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计入费用的坏账准备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以下简称《扣除办法》)允许税前扣除的坏账损失或准备,两者存在较大差异。企业列支的坏账准备超过税法规定范围和标准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进行纳税调整。现就两者差异和如何进行纳税调整作一些探讨。 一、两者之间的差异 (一)两者遵循的原则不同。《会计制度》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应收款项要求合理地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扣除办法》遵循确定性原则,纳税人扣除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 (二)两者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不同。《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如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核算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2.
浅析坏账损失业务的T型账户核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经纬 《会计师》2010,(6):32-33
<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种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等,可能会因债务人破产、死亡、拒付等原因而无法收回。这类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就是坏账,由此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历史上,坏账损失曾允许采用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但新的《企业  相似文献   

3.
现金流量表主表几个主要项目的审计1.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可以参照以下公式进行分析性复核: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不属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收入)×1.17 应收票据(期初-期末) 应收账款(期初-期末) 预收账款(期末-期初)-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发生销货退回而支付的现金。使用此公式时,(1)如果公司销售的产品中包括零税率(如出口)、13%低税率的产品,则应剔除这一因素的影响;(2)如果本期有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和应收账款核销、债务重组及应收款抵销应付款…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带息票据,应于期末计提利息收入,借记“应收票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应收票据到期,分别按以下情况处理:(1)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未计提的利息);(2)  相似文献   

5.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发生的应收款项中,有可能日后偶发新的特殊情况,难免有些账款收不回来,造成经营损失。税收与会计,对这部分经确认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应收款项,称为坏账;由于发生坏账而引起(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企业该如何确认坏账并计提和转回坏账准备,又如何按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为此,笔者现就生产或商贸型企业"坏账"事项、采用"备抵法"下的处理方法与调整为例(不考虑"直接转销法"处理),简要阐述该项会计处理与调整过程,便于正确计税。本文不包括日后期间销售退回,债务方依法破产等涉及到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应收票据包括带息和不带息的,带息应收票据的利息实际上是因为占用卖方的资金而给予对方的补偿;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票据转让方式,贴现息的计算应该从实际出发,采用按日期(实际天数)的方法计算;在应收票据的期限的描述上也要按日期阐述。  相似文献   

7.
企业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当前,企业存在应收款项数量较大、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等问题,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325号)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切实加强应收款项的财务管理。现对企业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制度问题通知如下:一、建立应收款项台账管理制度企业…  相似文献   

8.
一般而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首先应评估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其次应确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然后再将资产可收回金额小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由于不同资产的特性不同,其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也有所差别。1.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应收款项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主要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销售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计提方法和提取比例,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提取坏账准备时,应考虑"坏账准备"科目原账面余额,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期提取准备前有贷方余额,且小于应提坏账准备数额,则实际的提取数为二者之差额;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期提取坏账准备前的贷方余额大于当期应提坏账准备额,表明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多了,则应将其差额从"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冲销;如果"坏账准备"科目在当前提取准备前为借方余额,表明前期提取坏账准备的数额少了,则实际的提取数为二者相加之和。2.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可  相似文献   

9.
在新会计准则视角下的应收票据的具体核算方式是根据票据的转让和贴现的处理规定,新会计准则与原来的会计准则有比较大的不同之处。本文就针对新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应收票据计价、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以及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能同时影响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是()。 A.接受投资者投资;B.支付现金股利;C.宣告现金股利;D.支付股票股利。 2.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原则。 A.重要性;B.可比性;C.谨慎性;D.权责发生制。 3.’‘应收票据”科目应按()作为人账金额。 「A.票据面值;B.票据到期价值;C.票据面值加应计利息;D.票据贴现额。 4.在以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已确认的坏账又收回时,应借记()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 A应收账款;压银行存款;C.管理费用;D.营业外收入。 5.根据《投资…  相似文献   

11.
《财税与会计》2003,(1):54-55
企业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当前,企业存在应收款项数量较大、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等问题,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企业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其管理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营运能力。当前,企业存在应收款项数量较大、变现能力较差、周转速度较慢等问题,隐含着大量的坏账损失,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导致企业虚盈实亏。为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企〔2001〕325号)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切实加强应收款项的财务管理。现对企业建立健全应收款项管理制度问题通知如下:一、建立应收…  相似文献   

13.
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上涉及坏账准备的有两个项目:1.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其中“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是根据资产负债表上应收款项期初、期末金额的差额填列,而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款项金额又是根据应收款项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填列的。这样,当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准备时,按《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说明填写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时就会产生错误的结果。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试举例说明:甲企业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账面余额5%计提。2004年期初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0万元,坏账准备账面余额0.5万元。本期发生坏…  相似文献   

14.
坏帐准备金不能计提应收票据刘慧民在企业审计中,发现有个别单位按应收票据余额的3—ski计提坏帐准备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7条规定“应收帐款可以计提坏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在会计报表中作为应收帐款的备抵项目列示。”应收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  相似文献   

15.
《涉外税务》2003,(2):72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国税发[2000]46号)规定:企业发生的财产损失(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的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坏账损失,以及遭受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16.
一、计提坏账准备的问题 坏账损失核算的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首先应按期估计坏账损失。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而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是企业对坏账损失进行会计核算比较普遍的方法。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如何计提坏账准备?目前,理论界并不统一。  相似文献   

17.
建议扩大“应收票据”会计科目的应用范围周鸣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收票据"是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商品)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这个概念应是十分明确的。近年来,由于企业收到转帐支票,可以背书后转给其他单位,产生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应收款项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应收款项交换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只作了原则性规定,没有集中说明,在实务工作中产生了不同的做法.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规定对应收款项交换的会计处理进行一些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带息应收票据贴现的帐务处理重庆商学院唐湘衡企业资金短缺时,可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经过背书,向银行申请融资。银行同意后,按一定的利率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而付给余额。这种融资方式称为应收票据贴现。在贴现中,企业贴给银行的利息称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坏账损失是企业的一项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故坏账损失亦称坏账费用,在我国,坏账通常是针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统称为应收款项)而言的。企业对坏账的核算,通常有两种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发生坏账时,将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直接从应收款项中转销,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备抵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计人当期费用,同时建立坏账准备,待坏账实际发生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