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运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竞争指数等指标,对2001—2012年我国进出口商品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对以SITC1位码水平下九类商品的竞争力指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优势较明显,但有减弱迹象;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竞争优势逐渐增强。通过对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分析,发现我国低技术含量制成品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中等技术含量制成品中工程类制成品、加工类制成品及电子和电力类高科技含量制成品竞争力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与比较优势存在的不相关性,从中间产品的视角进行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考虑是中间产品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对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进行改进,并提出成本增值比,最后得出我国出口结构高度化与比较优势仍然是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一国产业比较优势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必然存在着主导性的因素,鉴于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模式的现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禀赋的角度来找出了主导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因素,然后进一步从要素积累和要素在产业间配置的角度就如何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比较优势理论是传统国家贸易理论的基石。但若发展中国家单纯地以自身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贸易结构,就不可避免地跌入“比较利益陷阱”的境地。理性的抉择是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从商品出口额占该国GDP的百分比、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出口商品结构、出口贸易对贸易增长的贡献度等指标体系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发展高科技产业、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竞争环境的形成是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在核算了1994~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量增长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初级产品的出口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的省市有所差异,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理论界出现了一种全面否定比较优势理论的观点.正如其他经济理论一样,比较优势理论必然存在缺陷.指出比较优势理论的不足有助于人们更加科学地评价和认识它,但对比较优势理论作全面的否定却是不足取的.文章就质疑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要素禀赋理论误导发展中国家等观点,阐述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8—2007年我国投入产出表,采用投入产出模型,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是促进作用逐步增大,说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在向着有利于就业的方向发展;不同类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劳动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国内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多、比重最大,而劳动—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绝对数量最少、比重最小,技术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速度最快,资源密集型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净影响增长幅度最小。国内就业受到对外贸易的冲击程度最终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的状况,应大力发展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以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扩大拥有自主知识品牌与核心技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时应注重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配套性;同时,要减少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  相似文献   

8.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所采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中谈论的热点,本文从阐述动态比较优势的涵义出发,提出了一条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的道路,并通过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在促使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980年到1994年一直下降是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关的,我国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变化过程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时间与幅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但优化的程度不显著。优化和提高劳动力资源结构,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推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反映国内要素禀赋条件。这种关系不是静态的关联,通过国内资本积累和资本输入均可使一国的禀赋条件有所变化,从而改变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根据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20余年来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奇迹般大幅度增长的推动因素可归结为三方面:内因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外因是国际问的产业转移;还有不可或缺的因素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和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RHO模型整合国际经济学两大基石理论:Ricardian理论与HO理论,全面揭示比较优势来源,更为合理、准确、令人信服地解释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本文在分析RHO出现的必然性、剖析相关研究之后,推导出适合解释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产业层次贸易流动的RHO模型。我们认为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作用的生产率与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分工基础及贸易流动.并据此探析了我国开放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异质性理论,提出了企业出口竞争的内外部优势来源,利用微观层面的企业样本通过OLS和Tobit给出样本期(2004~2009)出口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因素估计;研究发现除了生产率(TFP),以债务率和运营成本体现的企业治理绩效成为影响企业出口能力的显著因素;传统的区位优势和新型的服务性要素(金融中介)优势共同成为出口企业比较优势的来源,出口企业对税收政策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实行比较优势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与贫困化增长的局面。本文通过对我国贸易条件与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实证分析,证明了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比较优势陷阱,并探讨了我国比较优势陷阱生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江苏省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通过建立回归经济模型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江苏工业制成品出口商品内部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非显著正相关关系的结论,提出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出口商品结构、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是两种不同的价值理论。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吸收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有益成果,重建商品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产品出口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农产品出口额占贵州省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却大致呈下降趋势,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不到0.45%,处于全国挂末的位置.贵州出口的农产品种类较少,且有些农产品出口极不稳定,烤烟始终是贵州省农产品出口最大的主干商品.促进贵州农产品出口额和出口地位的提高,需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产业间的整合优化,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合理运用国际市场营销策略,努力提高农户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8.
1992年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除出现三次波动外,总体呈温和增长趋势.从近年来中韩双边贸易看,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结构变动与要素禀赋理论所指的方向具有一致性.受中国引资政策调整、韩国农产品"进口开发"战略以及两国农业结构的影响,未来中韩农产品贸易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同时,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有可能增大,甚至引发在第三国农产品市场的贸易战.  相似文献   

19.
以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度量方法为出发点,分析了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判定标准,同时解释了中国劳动生产率高低之争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之争源自劳动生产率度量方法的差异;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并不矛盾,绝对优势是比较优势的前提,可分别由价值量方法度量的劳动生产率和实物量劳动生产率作出判定;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低廉的劳动工资水平,且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并不具有优势。而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及实证检验数据,中国的劳动成本优势将很难持久。要想保持这一优势,必须提高劳动者效率和增加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