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久 《魅力中国》2013,(17):286-286
作为党报。做好舆论监督是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是新时期党报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当前中央强调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党报更要把握好“度”,掌握舆论监督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深人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战线当前乃至今后必须长期坚持抓好的政治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是“走转改”长期坚持、常态开展的根本保障。宁波广电集团新闻综合频率在深化“走转改”活动中,牢固确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稳立场,履行使命,勇于担当,为党说话、为人民发声,积极推进广播“走转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席利哲 《魅力中国》2012,(29):141-142
高校校报是高校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在传播学校信息,提升学校形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多元媒体的空前发展,校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在校报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势必导致校报今后的发展和影响学校的声誉。本文针对目前校报在新闻采写与编辑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与评价,并借鉴新闻战线“走转改”的经验和方法提出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霞 《理论观察》2009,(4):173-174
近几年来,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类别在全国各媒体中日益红火起来,然而,就党报来说,虽然也有些波澜,但相对则较为平静,难以摆脱其固有的严肃面孔。因此,为进一步丰富民生新闻内涵,拓展报道空间,提升报纸品质,充分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进行新闻形式的探索,为党报添彩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有“温度”,温度来自于对人民的感情,温度来自对生活的感知,温度来自对价值的尊重. 新闻的“温度”,也就是新闻媒体的人文高度.做“有温度”的新闻,就是媒体从社会关照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新闻现象,马克思指出,新闻作品的“温度”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体现在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价值取向,体现在对生动实践和火热生活的深沉情怀.新闻工作者只有把新闻写在大地上、写在人民心坎上,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只有把视角对准基层,把版面留给群众,才能彰显媒体的民生情怀和“平民化”本色.  相似文献   

6.
孙玺文 《发展》2014,(11):112-112
电视新闻是县级电视台的工作重心,办好新闻节目是县级电视台创新和发展的关键。现阶段,"走转改"活动和"八项规定"为县级电视台进一步改变报道形式和内容,提升新闻服务群众水平提供了契机,也为县级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7.
王薇薇 《魅力中国》2014,(12):285-285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说新闻”作为新型的播报方式,正在引起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说新闻”是新时代受众对有声语言创作的一种呼唤。它是在新闻规范播音的基础上,在“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的总体风格中,充分展现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艺术个性,通过主持人独特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美学理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报道社区新闻,是实践地市党报”三贴近”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业界同仁的共识.社区新闻难以走进地市党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难以发现社区新闻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发现社区新闻包括三个方面:对社区新闻的认识问题,社区新闻写什么,社区新闻如何发现.  相似文献   

9.
赵进 《理论观察》2001,(2):95-96
在新闻写作中,“简”与“繁”处理得当,相得益彰,就会深化主题,使文章增辉添彩。因此,我们在新闻写作中.要力争做到“简”而不空洞,“繁”而不拉杂;“简”与“繁”体现个性;在“简”与“繁”中折射斑斓;“简”与“繁”顺乎自然。  相似文献   

10.
对“热点新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点新闻”是群众关心的并能引起受众共鸣的可读性强的新闻,它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话题为主要内容的。“热点新闻”新闻性强,干预生活,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弘扬正气,引导读者,能够形成强大的新闻舆论,从而实现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热点新闻”社会性强,影响面广,题材分散,难于采访。那么,如何提高报道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热点新闻”报道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体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基于此,我们可以归类:一类“热点新闻”,属于…  相似文献   

11.
梁宗具 《魅力中国》2011,(17):13-13
从传统党报报道来看,党报受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内容肤浅,政治性太强,曾经一直厮杀的新闻战场,已经是一片狭窄而竞争惨烈的“红海”,如何走出这片狭窄的“红海”,寻觅到波澜壮阔的“蓝海”,成为时政报道改革的关键所在。转变思维,准确、鲜明、生动地宣传党的主张,及时、如实、充分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很好地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是坚持新闻党性原则的必然要求,是党报提高权威性、服务性、可读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党报的权威性是由党报的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所决定的。党报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大局意识和群众意识方面,大局意识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时代主旋律,群众意识就是要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与以人民群众为新闻主体的一致性。这些不仅是党报“喉舌”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党报报道内容的权威性所决定的。如何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中增强党报的权威性,做为从业者就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摒弃以往陈旧的办报观念、思路和方法,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要放下“党委机关报的架子”,走出“官门”,面向大众,面向火热的生活;要在保持党报高格调、高品位的情况下,换位思考,认真研究读者的阅读需求。只有摸准读者心理需求的脉膊,地市党报才能受到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3.
王涛 《魅力中国》2010,(29):7-7
学习实践红旗渠精神对于当代媒体记者,特别是党报的记者,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反映在新闻工作上就是要发扬“三贴近”,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文风,不断探索新的宣传手段和宣传方法,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则是对我们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王世凤 《理论观察》2011,(3):173-174
新闻怎样才能“新”?这是新闻记者经常要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新闻的“新”主要取决于采访、写作和发布的速度要快,即迅速、及时。时效性是构成新闻价值的重要条件,是新闻珍贵处的主要保证。时效性越强,新闻性的作用和价值就越大。新闻学把坚持新闻的时效性定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吴鹏 《理论观察》2009,(2):158-159
民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更应承担起舆论引导的使命,关注民生,反映民生,服务民生,着力做好民生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从崛起到发展,它遇到哪些问题、过渡时期民生新闻又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并使其品质得以提升,这是本文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金鑫 《发展》2017,(10):82-83
民生新闻,与其说是一种新闻样式、新闻体裁,倒不如说是一种新闻操作的理念,是在操作上对新闻本质的回归或还原,即“它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话语语境中显然渗透着一种大众情怀.  相似文献   

17.
阚和庆 《黑河学刊》2000,(4):19-21,34
“反修”“防修”是毛泽东晚年的主要思想,也是党内“左”倾思想的突出表现形式.本文探析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的成因,并引出深刻的历史教训,希望对人们认识修正主义、思考建国后的曲折历史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面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局面 ,地方党报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实施精品战略 ,地方党报应从选题策划、深度报道、提升典型以及培育高素质的新闻队伍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19.
沙宝刚 《理论观察》2009,(4):175-176
当前,在国内多家报纸的科技类新闻版面上,新闻稿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绝大多数稿件只报道一些比较浅显的生活常识类的科技新闻。而另一些新闻稿则明显走向另一个极端:把新闻稿写成只有极少数专家才能看得懂的“科技专著”。笔者认为,科技类新闻应该走一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大众化之路。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写作时处理好“浅”与“深”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浏览报纸新闻,我无意间被一条东莞“万辆摩托车顷刻变废铁”的标题所吸引,一口气读完了相关内容。开始,我甚为东莞市政府为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果敢举措叫好。听说东莞采取“禁摩”措施后,飞车抢夺案案发率和交通事故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