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冲基金(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各种交易策略和金融工具使风险对冲,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对冲基金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2.
对冲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实际是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冲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并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冲基金实际是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又称避风险基金,原是指避免投资风险的基金组织形式之一。对冲是贸易商避免汇率波动带来损失而采取的投资技巧之一。而在当今世界金融证券市场,对冲基金是寻求混合股票及衍生工具,如股票、债券、利率、外汇掉期、认股权证、其权及期货等作为投资工具,利用升市及跌市的机会,进行买入、沽空、套戥等操作,促使资本增值。由于对冲基金使用的投资工具不受限制,并可利用杠杆操作,因此投资风险高。但不同的对冲基金投资风格和使用的投资工具各有不同,种类很多。有的对冲基金着眼于宏观经济,结合每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买卖各国的货币、股票、债  相似文献   

5.
近期对冲基金业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金融风险理论的发展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对冲基金在数量和资产规模上都有了显著增长,并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和特点。本文从对冲基金规模、区域分布、投资组合策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收益-风险特征变化以及监管几个方面,对对冲基金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对今后我国如何监管对冲基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文献对系统风险及其与对冲基金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冲基金引发系统风险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与全能型银行部门的共生关系、投资的复杂性和高杠杆效应以及筹资的私募性、操作隐蔽性。由于系统风险具有“传导效应”,对对冲基金的监管视角应着眼于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宏观防范能力、系统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7.
今年9月,Amaranth对冲基金由于投机天然气期货,导致一周内损失了60亿美元。在金融衍生产品蓬勃发展的今天,对冲基金这一次超级失败,使业界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多了许多思索和冷静。  相似文献   

8.
对冲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种,是以有限合伙方式利用对冲投资技巧投资于证券及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基金,多为私人投资基金。据美国范氏顾问公司对1997年的全美对冲基金的统计,60%的对冲基金使用信贷杠杆筹资效果。显然,对冲基金的这一特征使之与商业银行间结成了密切的联系。范氏顾问公司对该年各投资集团回报率的统计表明,虽然1998年由于全球政治经济情况的意外波动造成几家著名的对冲基金投机失败,使对冲基金陷入困境,但就总体而言,1993年以来对冲基金的收益率一直高于其他类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使曾对对冲基金持谨慎态度的商业银行又回到了对冲基金的身边。  相似文献   

9.
对冲基金不仅使用了多样化的金融投资工具,运用了专业的投资技术,而且还采用了不同的投资策略,这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不同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本文通过詹森的阿尔法,夏普比率,索提诺比率以及最大回撤率等四个评价指标对我国公募市场上的两只对冲基金进行业绩评价,并进一步开展其风格分析,考察我国对冲基金操作策略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对冲基金能够有效的对冲股票市场的风险,获得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像外汇远期这类金融衍生工具的设计初衷原为对冲风险,然而这些结构性产品在对冲风险的同时是否又会否带来一些不可预期的其他风险呢?如何才能从衍生工具合约中识别对冲价值?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以来,金融世界发生巨变,市场开始看空结构性产品,然而市场数据却显示,每天有更多的结构性产品在场外交易。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私募基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燕 《浙江金融》2007,(4):39-40
私募基金的概念与大致规模私募基金从定义看是相对公募基金而言,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行方式的不同,以是否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公开发行证券的区别,界定为公募和私募。国际上,私募基金从事的投资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对冲基金)、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多个领域,并非只有股票市场。对冲基金是国外私募基金的一种。对冲基金(Hedge Fund)是那些利用不同市场进行套利交易的基金。从形式上看,对冲基金是一组投资工具,交易遍及所有市场种类,包括外汇、股票、债券、商品以及各种衍生品等。国外的对冲基金一般具有最低投资规模和资金的最短锁定期,出资人的资金在锁定期内不能撤离,保证了资金的稳定性;而且通常其规模较大,能够支付最优秀的研究费用,有助于随时掌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形成跨市套利的快速决策;投资策略也非常灵活,可以使用杠杆、卖空、互换、套利等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投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完全避险观、基差逐利观和投资组合观为基础,分析了衍生产品使用的三种目的;结合套期保值的实践证据,探讨了衍生产品使用中套期保值和投机的关系;提出了衍生产品使用的目的不仅是进行风险对冲,而且是通过风险承担获得收益。本文以深南电油品期权合约为例,剖析了合约交易的目的及其对企业损益的影响,提出了明确套保目的、量化风险敞口、选择衍生产品、规避融资风险等操作思路。  相似文献   

