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赵国梅 《天津经济》2008,(9):I0005-I0006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吸收合并,合并方对于合并日取得的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应按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确认;合并方对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相似文献   

2.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一家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其他方式取得对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在会计实务中,记录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是将企业合并视为一家企业购买另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行为。它要求对购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重新估价,并按估价  相似文献   

3.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峰 《辽宁经济》2007,(1):100-100
企业合并是指一个企业获得对另一个或另几个企业控制权的结果,或者指若干个企业实行股权联合的结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掀起了一股企业合并的浪潮。而企业合并时,会计处理上要反映合并结果,反映合并后经济实体的资产和权益,这就涉及到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问题。现存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本文拟对这两种方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在保持自身主业发展优势的同时,为持续不断地保持盈利能力或谋求更大层次的发展,开始主动出击并购目标企业。目前,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以及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两种处理方法。而对于具体某个企业来说,并购业务并不经常发生,并购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来说,容易出现理解和应用上的困惑和误区。文章在分析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的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的不同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我国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完善企业并购会计处理的对策措施,以期为企业并购中会计处理实务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 企业合并的经济实质与权益结合法存在的合理性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一般分为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分别运用于购买性质的合并及股权联合性质的合并。两种方法在对被合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是按其账面价值入账,还是按其公允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合并会计方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义华 《特区经济》2005,(3):282-283
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国际通行的做法(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是采用权益结合法。而对于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权益结合法同购买法的主要区别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被并企业的净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计价;合并成本中的商誉是否在账上确认;被并企业的利润是否应并人购买方。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记录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确认商誉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摊销,只有合并日后被并企业的利润才能进入购买方…  相似文献   

7.
一、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1.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焦点 (1)被合并企业的净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以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计价;(2)合并成本中所含有的商誉或负商誉,是否应当在账上(或合并会计报表上)确认;(3)被合并企业的合并前利润及合并时的留存收益是否应当并入实施合并企业。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揭示了购买法的缺陷,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权益结合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进一步讨论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实行的局限性,有利于了解我国权益结合法的发展趋势,进行权益结合法利润操纵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玲 《新疆财经》2004,(2):52-54
购买法与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合并时对其财务报告进行合并的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合并中,使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合并后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我国财政部正在起草《企业合并》具体会计准则,不久前美国废除权益结合法的举动,最终是否会影响到我国《企业合并》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笔者通过分析,建议在制定我国《企业合并》准则时,允许使用权益结合法,但必须对其使用条件作较细致的安排,而且应有一定的数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0.
崔莎莎 《中国经贸》2012,(2):132-132
摘要:企业合并一直以来是争议比较大的一个话题,随着美国近一百年来五次大规模的合并浪潮的兴起,人们对于企业合并问题探讨得越来越深入。我国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其它国家是一致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IFRS3)和美国会计准则第141号(SFASl41)的颁布实施,统一了合并方法的应用——采用购买法而将权益结合法排除在外,而对在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 本文正是在这种大的现实背景下,研究分析如下问题:对合并方法的选择,怎样界定不同方法的应用范围,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出现什么样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将受到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合并,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几个企业的控制权的行为。对各种类型的企业合并会计上应如何处理,在会计界曾引起激烈争议,但其核心问题是围绕联营和购买行为,相应地合并会计也就有两种方法——购买法和权益集合法。这两种方法在应用条款、会计处理结果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以下就对两种方法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玲 《新疆财经》2003,(2):48-50
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是企业合并中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国际准则与其他国家的准则中大多数只允许采用购买法。本文在对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特征、优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权益结合法在我国的使用进行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中,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的应用一直受到关注。文章主要是对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在我国同时采用的原因,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会计处理和对企业的财务影响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杜明 《中国经贸》2013,(14):268-269
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能与之形成互补优势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由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新实体法,但是较为常用的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二者在国内的企业合并中同时存在很多争论与聚焦,本文就这些内容阐述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都在积极寻求能与之形成互补优势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的方法包括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形式,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有购买法、权益结合法和新实体法.较为常用的是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二者在国内的企业合并中同时存在有很多弊端,在实践中权衡其利弊,我国目前还不能完全取消权益结合法,但长久以来一直在不断的修改,并对企业合并这部分作了更明确、更合理的规定,取消权益结合法是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企业合并中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经济后果与会计后果,通过经济后果产生的原因,比较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以期为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现实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卢淑艳 《辽宁经济》2004,(10):75-75
从1998年起我国上市公司发生了十余起换股合并,全部采用权益结合法进行会计处理,这既有悖于我国现有的暂行规定,又与国际企业合并会计处理规范背道而驰。由于我国尚未出台《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导致实务中无法可依。本文通过对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进展及我国经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的出台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8.
贺军  李薇 《北方经济》2006,(3):74-75
商誉作为会计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起源于企业兼并业务,企业合并主要有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和控制合并三种形式。吸收合并(又称兼并)是一家企业兼并另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合并,其中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消失,兼并企业继续保留原法人资格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新设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取消原法人资格。合并建立一个新法人企业的合并;控制合并。则是通过一家企业对其他企业投资从而取得被投资企业的表决权和控制权而实现的经济意义上的合并。其中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法人资格继续保留。在这三种企业合并中,吸收合并(兼并)最直接提出了商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会计准则是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体系的重新规范,这不仅体现在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理论基础的完善上,而且对会计实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对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按照是否受同一企业控制分成两种做法,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规定,《企业合并》将企业的合并行为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对两种情况下的合并行为分别规定了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从控股合并的概念出发.分别就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在合并日的会计核算及非同一控制下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合并日合并报表编制及合并当期期末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内容的异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