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近年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地产投资过热引起,土地违法批租又是房地产过热的源头。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地方政府难以同中央政府有关把好土地关的政策相协调。而实行土地年租制则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利益冲动,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使财权事权相对应,加强规划和行政立法,是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economicgrowth)是指一国潜在的GDP或国民产出的增加,即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经济增长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过热”这一话题,国内经济学家分为“肯定过热”和“否定过热”两派。将通过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局部热度不等于中国经济增长过热”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4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上 ,GDP增长率将达到 8.7%。从宏观经济形势上分析 ,经济运行中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是经济是否“过热” ,未来一段时期内是否会出现通货膨胀。投资也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应采取措施控制过高的投资需求 ,并进一步启动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4.
“按照10年一周期的经验,能够奢侈到讨论经济是否过热的机会至少要等到2008年前后了。”在一篇名为《经济过山车已处在周期顶端》的文章中,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殷剑锋博士的观点引起学界关注,毕竟三个月前人们还在讨论经济过热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局部性过热,很大程度上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过热。在实际中,地方政府官员具有追求政治晋升的内在驱动力,但是政绩考核体系不科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地方政府投资存在短期化、急功近利、不计成本、重复建设等特征,产生中央宏观调控失灵等政策偏差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最重要的是改革传统的干部考核体系,重新构筑全面、科学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6.
转轨时期我国地方政府面临着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组合的制度环境,地方政府已成为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分散决策权的重要主体。我国分税制改革推出后,在明显地强化和改善了中央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各地方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由此引起地方政府的资金困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当前开放地方债券市场已是大势所趋,具备了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是,在现阶段,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最终开放仍受到当前金融制度背景的约束。这决定了中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开放注定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目前的地方税收和经济增长是紧密相关的,税收来源于经济。但是,地税收入的增长率高于经济的增长率,这既有地方税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征管不断加强的原因,也有地方税收结构方面的原因。本文运用模型分析了地方税收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流转税份额的提高会扩大经济的总体规模,而财产、行为及资源等税份额的提高则会提高劳动的产出效率等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上级有关部门5月17日布置、21日完成的一个快速调研项目,现把部分内容刊载供大家参考.文章总结了钢铁、电解铝、汽车、水泥和房地产业2003年以来发展、过热的基本情况,认为产业结构演进进入新阶段导致的资本品需求急剧增加、城市化以及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消费结构升级是导致过热的需求因素;面对新一轮经济增长,部分行业出现结构性供给不足,导致价格飞涨,加上各种投资优惠,短线投资增加,是导致过热的供给因素,并进一步导致需求激增,供求互动,投资过热;分析了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对行业过热的影响;几大行业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国企改制慢、非国有投资行为略显不成熟、地方政绩导向下短期行为严重是过热的体制因素;导致过热的国际因素是国际经济复苏,入世效应显现,但要警惕2002年叫嚣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论调是否又在一夜之间掉头提出中国输出通货膨胀论调.并从预算软约束、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代际遗忘与竞争压力、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金融泡沫向经济泡沫的转化等方面找寻了过热的理论逻辑.文章认为这轮增长中的行业过热是宏观问题与体制问题、总量问题与结构问题、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国有问题与民营问题、政府问题与市场问题、实体经济问题与虚拟经济问题、内部均衡问题与外部均衡问题交织在一起的一个问题.针对这种增长中的行业过热,对调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更加审慎和理性,力求节奏上的前瞻性(2003年9月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并提前发出信号)、结构上的针对性(以过热产业、违规企业和地方以及信贷膨胀过快的银行为主)、手段上的规范性(经济与法律为主)、方式上的间接性,调控能力又一次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宏观调控效果开始显现.但是其间也有需要思考的问题,诸如行政干预型调控方式的复归风险;宏观调控的差别化;市场与宏观调控博弈的水平不断提高,出现较高水平的前瞻性反向操作,已经从被动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展到了主动的"预期(上)将有政策,(下)提前行动",这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拉子工程、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与潜在的法律风险;政府诚信与政策的公信力等.最后,文章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履行好基本职责、扭曲失真的市场价格要恢复真实水平、政策组合是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基本保证、宏观调控必须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别性的关系、加大惩处以确保中央政策的有效贯彻执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中央集中领导管理的单一制国家,地方各级政府是政府体系的基础部分。地方政府的结构是否合理,运转是否协调,分工是否科学,效率是高是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尤其在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需要不断深化的历史条件下,对地方政府机构几十年来的改革情况进行认真、深入、系统的总结,探索其中的基本规律,已越来越成为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不可忽视的课题。一、迈上思想认识的新高度建国以来,我们的政府机构是在适应产品经济模式的基础上,按照部门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指县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委托-代理框架内分析了地方政府的非理性经济行为,提出要从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重塑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关系,矫正地方政府非理性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