13.
金融稳定视角下的对冲基金监管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低利率环境下对冲基金规模、市场影响和行业特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从金融稳定视角看,对冲基金既可以基于不受直接监管的特点,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充当系统性风险"缓释器",也可以因高杠杆、隐蔽的操作直接或间接触发市场危机。为趋利避害,在构建对冲基金监管框架时,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避免直接限制对冲基金投资活动和风险管理细节,防止对其像共同基金或银行那样实施监管;二是在把握对冲基金市场影响传导机制的基础上控制监督关键变量,提高预警能力;三是在多元治理视角下,努力引导加强市场纪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简要介绍对冲含义的基础上,借鉴对冲操作和期权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视角对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体系进行了新的诠释,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作为私人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的一种方式,由于缺乏一个公开交易的市场,是难以进行象对冲基金那样的对冲操作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将对冲的原理运用到风险投资实践中去,由此,亦衍生出了一种独特但比较成形的风险识别和管理哲学,这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风险投资的认识,而且更重要提,它同时还完善了整个风险投资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对传染风险的研究转化为使用PageRank算法测算每家商业银行在每年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性,并研究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其引发传染风险可能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第二,金融机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增加自身传染风险的同时,却实现了整体风险的下降,说明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活动有效的实现了风险的转移与对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实现其风险管理功能;第三,从个体银行层面来讲,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大型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存在增加其引发传染风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基本认识 和所有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一样,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成功发展最终取决于市场参与者如何认识和使用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通常可以用以下五个术语来表述:投资、投机、赌博、套利和对冲。这五种交易行为在投资理论和理念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实践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关系等原因又极其容易相互混淆和转化,因而引发困惑和争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集中考察保险公司在衍生品市场的参与,分析保险公司运用衍生产品的经济动机、影响因素及次贷危机中衍生品投资对保险公司的影响。本文认为,金融衍生品是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它的不当运用会造成严重的投机风险,因此,保险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内控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投机现象发生,严格运用衍生产品来套期保值和对冲风险。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与天气衍生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气候变化会加大天气的波动性,企业需要运用天气衍生产品来对冲天气影响的风险以稳定利润。天气衍生产品是一类特殊的金融衍生产品,具有自身特定的构成要素、标的变量、支付函数和定价方法。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逐步加大,天气衍生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际热钱的代表,对冲基金在2007~2008年金融风暴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对冲基金在危机中去杠杆化操作的原因及后果;通过构造1171家美国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投资组合,以其月度收益率作为美国银行业代理变量,采用1994~2008年对冲基金月度数据进行经验论证。研究发现:第一,对冲基金去杠杆化放大了系统风险;第二,对冲基金全行业具有杠杆效应的一致性;第三,对冲基金的收益水平与美国银行业紧密相关,因此,对冲基金的行动是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因素,向美国银行业传导了系统风险,推动了金融风暴的形成。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对冲基金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冲基金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平 《南方金融》2008,(4):43-46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加速创新和结构性调整,对冲基金的规模也迅速扩张,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与传统的资产管理、共同基金相比,对冲基金在投资策略、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对冲基金日益扩大的资产规模和自由灵活的投资策略增加了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提高了市场效率,但同时也给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2006年以来,对冲基金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日益成为全球金融监管者关注的问题。有些国家主张通过间接监管的方式,有些则一直推动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直接监管。如何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减少对冲基金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仍然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一项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