥价格小幅回落。据农业农村部监测,4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出厂价格分别为每吨1900元、2650元、2150元,环比分别下降20元、50元、50元,复合肥每吨2500元,环比基本持平。但5月  相似文献   

12.
化肥减量:变化特征与“十四五”目标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宏观数据和总量、强度与相关系数指标,描述化肥减量变化特征,分析化肥用量与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十四五”化肥减量目标和政策建议。研究显示:首先,在1980年?2018年间,全国化肥用量从长期增长逐渐转变为总量减少和强度下降,尽管省际间差异明显,但大多数省份呈现出与全国化肥用量在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降的变化特征,由此判断化肥用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拐点”;其次,化肥用量与作物播种面积相关性强,含义是化肥减量目标应与各地作物种植面积相匹配;三是粮食总产量与化肥用量之间的相关性强且稳定,粮食单产增量与化肥用量强度增量之间的相关性弱且变动率大,含义是化肥供给的稳定性与及时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单位面积化肥用量增加已不再贡献于粮食单产增加,即粮食单产与化肥用量强度增量“脱钩”。“十四五”我国化肥减量的原则是:粮食安全、环境约束和作物匹配;目标是:到2025年,粮食作物应减量到满足农业绿色发展的“适宜施肥水平”、果菜茶作物减量应严格控制化肥用量强度和限额;实现路径是:实施精准施肥行动、助推技术增效减量,支持生物投入品替代化学投入品的技术进步,提升生态农业模式的化肥减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培育壮秧是提高水稻单产的关键措施。五十年代采用水播水育秧,秧苗素质差,平均单产只有348.6斤;六十年代推广全国劳动模范水稻专家陈永康同志的“落谷稀”、湿润育秧技术,平均单产提高到452.1斤;七十年代推广薄膜保温育秧、通气育秧等技术,平均单产又提高到543.8斤;八十年代初期大力推广露地稀播配套育壮秧、薄膜育秧、温室育秧等三秧配套技术,平均单产达到670斤。近几年来江苏省水稻复种面积逐年在下降。  相似文献   

14.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经过5年的实施,截至2020年底,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已顺利实现预期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化肥农药利用率明显提升,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效果明显。经科学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记者21日获悉,以盐碱地为主的河北黄骅地区,今年使用沧州市威远农资集团生产的“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小麦平均亩产量达到820斤,较使用以往的普通化肥的平均亩产460斤几乎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6.
<正> 1997年,枣阳市资山水库化肥养鱼再上新台阶,该库年产成鱼70吨,单产达632.9公斤/公顷,创我市大中型水库单产新纪录。这是资山水库连续第二年大丰收。 资山水库有养殖水面110.6公顷,属河流型水库,水质清瘦,每年鱼产量未超过20吨。1996年,该库管理处理顺产权关系,与外  相似文献   

17.
今年我国出现了四个早稻千斤省。江苏省260万亩早稻已全部登场,总产量26亿3,640万斤,平均亩产1,014斤,比去年增产1.4倍。安徽省6,129,900亩早稻已收割完毕,共收干稻61亿5,070万斤,平均单产达1,003斤,单产比去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09,(4):22-22
政策影响 分析2009年的化肥市场,影响市场走势的政策主要有两点:第一是降低出口关税,第二是放开化肥价格。另外,我国政府将综合考虑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和粮食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影响,实行农资价格上涨与增加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价等挂钩机制,农资综合补贴只增不减,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农资价格上涨而下降。  相似文献   

19.
数据     
正我国夏粮喜获丰收产量增加59.3亿斤江苏夏粮总产量276.15亿斤2021年全国夏粮总产量2916亿斤,比2020年增加59.3亿斤,增长2.1%。其中小麦产量2687亿斤,比2020年增加51.8亿斤,增长2.0%。2021年夏粮播种面积恢复性增长,单产稳步提高,夏粮喜获丰收。2021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我国农业生产问题、潜力与对策》一文将我国1949年至1993年粮食生产划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年至1958年为第一台阶,粮食总产由2264亿斤增加到4000亿斤,年均增长193亿斤,单产由137.26斤增至218.96斤,增长59.5%;1958年至1978年为第二个台阶,总产由4000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年均增长105亿斤,单产由218.96斤增至336.96斤,增长54.1%;1978年至1984年为第三个台阶,总产由6095亿斤增至8146亿斤,年均增长342亿斤,单产由336.96斤增加至481.08斤,增长42.8%;1984年至1993年,总产由8164亿斤增至9129亿斤,年均增长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