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公益行政诉讼超越个人利益,倡导寻求法律的改变或者适用,从而影响全社会。公益诉讼是使社会获得系统化变革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它通过引入司法治理的方式推动公共利益的实现,以法治的方式推进法治,最终实现权利与权利和谐、权利与权力和谐、权力与权力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和谐社会。律师参与公益诉讼,是为了不断探索律师职业的社会定位,发挥律师构建和谐社会独特作用,扩大中国律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一种重要的法治社会观念。它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未经法院依法判决确定为有罪的情况下,根据法律应推定其无罪,井以此设定其诉讼地位、诉讼权利,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制保障:和谐社会是注重公益的社会;公益诉讼制度体现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民主和法治的精神和进步,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所在棗社会公益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如何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一、和谐社会与公益诉讼制度1、公益诉讼制度是民主的体现,法治的进步。在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民主和法治是其最重要的保障,我们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其中,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基于权利保障价值的提升,诉权完成了宪法化现代转型,并成为"第一制度性权利".我们的法治逻辑也因此得到修正.但是,在保障诉权的路途上,出现了一个"幽暗的事实":滥用诉权.滥用诉权损害当事人利益,违背了诉讼正义和诉讼效率的司法目标.如何在诉权保障与滥用诉权的博弈之间寻求平衡机制,并最终增进司法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已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深刻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董潇丽  李鹏 《经济师》2006,(1):66-67
股东诉讼制度是保护股东,尤其是小股东权利与利益的最后屏障。股东诉讼制度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组成。就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而言,我国法律给予股东的是很不完整的权利,而且,这些有限的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实现;而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则完全是空白。文章从股东权入手,探讨公司股东诉讼的现实基础,评析我国现有股东诉讼之法律规定,完善股东直接诉讼,构建派生诉讼,试对完善我国股东诉讼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然物的权利分为生态伦理学上的权利和法律上的权利。生态伦理上的自然物的权利有法律化的趋势。就当代来说,法律上的自然物的权利是濒危动植物因为有物种灭绝的迫切危险而享有的生存发展权利。濒危动植物也拥有诉讼权利,他们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原告。自然物诉讼是生态公益诉讼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如果没有较为完善的救济手段,没有相应的救济途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只能是一纸空文,难以实现.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的权利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侵犯,并且基于各种因素,农民权利一旦受到侵犯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司法救济.要实现农民的权利救济必须加快体制改革,完善诉讼程序;明确集团诉讼制度,加强基层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全面结合,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促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企业社会责任恰好构成了利益相关者的社会权利。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使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变得具体和更具操作性。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诉讼应注意程序设计的科学性、程序选择的效率性、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性和相关制度的衔接性等原则。具体而言,应建立分离合一相结合的企业社会责任诉讼程序模式;科学、合理地设计企业社会责任相关诉讼程序制度;注意诉权保障广泛性与司法能动有限性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违反企业社会责任义务的公益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法治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保护环境以及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保护环境的重要法律武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适格的原告主体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核心部份,实现原告主体的多元化,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及环境法律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我国现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是模糊的、缺位的,其应当确定为环保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0.
邢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3,(19):261-262
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且人人关注,但在当前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环境保护法律显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立法相对滞后,可操作性不强;司法难以展开,没有确立与环境诉讼相对应的权利;环境执法不严,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提出的几点司法建议,希望能使法律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真正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