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出口对东盟出口的影响既存在互补效应,又存在替代效应。随着中国和东南亚区域合作的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对东盟出口的增加会促进东盟国家同行业的出口。然而,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则会挤出东盟各国同行业的出口。近年来中国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这既给东盟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使得中国和东盟的区域合作面临挑战。东盟国家可通过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增加R&D投资和培训更多的熟练工人来提高其出口和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相关指数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东盟的未来取决于和中国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使用贸易强度指数、行业内贸易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进行分析,以此说明中国与东盟之间经济的互补性和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东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区域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状况,比较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在针对单一出口市场时的准确性,并测算了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区域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比分析了主要对手的竞争力和我国蜂蜜出口美国的比较优势。根据分析的优势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整理全球反倾销案件和数据的基础上,首次统计分析了1995~2008年全球前12个主要被诉国家的案件数、涉案金额、市场份额的分布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发现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首要目标国,反倾销针对的就是出口市场份额高、竞争力强的产品。其后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结果表明,肯定结案时存在显著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但难以判断贸易效应是短期的;否定结案下也存在贸易震慑效应,但影响小于贸易破坏效应。最后考察不同结案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发现,肯定结案对申诉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积极作用,但这种作用随时间递延而衰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对中国与韩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韩国在工业制成品上的出口相似度正在逐步提高,出口结构正逐渐趋于收敛,双方在第三方市场上的竞争逐渐加剧,中国与韩国对外贸易关系正从原来的互补关系逐渐转化为竞争关系,且竞争日渐激烈。文章对中韩两国贸易模式转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近年来中俄贸易的最新数据,本文运用出进口比率、产业内贸易指数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从不同视角对中俄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中俄之间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但不同行业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存在差异:中国在纺织品、水泥、农产品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在军工、矿产、木材等行业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两国在五金、塑料、珠宝等行业的贸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7.
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分析,指出劳动密集品在出口贸易中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潜在问题.我们不仅要合理利用劳动密集产业中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具备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目前存在的矛盾、产品内分类、资源禀赋等方面阐述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实际,应优化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以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与贸易互补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澳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结合评价结果,利用修正后的贸易互补指数计算公式计测了中澳两国之间各产业以及综合贸易互补程度.结果表明:中澳两国各自具有极强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互不重合,大部分产业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综合贸易互补性近年来呈逐年增强之势.中澳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建立中澳自由贸易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理论分别从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两个方面对出口贸易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运用出口贸易增长的动因模型,选取时间序列数据,尝试对影响广东出口贸易增长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与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优势和收益递增两个因素都较好地解释了广东的出口贸易增长情况,其分析结果也显示,在广东的对外贸易中,收益递增是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船舶业的国际地位,评析了船舶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态势。作为船舶生产大国,中国船舶产品出口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附加值低,不利于船舶产业技术创新和升级。今后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基础上,我国船舶企业应将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放在优先位置,从本质上提高我国船舶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常用的测度比较优势的方法。该方法是由事后结果推断原因的方法,其使用应该有比较严格的条件。该方法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适用,尤其是在对发展中国家和某些特殊产品的比较优势研究中,必须慎重使用该方法,以免产生错误的结论或误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09年服务贸易出口排名世界第五.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制约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在数据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分析一个国家的出口实力,有必要在商品出口优势指数的基础上.建立整体出口优势指数,其测量方法是赋予每种出口商品一定的权重,然后将所有出口商品的出口优势指数加总。从指数模型导出两个推论,其一是一国出口商品集中度越高,则越有利于其整体出口优势的提升;其二是一国出口商品越具稀缺性.则越有利于其整体出口优势的提升。运用该指数对国家出口优势进行全面衡量。有助于正确评估一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从而适时调整其对外贸易策略。但该指数也存在局限性。影响一国贸易的因素很多,有时并不是整体出口优势指标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article tests the influence of distance on French international trade during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by using Germany as a mirror. Unlike Germany, the impact of distance on French exports to distant markets contradicts the literature in a context of fall in transaction costs. France did not take advantage of the globalization that was occurring at the end of the period insofar as it did not intensify its exports to emerging countries that were enjoying rapid economic growth. To understand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France in exporting, we discuss the role of commercial policy and of price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海外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大顺差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第六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国。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状况,对两国贸易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印纺织品服装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劳动力资源都比较丰富,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在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印度一直对中国影响比较大。随着中国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加快,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压力日益凸现。因此,借鉴印度纺织产业的成功模式,提升中国纺织产业竞争力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We investigate Botswana’s beef export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period 1961–2011 using the Normalize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NRCA) index.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swana has had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roughout the review period. Overall, the country ranked fifth out of nine leading beef exporters. However,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weakened after 1975, and the country has recently been bypassed by three other key beef exporters which initially had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s. This was largely driven by increasing domestic demand for beef (and stagnant domestic supply). Policymakers should consider removal of the state-trader export monopoly to promote private sector entry and vertical diversification into value-added exports.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是一个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地区,也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区,是中国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本文以中国对欧盟25国的农产品出口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结构特点,深入探讨了中国农产品对欧盟出口的比较优势及贸易互补性,从而为确定我国合理的农产品出口政策,指导我国农产品更好地开拓欧盟市场,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排名也比较靠前,但是总体处于竞争劣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我国应当把握住当前服务业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